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医院 山西 吕梁 032200)
【摘要】脑卒中患者偏瘫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一侧身体运动功能降低或者完全丧失,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降低。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提高,该疾病的恢复率和存活率均显著提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偏瘫;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253-02
脑卒中在当前的临床中十分常见,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患者在出现脑卒中症状之后,经常会导致偏瘫后遗症的发生,临床方面表现为半身瘫痪,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比较沉重的影响,经常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康复,同时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
1.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1.1 自卑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经常会出现自卑的情况,造成心理上出现恐惧、悲伤以及焦虑的情况,在进行人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自我封闭的情况,不愿意过多的与外界进行交流。
1.2 焦虑对于患者出现的焦虑情况来说,主要表现为失眠、全身不适以及无助的感觉,同时还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而在出现高度焦虑之后,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问题会更加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引导,帮助患者形成一种乐观的心态,更好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感,积极的配合相应的治疗,为病情的康复提供可靠的保障。
1.3 抑郁患者在出现抑郁情况之后,情绪会出现很大的影响,患者对于生活的乐趣受到了抑制,不愿意主动的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这就使得其出现了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甚至会出现轻生厌世的态度[2]。而在产生这种态度之后,患者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治疗工作产生阻碍。因此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心理护理的方法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康复的关键。首先是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通过形成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更好的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从而在有效的沟通下,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更好的采取相应的治疗工作。通过进行心理疏导之后,能够帮助患者面对现实,调节心理,树立信心,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通过进行积极的安慰与鼓励,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3]。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好的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2.2 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掌握科学的倾听技术,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心理感受进行了解,同时及时的解决其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注意力,对病人进行关心与照顾,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不要过多的进行与病情无关信息的打探,在增强理解的情况下,更好的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
2.3 关心与同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开展应该进行必要的关心与同情,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更好的实现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每个过程中都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亲切,从而提升自身的依靠感,更好的消除心理当中的一些防卫,实现患者自信心的提升。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更为恰当的方式,在体会到关心与同情的同时,不能够让患者体会到怜悯的因素,更好的维护患者的自尊心,保证其积极的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提升治疗效果。
2.4 积极语言的应用。美好的语言可以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温暖,有益于病人身心健康,起到促进治疗的作用[4],如安慰性语言、劝说性语言、鼓励性和积极暗示性语言。
3.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在相应的理论与原理的指导下,科学有效的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系统化的要求下,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提升心理护理的水平与效果[5]。脑卒中在当前的临床中十分常见,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患者在出现脑卒中症状之后,经常会导致偏瘫后遗症的发生,临床方面表现为半身瘫痪,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比较沉重的影响,经常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经常会出现自卑的情况,造成心理上出现恐惧、悲伤以及焦虑的情况,在进行人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自我封闭的情况,不愿意过多的与外界进行交流。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通过形成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更好的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从而在有效的沟通下,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更好的采取相应的治疗工作。通过进行心理疏导之后,能够帮助患者面对现实,调节心理,树立信心,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好的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4.体会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个复杂的影响过程,因其病程长、康复慢,不仅要求护士有娴熟的技巧,同时需要家属的配合,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能让患者情绪稳定,接受患肢给自己家庭和工作等带来的影响,并能积极的面对问题,重拾生活的信心。只有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早期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尽早进入心理康复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26.
[2]宋波,吴波,崔秋红.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家庭护士,2007,8(5):32-33.
[3]葛正声.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7(17):112.
[4]藏晓阳,佟术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
[5]王艳霞.脑卒中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23.
论文作者:任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脑卒中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况论文; 而在论文; 经常会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