桥梁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的技术探讨论文_符健存

桥梁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的技术探讨论文_符健存

海南省琼海市地方公路管理站 海南省琼海市 571400

摘要:预应力张拉施工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环节,与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如此也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明确具体的施工顺序、要点和注意事项,积极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如此才能为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技术

一、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

在我国对于桥梁的建设逐渐的增加,在许多大型项目工程中桥梁工程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桥梁的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都需要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桥梁工程一般较为庞大,跨度大,在自重及外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巨大的拉应力。预应力是在结构施工期间预先施加的压应力,它将在结构使用阶段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使用预应力技术需要下列施工设备:压力表、与工程相实用的千斤顶、水泥浆泵等等,并在使用之前对这些设备的质量与生产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对设备的具体要求有:压力表的读表直径应该为18CM,仪表的精准度在1.5级以上。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使用到排液式的水泥浆泵,水泥浆泵的吸入循环系统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在这个设备上安装一个封闭的喷嘴,就会使导管中有无压力的损失发生。管道的管壁厚度一般会采用小于0.3㎜的冷轧低碳带钢。所以,所有的预应力管道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设置浆孔,然后在最高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排气孔洞,在管道的最低位置设置排水的空洞。对于压浆管、排气管的使用都是采用直径20㎜以下的塑料材质的管道。

二、预应力张拉技术简介

预应力张拉指的是将拉力提前附加在构件中,构件由于受到了拉应力发生了形变,进而承受来自钢结构的载荷,其中包括地震载荷、自身的重量载荷、雪载荷、风载荷等。通常进行张拉时使用的工具有钢绞线(预应力筋)、锚板(垫板、锚塞、锚环)、波纹管、千斤顶、夹片等。需要注意的是要给结构构件

施加荷载,给钢绞线施加预应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大构件的刚度与抗弯性能,减缓开裂的时间,延长构件的使用年限。对于机械结构,要让结构提前产生应力,这样既能加强结构的整体刚性,又能缓解模块的弹性形变,减少震动频率,进而优化模块的弹性性能,加强机械结构的抗性。

三、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应用现状分析

首先,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若预留管道的顺直程度不够,便会直接增加管道内壁和预应力钢筋之间的摩擦力,虽然一般不会对张拉控制产生影响,但由于预应力自身的张拉力下降,因此也会直接导致钢筋伸长不足的问题。此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若钢筋理论伸长量和实际的弹性模量之间存在差异,也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其次,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经常会在波纹管位置产生堵塞现象,如此也为后续的预应力钢筋绞线穿入工作带来了困难。在张拉预应力的过程中,由于钢绞线设计伸长和实际伸长之间存在差距,进而也会对施工产生一定影响,不仅会浪费人力资源,同时还会延长工期。

最后,预应力损失也是预应力张拉工艺中的常见问题,一般与施工现场环境、所选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性能等具有直接关联。在对构件张拉控制应力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外荷载承重的问题,同时还应明确有效应力,如此才能对预应力损失进行精准计算。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都会忽视上述问题,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

四、桥梁中预应力张拉施工关键技术

1、施工前准备

施工材料均已运到施工点并且检验结果合格。压浆机械设备、张拉机械设备均已安装完毕,对箱梁中的相应锚口、管道进行清理,根据施工要求检查喇叭口、锚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穿束钢绞线前还要检查预应力的孔道中心与锚垫板。根据张拉机械设备中的机器参数计算相应的油表示数,以检验钢绞线的结果为基础,对各钢束理论伸长量进行计算。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才能进行压浆张拉操作。

2、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

穿束钢绞线→工作锚安设→相应纤维板安设→千斤顶安设→相应工具锚安设→将两端的张拉进行对称→调整、加大张拉力→进行锚固定→确定伸长值是否符合要求→再次进行张拉→完成张拉操作。

3、钢绞线布料和穿束

市政桥梁施工过程中,若是完成了张拉操作,就要及时在锚热板和钢管之间进行灌浆,让二者成为粘结段,之后的下料操作中要清理粘结段中的油脂、PE层。穿束钢绞线时,PE层要放入密封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穿束钢绞线是最难的一道工序,因为不仅要保证延出两端的线长是一致的,还要调整粘结段的长度与位置。最主要的一点还是穿束的方式,由于钢绞线比较长,至少为155m,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常会以单根的方式进行穿索,容易发生缠绕。如果在穿索过程中出现了缠绕,必须停止所有的施工操作,进行解决。目前,我国施工人员为了避免钢绞线缠绕,便在穿束前对锚板孔、密封盖孔以及钢绞线均进行了编号,最多以12根钢绞线为一个单位进行穿索,有效的解决了缠绕问题,提高了穿束的效果,优化了施工的操作,缩短了施工的周期,既节约了物力,又节约了人力财力。

4、压浆

施工人员在进行体外索锚固横梁的压浆操作时,局部粘接是最适用的方法,压浆前,首先要进行模型试验,确定出符合施工要求的饱满度与密实度;压浆时,局部的粘结力要比张拉力高出110%,确保压浆质量符合要求;当张拉操作结束后,要在24小时之内以手动的形式进行压浆,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压浆的压力。

5、钢绞线张拉

施工人员操作钢绞线张拉前,要对钢绞线进行预紧张拉,调整钢绞线的松散度,防止之后的施工过程中缠绕钢绞线。就拿公路施工而言,对钢绞线进行的预紧操作直接影响着加固的效果。当钢绞线的松散程度比较大时,要从两端入手同时开始张拉。预紧张拉的标准为:确保钢绞线不发生错位、不出现缠绕。当预紧张拉力等于设计张拉力的15.0%时才是最佳预紧力,过大过小都会影响预紧效果。施工人员在高应力张拉作业前,要严格检查构件的尺寸大小、排气孔的使用状况、孔道的具体位置、预埋铁件的具体位置以及浇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安装安全度较高的平台,保障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应力张拉操作时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操作前还要校验、设定张拉机械设备、机具、仪表的参数。对张拉机械设备要进行单独校验,使用的校验设备的精度大于2.5%,确保压力表的精度范围在1.6级以内,浇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

结束语

在今后的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的使用将会变得更加广泛,这项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的各个阶段均能用到,并且每一个施工阶段都有具体的操作流程。从实际工程中发现,使用预应力技术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作业,只有秉着认真严谨的态度工作,才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工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当前,我国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优先选择的技术是预应力张拉技术,将工程的质量放在首位,尽可能提高施工的速率。预应力张拉技术是一种在明确的施工范围中使用的,能够增大施工的精确度,有效的改善桥梁的各项功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市政桥梁的安全性,为国民提供了更加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及其显著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智勇,赵永红,刘云平.浅析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9):253-254.

[2]陈增欣.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6(20):232-234.

[3]郭和华.市政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6(8):92.

论文作者:符健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桥梁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的技术探讨论文_符健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