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词语研究_唐律疏议论文

《唐律疏议》词语杂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唐律论文,词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31,D90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2)04-0174- 10

《唐律疏议》,三十卷,约24万字。本名《律疏》,又名《唐律疏义》,唐长孙无忌 等奉敕撰。其内容包括“律文”与“律疏”两大部分。

唐律在我国法律史乃至世界法制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上集战国、秦汉、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法制之大成,下开宋、元、明、清立法之风气,同时,它的影响曾覆 盖整个古代东亚(如蒙古、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因此被誉称为“东方罗马法”。

律疏撰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当时唐高宗有鉴于永徽律颁行以后“刑宪之司 执行殊异”,“不有解释,触途睽误”,因此诏令太尉长孙无忌等“爰造律疏,大明典 式”[1](p.3)。后经多次修订,方成今传本。《唐律疏议》向以“体系完备,包罗广泛 ”著称,从汉语词汇史角度看,其中词语关涉政治经济、司法刑狱、兵戎宿卫、礼仪习 俗等诸多方面,乃法制语言之渊薮。今选取数例,或为大型语文性辞书失收,或为前人 疏解有未尽之处者,都为一篇,就正于方家云尔。

绝时

(1)其畜产欲抵啮人而杀伤者,不坐、不偿。(亦谓登时杀伤者。即绝时,皆为故杀伤 。)[疏]议曰:其畜产有抵啮人者,若其欲来抵啮人,当即杀伤,不坐、不偿。故注云 “亦谓登时杀伤者”。其事绝之后,然始杀伤者,皆依故杀伤之法,仍偿减价。畜主亦 依法得罪。(卷十五“厩库”,p.284)

(2)诸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者,皆斩;妻、子流千里。[疏]议曰:……杀一家 三人内,兼杀部曲、奴婢者,非。“及支解人者”,注云“谓杀人而支解者”,或杀时 即支解,或先支解而后杀之,皆同支解,并入“不道”。若杀讫,绝时后更支解者,非 。或故焚烧而杀,或杀时即焚烧者,文虽不载,罪与“支解”义同,皆合处斩,罪无首 从。妻、子流二千里。(卷十七“贼盗”,p.332)

(3)问曰:据《捕亡律》,被盗,虽傍人,皆得捕系。未审盗者将财逃走,傍人追捕, 因即格伤,或绝时、不绝时,得罪同“强盗”否?答曰:依律,盗者,虽是傍人,皆得 捕系以送官司。盗者既将财逃走,傍人依律合捕,其人乃拒伤捕者,即是“先盗后强” 。绝时以后捕者,既无财主寻逐,便是不知盗由,因相拒格,唯有“拒捕”之罪,不成 “强盗”。(卷十九“贼盗”,p.357)

(4)不因斗,故殴伤人者,加斗殴伤罪一等。虽因斗,但绝时而杀伤者,从故杀伤法。 [疏]议曰:不因斗竞,故殴伤人者,加斗殴伤一等,若拳殴不伤,笞四十上加一等,合 笞五十之类。“虽因斗,但绝时而杀伤者”,谓忿竞之后,各已分散,声不相接,去而 又来杀伤者,是名“绝时”,从故杀伤法。(卷二十一“斗讼”,p.388)

