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论文_王敏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论文_王敏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普及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并确保学生能认识社会、知法守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融入到课堂上,让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在课堂上得到再现,提高小学生对于道德和法制线上的直观认识,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将课堂上所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应用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对于小学课程体系来说,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其能够对小学生的品德、素养、思想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并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掌握待人接物的方法。

在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小学生拥有的道德和法律的知识和经验都不充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事后他们容易感到非常的困惑,因此,教师要本着从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出发,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现象。

一、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生活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小学生的法治与道德启蒙阶段,法治道德教育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和谐,谦让,尊敬,爱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文明、诚信、和善、互助、团结),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遵守秩序,明确法律法规、尊法守纪),这样的关系和理念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明确在日常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中应该给他们教授什么样的内容:

1.基本的道德概念

学科老师,尤其是思想品德、心理类教育的老师要配合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给小学生的心理认知中渗透基本的道德概念,例如从小要养成不说脏话,见了长辈问好,见了老师要行礼,不拿别人东西,不破坏学校的公物,不挑起他人之间的矛盾等,要知道男女有别,要在学习上有不怕吃苦,积极奋进的意识等。这些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都属于基本的道德概念的教育范畴,小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太过深刻和深奥。

2.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守则》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常态化过程中的育人条例和管理条例,一般每个学校都会在总体的“国家中小学生管理条例”的参考下,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小学生行为准则”是保证每个小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健康学习,规范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道德纪律的意识规范教育的最佳形式。

3.法律基础文化

基础的法律文化相比较前面的内容而言,是法律法规的专业化知识,例如简单的民事法律常识,严重的刑法常识和相关的案例,例如交通法,人身安全法、毒品违法行为,校园欺凌等不法行为等,这些简单的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意义

相关实践研究证明,儿童的道德发展情况实际上分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这几个过程。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一个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认知与判断能力,故而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道德教育方式,协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解及认知,培养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小学道德与法治属于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实现健康顺利地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该门学科同时还具备明显的生活实践性,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联系起来,凭借学生在生活中所产生的感受与经验来展开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德发展途径。此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是将学生作为主体,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并提倡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标。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1.教会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是和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忽略了生活元素的融入,导致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对此,教师就应当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生活化策略,指导学生多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了解自己身边的各种事物,以此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情趣。例如学习《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到郊外或是田野进行观察,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回到课堂之后讲出自己所看见的花儿草儿的样子。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一段话,或是画一幅图,由此萌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懂得应该要保护自然环境。通过此,便可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如今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多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均在对人们的三观产生冲击,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道德理念都随之受到了影响,且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转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当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学生被一些负面思潮所影响。在讲课之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把课堂教学内容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不论是趣味性、科学性还是系统性等都有所提升,教师应利用好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以适量适度为基准,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道理。比如讲到《不做“小马虎”》时,教师就要把教学目标制定为改掉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但在实践当中,教师不可直接告诉学生马虎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这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成效。教师需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从侧面启发学生,让其懂得马虎的习惯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样就可让学生主动纠正不好的行为。

3.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方法

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当着重塑造小学生独立的人格,让其在提高道德水平的同时,实现自由、个性的发展,切不可用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教师需要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时,应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进行鼓励和赞同,令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除此之外,教师在作出评价之前还应当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与活动进行综合考察,要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发掘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确保其道德品质优良。之后对学生作出全方位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生活化、层次化的评价模式,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与看待自己。比如,教师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自己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再设计一套处理方案,由教师作出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巧借生活化教学法,设计生动的课堂导入、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的运用能力等方式,有效地把生活化教学法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起来,优化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使学生沐浴快乐,把生活中的知识融入课堂,又从课堂中接受到生活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让知识与道德品德相结合,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真正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接班人,也就达到了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任海燕.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25.

 [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49.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论文_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