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宜章县人民医院 424200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急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取开腹穿孔修补术,实验组26例采取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次研究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但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VAS疼痛评分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急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急诊;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分析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性腹症的一种[1],通常男性患者多见于女性患者,且随着现代年轻人饮食紊乱无规律,该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由于该疾病发病较急、进展较快,若不及时治疗则很容易导致休克、复杂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威胁生命。目前,对于急性穿孔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手术方式,传统的手术为开腹穿孔修补术,但该方式存在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等缺陷[2]。近年来,腹腔镜修补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表明腹腔镜修补术预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胃镜检查均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且患者无肝、肾、心功能严重衰竭疾病现病史。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分布在20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岁,胃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4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分布在19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岁,胃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3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穿孔,具体手术过程为:患者仰卧,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于患者肚脐下面1-2厘米处切开一个弧形切口。进行腹部穿刺的同时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mmHg),将腹腔镜深入切口进入腹腔,在患者脐部右侧、剑突左下侧以及右肋缘下三个部位进行辅助操作孔。通过腹腔镜将患者体内的液体清理干净,并修补覆盖穿孔部位,再用适量甲硝唑冲洗患者腹腔,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术后对患者进行补液、营养、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其手术过程为:患者仰卧,全身麻醉,在患者腹部切开10-15厘米切口,分离肌肉以及皮下组织,突出穿孔部位并切除病变部位,修补缝合穿孔部位,放置引流管,然后缝合患者切口,术后对患者进行补液、营养、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相关指标;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0-1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疼痛越明显;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的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性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在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4分,术后VAS评分平均为4.2分,而对照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7分,术后VAS平均评分为8.6分,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26例患者切口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为7.69%,对照组24例患者切口感染发生9例,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粘膜防御机制被破坏相关。通常临床可通过以下5个标准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4]:患者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疾病史;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情近期突然加重;腹式呼吸急剧减弱甚至开始消失,腹部存在明显压痛、反跳痛、腹紧张、稍硬;④患者过度劳累导致腹部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⑤肠鸣音减低甚至消失。目前,对于急性穿孔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手术方式,传统的手术为开腹穿孔修补术,但该方式存在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等缺陷。近年来,腹腔镜修补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医疗各界中的认可,其主要优势在于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正好可以弥补传统的开腹手术在这些方面的缺陷[5-6]。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为探讨我院急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特选取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取开腹穿孔修补术,实验组26例采取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VAS疼痛评分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急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朱琳.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策略[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6):1217-1219.
[2]李上宇.腹腔镜下穿孔粘堵技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422-2423.
[3]丁爱民,王海鹏.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62-63.
[4]侯建彬.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235-237.
[5]王治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48 例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188.
[6]沈 叶,顾建萍,周联明,等.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4):1890-1891.
论文作者:段才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患者论文; 溃疡论文; 实验组论文; 切口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修补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