按:“绝时”与“登时”相对。“登时”有“当时”之义,钱钟书先生言之甚详(注: 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太平广记·登时”条:“……‘登时’具‘当时’之用,不 止如今人所言‘顿时’已也。”中华书局,1979,p.651。)。清黄生《义府》卷下:“ 登,登时也。登之开声为当,盖言当时也。”[2]均甚确。“登时”之用例,始见甚早 。如《后汉书·方术传下》:“初,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帝闻而征之。乃试问之:‘吾殿下夜半后,常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火相随,岂能劾 之乎?’侯曰:‘此小怪,易销耳。’帝伪使三人为之,侯劾三人,登时仆地无气。帝 大惊曰:‘非魅也,朕相试耳。’解之而苏。”《抱朴子外篇·自叙》:“或赍酒肴候 洪,虽非俦匹,亦不拒也。后有以答之,亦不登时也。”而“绝时”一词,仅见于唐律 ,乃“隔时”、“过时”之义,亦即“过了某一特定的时刻”。古籍中“隔绝”常连用 ,为“阻隔”、“隔断”义。如《史记·南越列传》:“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 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 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汉书·匈奴传》:“汉使杨信使 于匈奴。是时,汉东拔貉、朝鲜以为郡,而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 。”《后汉书·申屠刚传》:“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 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于是“绝”亦有“远隔”义。如《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新唐书·裴矩传》:“高祖遣使,约西 突厥连和,突厥因请婚。帝曰:‘彼势与我绝,缓急不为用,奈何?’”由空间上的“ 远隔”引申之,则为时间上之“远隔”。单用“隔”者,如唐刘知几《史通·汉书五行 志错误》:“年代已隔,去鲁尤疏。”单用“绝”亦然。故例(1)“事绝之后”即“事 隔之后”。“绝时”即为“隔时”,乃与事情发生的“登时(当时)”相隔一段时间,亦 即“过时”之义。《汉语大词典》未收“绝时”一词。

阑遗

(1)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私造者,各 加一等。(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 (卷十六“擅兴”,p.315)

(2)注: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 疏]议曰:铁甲、皮甲,得罪皆同。私有具装,与甲无别:有一具装,流二千里;有三 领者,亦合绞。“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谓得阑遗禁兵器以下,三十一日不送 官者,同私有法。既称过三十日,即三十日内不合此罪。(同上,pp.315—316)

(3)诸强盗,(谓以威若力而取其财。先强后盗,先盗后强,等。若与人药酒及食使狂 乱,取财亦是。即得阑遗之物,殴击财主而不还;及窃盗发觉,弃财逃走,财主追捕, 因相拒捍:如此之类,事有因缘者,非强盗。)[疏]……即得阑遗之物,财主来认,因 即殴击,不肯还物;及窃盗取人财,财主知觉,遂弃财逃走,财主逐之,因相拒捍:如 此之类,是事有因缘,并非“强盗”,自从“斗殴”及“拒捍追捕”之法。(卷十九“ 贼盗”,pp.356—357)

(4)诸得阑遗物,满五日不送官者,各以亡失罪论;赃重者,坐赃论。私物,坐赃论减 二等。[疏]议曰:得阑遗之物者,谓得宝、印、符、节及杂物之类,即须送官,满五日 不送者,各得亡失之罪。(卷二十“杂律”,p.521)

(5)[疏]议曰:“应输备、赎、没、入之物”,备谓亡失官私器物,各备偿;赎谓犯法 之人,应徵铜赎;没谓彼此俱罪之赃及犯禁之物,没官;入者,谓得阑遗之物,限满无 人识认者,入官及应入私之类。(卷三十“断狱”,p.569)

