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加减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减法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新课程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深受人们的关注.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活动作出了较大的变革:从关注人的发展入手,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要求,我一直在努力探索这样的一个课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加减法”.
一、加兴趣,减约束
兴趣是吸引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爱好和动力,一旦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到有兴趣,学习起来就会其乐无穷.只有产生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才会主动去研究.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情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1 在“反函数”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扑克牌”游戏:教师手持6张相同花色的扑克牌,叫6位同学每人任意摸1张,牌号是这样规定的:A为1,J为11,Q为12,K为13,其余的以牌上的数字为准.请学生用如下方法计算:将自己的牌号数乘以2加3乘5,再减去25,把计算结果告诉老师,老师便能准确地猜出各位学生手中拿的是什么牌.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探寻函数y=5(2x+3)-25,x∈{1,2,3,4,…,13}与x=f[-1](y)=(1/10)y+1,y∈{0,10,20,…,120}的关系,进而引入反函数的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要通过问题来支撑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诱导探索.教师要信任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理,把自己当作他们中的一员,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减少一些约束,减少一些强制,使学生充满信心,把求知当作乐事,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加引导,减灌输
新课程强调指出: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地,和学生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引导学生在先前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知识进行选择和修正,积极主动建构新知识.
案例2 一道例题的教学反思.
题:圆x[2]+y[2]-4x-5=0的弦AB以点P(3,1)为中点,求直线AB的方程.
(教师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提问学生)
学生A:设直线AB方程为y-1=k(x-3),代入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中点的横坐标……
教师:(未等学生讲完)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做太繁了,能否利用有关圆的平面几何知识求解.
学生B:圆心C的坐标为(2,0),由平面几何知识AB⊥PC,直线PC的斜率为1,则AB方程为x+y-4=0.
教师:(赞许地点头微笑)很好,注意,圆内弦的问题要利用好平面几何知识.
反思上面教学片段,教师排斥学生A的解法(解析法),把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预设轨道,会给学生产生错觉——碰到解析几何问题就应该用平面几何法,似乎解析法就很繁.教师完全可把两种解法都展示出来,让学生去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与繁简程度,使学生真正从情感上体会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不难发现,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注意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这是一种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解除“满堂灌”“一言堂”对课堂交流氛围的束缚,构建真诚、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让学生跳出被动接受的怪圈.
三、加质疑,减结论
“疑”能产生动力,“疑”孕育着发现.新课程指出:教师的职责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触景生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案例3 在新课导入中巧设疑虑,制造悬念,引发问题.
例如;求函数f(x)=的周期.不少学生将会由f(x)==tan2x而得出T=(π/2).设疑:f(0)=f((π/2))吗?由于tan(π/2)没有意义,学生处于质疑状态.引导学生思考:(1)研究f(x)=与f(x)=tan2x的定义域;(2)画图加以解释说明;(3)根据定义域的变化规律来判断;(4)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通过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学生释疑,学生真正领会定义域对周期的制约作用.
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如在直线和抛物线的复习课中出了这样一题: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___,求直线AB的方程.(这里的空位,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此题一出来,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色色,如(1)|AB|=;(2)若O为原点,∠AOB=90°;(3)AB中点的纵坐标为6;(4)AB过抛物线的焦点F.题中涉及到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韦达定理等等,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思维状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平时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结论、法则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少一些结论,并不是不要结论,而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够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的一个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得出结论或由他人提供的答案,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