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作用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思想政治课借鉴接受理论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关注接受理论的研究。“接受理论和接受美学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所创建。”姚斯指出:“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是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积极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是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这是系统论述接受问题较早的理论。“这样接受问题就从一个学科和流派角度突出地提出来了。”真正意义上接受研究是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全球信息化、符号化时代后,受众对信息可以有选择的接受。因此,受众对信息的态度就成了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这就迫使传媒认真研究接受问题,传媒研究者认真研究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五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把关注重点放在接受主体上,产生大众传媒理论。经实践验证,不断发展完善的大众传媒受众的效果实现了飞跃。与此同时,接受问题也在其他领域凸显出来,其中思想政治课的接受问题最引人注目,引起了国内外教育学者的密切关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本人谈一点粗浅看法。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个现象。我们这里讲的接受是一个学术用语或概念,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接受;不作认可、接纳、验收来解释。笔者认为:接受是指受教主体{学生}为了生存、发展和完善自己的需要,对施教者{教师}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课堂信息加以反应和择取、整合和内化以及外化和践行的、连续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接受,是一种认识的同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施教者的研究,而忽视对受教主体的接受规律研究。当我们在审视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时,情况实在令人担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教主体课堂接受效果不尽人意。为走出这一窘境,我们有必要借鉴接受理论的研究成果,深入教学改革。可见借鉴接受理论是深入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借鉴接受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目前,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主要表现是受教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流失,其具体表现是专时不专用,受教主体在课堂上学其它课程。施教者在前面讲授,受教主体在底下接收。更有甚者,肆意破坏课堂纪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有必要转化看问题的视角,站到受教主体的位置看问题,实现看问题的角度转换。文学作品把关注点放在读者的审美接受上,传媒把关注重点放在受众上,自然我们课堂教学就把关注点放在受教主体上。受教主体都有自己的认知模式,他们接受课堂信息都会有一个自然选择过程,当施教者传播信息符合接受规律时,能满足受教主体的需要,受教主体就能接受施教者传播的信息。反之,就接受不了,甚至不接受。如果施教者满足不了受教主体的需要,使受教主体的学习利益受损,受教主体必然要以隐蔽或不隐蔽的方式进行抗争,所以施教者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转变信息传播方式。以期受教主体对课堂施教者传播信息的接受,从这个角度说,思想政治课教学借鉴接受理论是必要的。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效果新的观察点,不应该以施教者的行动方式为重点,而应以受教主体为重点,也就是要转向受教主体的接受效果上。让受教主体走向信息,而不是让信息走向受教主体。受教主体的接受效果好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试金石”,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归宿。如果失去了接受效果,其他环节都将失去意义。因此,接受效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性、决定性的环节,受教主体是施教者教学效果的最终“仲裁人”。受教主体接受施教者的信息,就意味着对接受客体(教科书)的承认和相信。接受客体内容进入其头脑,它将转化为行动。因此,接受是德育教育的实现。如果受教主体从课堂中游离出去,失去了参与创造审美接受的机会,该课程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思想政治课借鉴接受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
思想政治课借鉴接受理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政治价值十分突出。但它和接受美学和大众传播是有区别的,有其特殊性,但也存在普遍性,这就是都包括接受在内,整个接受活动是由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组成。参照思想政治课的接受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传导者相当于教师,接受主体相当于学生,接受客体相当于教科书,接受媒介相当于教学方式或方法,接受环境相当于校内教育环境。思想政治课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校内教育实践活动,是经过特殊的职业训练,有很强的施教能力,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规律,经验丰富,适应能力强,富于创新。接受主体稳定集中,形成很好的受教育资源。校内教育环境专一,各种接受机制完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传媒学形成和接受美学的深入研究,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接受问题提供了基本科学依据和基础,再加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其它成功经验,借鉴接受理论必将加快改革的步伐。