按:“阑遗”一词,唐代习见。如《新唐书·百官志·刑部》:“司门中郎,员外郎 各一人,掌门关出入之籍及阑遗之物。……阑遗之物,揭于门外,榜以物色,期年没官 。”唐杜佑《通典》卷二三《职官五》:“天宝中,改驾部为司驾,至德初复旧。掌舆 辇、车乘、邮驿、厩牧,司牛马驴骡、阑遗杂畜。”宋孙奭《律音义》:“阑 遗:阑,遮也。路有遗物,官遮止之,伺主至而给与,不则举没于官。一说阑,希也, 意希阑而遗忘之。”孙奭训“阑”为“遮”,则为动词,似不妥。“一说”近 之,然亦迂曲。统观律文中之“阑遗”,似为同义复词,即“遗失”之谓。“阑”有“ 散失”义,见于字书、韵书。《集韵·寒韵》:“阑,失也。”《一切经音义》二二引 《通俗文》:“纵失曰阑。”唐杜佑《通典》卷一四九“兵二”:“诸拾得阑遗物,当 日送纳虞候者,五分赏一。如缘军须者,不在分赏之限。三日内不送纳官者,后殿见而 不收者,收而不申军司者,并重罪。三日外者,斩。诸有人拾得阑物,隐不送虞候,旁 人能纠告者,赏物二十段。知而不纠告者,杖六十。其隐物人斩。”此例中云“拾得阑 遗物”“后殿见而不收(阑遗物),收(阑遗物)而不申军司者”,前有动词“拾”、“收 ”,则“阑”不可为动词“遮”义明甚。又“拾得阑遗物”亦可说成“拾得阑物”,可 见“阑遗物”与“阑物”同义,均指“遗失物”。《通典》卷一五七“兵十”:“其马 军去步军兵一二里外行,每有高处,即令三五骑马于上立,四顾以候不虞。以后余军, 准前立马四顾。右虞候既先发安营,踏行道路,修理泥溺、桥津,检行水草;左虞候排 窄路、桥津,捍后,收拾阑遗,排比队仗,整齐军次,使不交杂。”所谓“收拾阑遗” 即“收拾遗落者”之意。《通典》卷一四九“兵二”:“诸每营折冲、果毅,先各请马 ,衙参往来,自合乘骑。队马当直,拟防机急,官人以下,不得乘骑。其杂畜,除非警 急,兵士不得辄骑。诸军马聚会,其数既众,应行六畜,并仰明为军印,仍须别为营印 ,防阑失,拟凭理认。诸营兵发以后,捉得阑遗畜生,亦有兵士失驴马、衣服,驮运不 能胜举,并仰于捍后虞候处取阑遗畜生,驮至前营,其六畜分付虞候,不得不经虞候。 擅取者及借不送,并翦破印及毛尾者,斩。”此例中云“防阑失”者,即“防遗失”之 谓;“捉得阑遗畜生”,即“捉得遗失之畜生”之谓也。

(1)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卫者罪二等。[疏]议曰:宫内外行 夜,并置铺、持更,即是“守卫者”。又有探更、行更之人,此“行夜者”。若当探、 行之处,有犯法者,行夜主司不觉,减守卫者罪二等,谓上条:“阑入及越垣,守卫不 觉减二等。”注云:“守卫,谓持时专当者。”行夜主司不觉犯法,皆减此持时专当人 罪二等。(卷八“卫禁”,p.168)

(2)诸于宫城门外,若皇城门守卫,以非应守卫人冒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徒一年。[疏] 议曰:谓宫城门外队仗,及傍城助铺所,及朱雀等门,所有守卫之处,以非应守卫人冒 名自代及代之者,各得徒一年。(卷八“卫禁”,p.169)

(3)[疏]议曰……又依《监门式》:“京城每夕分街立铺,持更行夜。鼓声绝,则禁人 行;晓鼓声动,即听行。(卷八“卫禁”,p.172)

(4)[疏]议曰:……《监门式》:“皇城内诸街铺,各给木契。京城诸街铺,各给木鱼 。”金部、司农,准式亦并给木契。(卷十六“擅兴”,p.302)

(5)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闭门鼓后、开门鼓前行者,皆为犯夜。故, 谓公事急速及吉、凶、疾病之类。)[疏]议曰:……故,谓公事急速。但公家之事须行 ,及私家吉、凶、疾病之类,皆须得本县或本坊文牒,然始合行,若不得公验,虽复无 罪,街铺之人不合许过。(卷二十六“杂律”,pp.489—490)

按:“街铺”之“铺”,乃卫士警戒之所。唐制,两京城中有街铺,傍城有助铺,各 捉、道有守铺。日本《和名类聚钞》卷三“居处部”云:“辨色立成云助铺,如卫士屋 也。”《新唐书·百官志》:“凡城门坊角,有武侯铺,卫士、纊骑分守。大 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又云:“左右诩中郎将府中郎将 ,掌领府属,督京城左右六街铺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铺”本有“驿站”、“ 驿店”义,由此又引申出“关卡”、“哨所”义,唐代之“铺”,在京城中,称为“街 铺”,负责京城的警卫。《旧唐书·五行志》:“贞元二年夏,京师通衢水深数尺。吏 部侍郎崔纵,自崇义里西门为水漂浮行数十步,街铺卒救之获免。”《旧唐书·武元衡 传》:“陌上多朝骑及行人,铺卒连呼十余里,皆云贼杀宰相,声达朝堂,百官恟恟,未知死者谁也。”在各地要津路口亦置“铺”,除查验过所、执行关防外,还负责对 商贩的税收任务。《旧唐书·王晙传》:“私置烽铺,潜为抗拒,公私行李,颇实危 惧。”《旧唐书·崔融传》:“孟轲又云:‘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 以为暴。’今行者皆税,本末同流。……今若江津河口,置铺纳税,纳税则检覆,检覆 则迟留。此津才过,彼铺复止,非唯国家税钱,更遭主司僦赂。”有关“铺”的记载, 除史书以外,也见于当时的诗文,如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边铺警巡旗尽换, 山城候馆壁重修。”晚唐来华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恐所在关戍、城门、 街铺、村坊、佛堂、山林兰若、州县寺舍等不练行由,请给公验者。”(卷二,开成四 年九月十二日)“恐所在州县、关津、口铺及寺舍等不练行由,伏望使君仁造,特赐公 验,以为凭据。”(同上,开成五年三月五日)“恐所在州县关津口铺及寺舍等不练行由 ,伏望特赐公验以为凭据者。”(同上,三月十一日)[3]再如敦煌文书“开元水式部残 卷”(伯2507号):“其桥,将作修造。十字街侧,令当铺卫士修理。”《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州县严加,勒铺交横,镇戍相续。”《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铺”下失收此义项。

手实

(1)诸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过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 徒三年。(不觉脱户者,听从漏口法。州县脱户亦准此。)若知情者,各同家长法。[疏] 议曰:里正之任,掌案比户口,收手实,造籍书。不觉脱漏户口者,脱谓脱户,漏谓漏 口,及增减年状,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过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徒三年。里 正不觉脱户者,听从漏口法,不限户内口之多少,皆计口科之。州县脱户,亦准此计口 科罪,不依脱户为法。若知脱漏增减之情者,总计里内脱漏增减之口,同家长罪法。州 县计口,罪亦准此。其脱、漏户口之中,若有知情、不知情者,亦依并满之法为罪。( 卷十二“户婚”,p.233)

(2)[疏]议曰:……“重害,谓徒罪以上狱案及婚姻、良贱、勋赏、黜陟、授官、除免 之类”,称“之类”者,谓仓粮财物、行军文簿帐及户籍、手实之属,盗者各徒一年。 若欲动事,盗者自从增减之律。(卷十九“贼盗”,p.351)