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体现出丰富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是创新和育人,体现着对美的追求,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在选择和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时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他们有“期待心理”,这种期待蕴涵对美的追求。爱美、接受美和参与美是他们本质力量的显示。对美的崇尚和追求,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其自身来说,无疑是一种方向性的选择。思想政治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按其性质来说是德育课,排在各育之首。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施教者和受教主体都十分关注欢快的教学节奏、流畅的教学程序、优化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接受效果等。美可以物化课堂教学内容,外化受教主体的言行。在课堂教学中融合美,施教者的信息就会更具有穿透力、更具感染力,更有社会作用。所以,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美结合起来,创造更新、更美的课堂接受环境,思想政治课借鉴接受理论是可能的。
三、思想政治课借鉴接受理论的启迪
思想政治课借鉴接受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是:在课堂教学中施教者的职业关注重点由如何讲授转向为如何使受教主体接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施教者以讲授为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采取“直奔真理”的方法,把信息直接“塞”给学生,很少设计受教主体接受问题的方式、环境。受教主体对施教者在课堂传播的信息,都有一种“期待心理”。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受教主体义不完全被动接受外来信息,而会对外来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受,甚至会消极抵制,这充分体现受教主体发展的个性。光有施教者的讲授,没有受教主体的接受,实际上只有施教者讲授的数量,没有受教主体的接受质量。我们应该明确,课堂不单单是施教者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受教主体接受信息的场所,是施教者和受教主体共同表演的地方。我们要利用这个舞台,去调动受教主体接受信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此,必须花大力气去仔细观察和研究受教主体接受信息的特点和过程,按照课堂接受规律授课。为此,以下两个规律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其一,需要驱动律。需要是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的本质决定和本质力量的展现。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需要的驱动,而且是有价值观念参与其中的。从课堂教学角度看,需要意识表现为受教主体对教材内容的需要,同时这种内容又对其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对教学内容的渴望,以及对教育目的的追求。课堂需要意识是受教主体课堂行为的最终源泉和持续动力。受教主体的接受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因为没有需要就没有接受活动的产生。我们要充分依据受教主体的内在矛盾,去拨动受教主体心灵深处的需要点,激活其思维,使受教主体更加主动和活跃,产生积极的甚至“贪婪”的接受反映,使施教者和受教主体产生心灵共振,引起积极的接受效应,如果受教主体的需要被忽视或被冷漠,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错误的需要得不到转化,从而产生受教主体接受信息的心理障碍。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满足受教主体的需要,用需要去带动其它要求,我们施教者要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
其二,情感参与律。思想政治课受教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是富于情感的。情感与需要、动机、动力、行为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情感是施教者和受教主体发生联系时所形成的态度和体验,是受教主体对施教者所传递的课堂信息的一种好恶倾向。情感是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随着认识一起出现的,并和认识交织在一起的心理现象。没有情感就难以进行课堂信息交流。没有受教主体的情感作用也就没有受教主体的接受。黑格尔说:“要是没有情感,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受教主体的积极情感是接受施教者的课堂信息的内在指令,它可以变思想为行动,是动机产生效果的内在动力。受教主体对施教者传播的课堂信息是有选择的接受的。这种选择主要是通过情感性的过滤系统来完成的。同样的施教信息会使受教主体产生不同的反映,其中要原因是受教主体情感体验在接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所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感障碍。这是思想政治课与其它课程的一大区别。施教者和受教主体双方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接受效果,正负作用十分明显。如果双方关系融洽就会出现受教主体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以至成为学科迷,凡是与本学科有关的活动都能唤起积极情感,达到欲罢不能的地步。如果双方关系疏远,甚至对立,就会产生对施教者的课堂信息曲解、肢解、误解,甚至拒绝接受。所以,我们要合理调整施教者和受教主体的情感距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得到受教主体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总之,思想政治课借鉴接受理论是横向借鉴,我们还要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拓宽研究领域,把关注重点转向受教主体上来,按接受规律办事,增强为受教主体服务的意识,把我们的工作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