按:“手实”一词,诸辞书不收。《新唐书·食货志》:“凡里有手实,岁终具民之 年与地之阔狭,为乡帐。乡成于县,县成于州,州成于户部。又有计帐,具来岁课役以 报度支。国有所须,先奏而敛。”据此可知:“手实”为唐代年终百姓将收成及田亩家 产之多少,亲手如实填写报乡里,然后经乡里造籍,经县、州逐级上报,直至户部,作 为国家课役赋敛的依据。故《唐律》中规定“里正之任,掌案比户口,收手实,造籍书 。”因为此类文书的重要,所以盗“仓粮财物、行军文簿帐及户籍、手实之属”,要服 一年徒刑。到了宋代,朝廷施行“手实法”,不仅民户要“不遗毫发”地如实申报收成 财产,而且互相监督,若有隐瞒不实,则互相检举,故此法已成扰民之根源。《宋史· 食货志》:“时免役出钱或未均,参知政事吕惠卿及其弟曲阳县尉和卿皆请行手实法。 其法:官为定立田产中价,使民各以田亩多少高下,随价自占;仍并屋宅分有无蕃息立 等,凡居钱五当蕃息之钱一。非用买田谷而辄隐落者许告,有实,以三分之一充赏。将 造簿,预具式示民,令依式为状,县受而籍之。”宋苏辙《栾城集》卷三八:“其后又 建手实簿法。尺椽寸土,检括无遗,鸡豚狗彘,抄札殆遍。专用告讦,推析毫毛,鞭棰 交下,纸笔翔贵,小民怨苦,甚于苗役。又因保甲正长给散青苗,结甲赴官,不遗一户 。上下骚动,不安其生。”《栾城集》卷三九:“其法以根括民产,不遗毫发为本,以 奖用憸险,许令告讦为要,估计家财,下至椽瓦,抄札畜产,不遗鸡豚。天下骚然, 如被兵火,纸笔踊贵,鞭笞恣行。”《栾城三集》卷九:“吕惠卿继之,作手实之法, 私家一毫以上,皆籍于官,民知其有夺取之心,至于卖田杀牛以避其祸。朝廷觉其不可 ,中止不行,仅乃免于乱。”(《四部备要》本)

踠跌(折跌、蹉跌)

(1)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赃重及杀余畜产,若伤者,计减价,准盗论,各偿 所减价;价不减者,笞三十。(见血踠跌即为伤。若伤重五日内致死者,从杀罪。)[疏 ]议曰:……注云“见血踠跌即为伤”,见血,不限伤处多少,但见血即坐;踠跌, 谓虽不见血,骨节差跌亦即为伤。“若伤重”,谓所伤处重,五日内致死者,亦从杀罪 及偿减价。(卷十五“厩库”,p.282)

(2)诸斗殴折跌人支体及瞎其一目者,徒三年;(折支者,折骨;跌体者,骨差跌,失 其常处。)辜内平复者,各减二等。(余条折跌平复,准此。)[疏]议曰:因斗殴“折跌 人支体”,支体谓手足,或折其手足,或跌其骨体:“及瞎一目”,谓一目丧明,全不 见物者:各徒三年。注云折支者,谓折四支之骨;跌体者,谓骨节差跌,失于常处。“ 辜内平复者”,谓折跌人支体及瞎一目,于下文立辜限内,骨节平复及目得见物,并于 本罪上减二等,各徒二年。注云“余条折跌平复,准此”,谓于诸条尊卑、贵贱等斗殴 及故殴折跌,辜内平复,并减二年。虽非支体,于余骨节平复亦同。若支先挛,是废疾 被折,故此殴挛支止依殴折一支,流二千里,有荫合同减、赎。何者?《例》云,“故 殴人至废疾,流,不合减赎……。”。(卷二十一“斗讼”,p.386)

(3)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 ,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殴,伤不相须。余条殴伤及杀伤,各准此。)(同上)

(4)诸部曲殴伤良人者,(官户与部曲同。)加凡人一等。(加者,加入于死。)奴婢,又 加一等。若奴婢殴良人折跌支体及瞎其一目者,绞;死者,各斩。(卷二十二“斗讼” ,p.404)

(5)诸过失杀伤人者,各依其状,以赎论。(谓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共举重物, 力所不制;若乘高履危足跌及因击禽兽,以致杀伤之属,皆是。)[疏]议曰:过失之事 ,注文论之备矣。杀伤人者,各准杀伤本状,依收赎之法。注云“谓耳目所不及”,假 有投砖瓦及弹射,耳不闻人声,目不见人出,而致杀伤;其思虑所不到者,谓本是幽僻 之所,其处不应有人,投瓦及石,误有杀伤;或共举重物,而力所不制;或共升高险, 而足蹉跌;或因击禽兽,而误杀伤人者:如此之类,皆为“过失”。称“之属”者,谓 若共捕盗贼,误杀伤旁人之类,皆是。其本应居作、官当者,自从本法。(卷二十三“ 斗讼”,pp.426—427)

按:以上所引律文中“跌”“折跌”“蹉跌(差跌)”数词,均指筋骨受伤。其中之“ 跌”乃胅”之假字。《说文·肉部》:“胅,骨差也。从肉失声,读若跌同。”段 玉裁注:“谓骨节差忒不相值,故胅出也。苏林《汉书注》云:‘窅胅,窅谓入,胅谓出。’《尔雅注》云:‘胅起高二尺许。’《山海经》‘结匈国 ’注云:‘臆前胅出,如人结喉。”玄应书:‘顀头胅额。’皆是。窅胅,<仓颉篇>作‘容胅’,葛洪《字苑》作‘凹凸’,今俗通用作‘坳突’。”《淮南 子·精神》:“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而字可作“跌”,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 ,乃更令求之。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伯乐曰:‘ 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所谓“跌目”即指眼球突 出。正如《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中云:“马,龙颅突目,平脊大腹,重有肉 :此三事备者,亦千里马也。”

踠,字亦作踒,音wō。《说文·足部》:“踒,足跌也,从足委声。”段玉 裁注:“跌当为胅字之误也。肉部曰:‘胅,骨差也。’踒者,骨委屈失其常, 故曰胅,亦曰差胅”《集韵·过韵》:“卬,《说文》:‘足跌也。’一曰折也 。或作踠。”《后汉书·方术·李南传》:“马踠足,是以不得速。”唐李贤注:踠,屈损也。”故“踠跌”当指手足肢体因受折拗而筋骨扭伤、错位。故例(1):“踠跌,谓虽不见血,骨节差跌亦即为伤。”是骨节错位扭伤即可称踠跌,不一定要破 损见血。而《汉语大词典》第十册“[踠跌]谓手足拳曲而颠仆。《周礼·天官·疡医 》:‘疡医掌肿疡、金疡、折疡之祝药杀之齐’汉郑玄注:‘折疡,踠跌者。’孙诒 让正义:‘踠跌,谓手足宛屈及蹶仆,因而折损支体,故谓之折疡。’”这一释义实 泥于“跌”之字形,故有“颠仆”之说。郑玄以“踠跌”释“折疡”(因扭折形成的外 伤)尚可,而孙诒让以“手足宛屈而蹶仆,因而折损支体”释“踠跌”,已近迂曲矣。

“折跌”一词,《汉语大词典》未收,而其意为“肢体折损、骨节错位”。正如例(2) 中所释“‘折跌人支体’,支体谓手足,或折其手足,或跌其骨体”;“折支者,谓折 四支之骨;跌体者,谓骨节差跌,失于常处”,当然,其中之“跌”亦为“胅”之借 字。

“蹉跌”,亦作“差跌”,《广雅·释诂》:“跌,差也。”《唐写切韵残本·歌韵 》:“蹉,跌也。”此“跌”也当为“胅”之借字,本指上下错位。《齐民要术·养 牛马驴骡》:“齿,左右蹉,不相当,难御。”《晋书·五行志》:“大风,江海涌溢 ,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树二千株,石碑蹉动。”《太平广记》卷四一八“蔡玉”条( 出《大业拾遗记》):“后看殿柱根,乃蹉半寸许,不当本处。”故“蹉跌”亦指肢体 扭伤错位。

相须(不相须)

(1)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独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卷一“名例”,p .3)

(2)[疏]议曰: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就养无方,出告反面,无自专之道。而有异财、 别籍,情无至孝之心,名义以之俱沦,情节于兹并弃,稽之典礼,罪恶难容。二事既不 相须,违者并当十恶。(卷一“名例”,p.13)

(3)若犯公罪者,(公罪,谓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各加一年当。[疏]议曰:私、 曲相须。公事与夺,情无私、曲,虽违法式,是为“公坐”。(卷二“名例”,p.44)

(4)兄弟别籍、异财,冒哀求仕;[疏]议曰:居丧未满二十七月,兄弟别籍、异财,其 别籍、异财不相须。(卷三“名例”,p.57)

(5)问曰:律称折来年者,脱或来年旱涝及遇恩复无课役者,得折以后来年以否?答曰 :律称“当年无课役,折来年”,律矜枉入徒役,听折来年课输。来岁既无课役,将来 亦是来年。年与课役相须,本欲为其准折。若普蒙恩复及遭霜旱,依令课役并免,岂合 即计为年?亦如已役、已输,听折来年课役。后年无者,更折有课役之年。此理既同, 不可别生异议。(卷五“名例”,p.121)

(6)若于辟仗内误遗兵仗者,杖一百。(弓、箭相须,乃坐。)[疏]议曰:辟仗之内,人 皆出尽,所有兵器,亦不合留。或有误遗兵仗者,合杖一百。兵仗之法,应须堪用。或 遗弓无箭,或遗箭无弓,俱不得罪,故云“弓、箭相须,乃坐”。……问曰:误遗弩弓 无箭,或遗箭无弩,或有盾而无矛,各得何罪?答曰:“弓箭相须,乃坐”。弩箭无弓 ,与常箭不别。有弩弓无箭,亦非兵仗之限。盾则独得无用,亦与有弓无箭义同。(卷 七“卫禁”,p.157)

(7)律称“以免课役”,课、役理不相须,一事得免,即从脱、漏之法。(卷十二“户 婚”,p232)

(8)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别籍、异财不相须,下条准 此。)[疏]议曰:称祖父母、父母在,则曾、高在亦同。若子孙别生户籍,财产不同者 ,子孙各徒三年。注云“别籍、异财不相须”,或籍别财同,或户同财异者,各徒三年 ,故云“不相须”。“下条准此”,谓父母丧中别籍、异财,亦同此义。(卷十二“户 婚”,p.236)

(9)诸盗毁天尊像、佛像者,徒三年。即道士、女官盗毁天尊像,僧、尼盗毁佛像者, 加役流。真人、菩萨,各减一等。盗而供养者,杖一百。(盗、毁不相须。)[疏]议曰: ……但盗之与毁,各得徒、流之坐,故注云“盗、毁不相须”。(卷十九“贼盗”,p.3 53)

(11)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 日,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殴、伤不相须。余条殴伤及杀伤,各准此。)(卷二十 一“斗讼”,p.389)

(12)[疏]议曰:“弃毁制书”,弃、毁不相须。毁者,须失文字。“制书”,敕及奏 抄亦同。(卷二十七“杂律”,p.514)

按:“须”有“等待”义,《尔雅·释诂》:“须,待也。”《诗·邶风·匏有苦叶 》:“人涉卬否,卬须卬友。”毛传:“人皆涉,我反未至,我独待之而不 涉。”从“等待某人某物”义引申为“等待某种机遇、条件”,则有“依赖”“需要” 义。《汉书·朱邑传》:“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 《汉书·冯奉世传》:“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南朝钟嵘《诗品》 卷中:“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因而“相须”原为“相互等待”意。《汉书·王莽传 》:“群公奏请募吏民人马布帛绵,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发帛四十五万匹,输长安, 前后毋相须。”颜师古注:“须,待也。”引申之,则有“互相依存;互相配合”之意 。《弘明集》四“达性论”:“夫两仪既住,帝王参之,宇中莫尊焉。天以阴阳分,地 以刚柔用。人以仁义立,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三才同体,相须而成者也。” 上引例(1)中“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之“相须”正是“相互依存、配合”之义,而 作为法律术语,律文中大量之“相须”则为“两个以上的条件同时具备”,“不相须” 即为“不必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如例(2)指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就养无方,而有异 财、别籍,两者(异财、别籍)居其一,就当“十恶”之罪。

造意

(1)[疏]议曰:从坐减者,谓共犯罪,造意者为首,随从者减一等。(卷二“名例”,p .39)

(2)[疏]议曰:“共犯罪者”,谓二人以上共犯,以先造意者为首,余并为从。家人共 犯者,谓祖、父、伯、叔、子、孙、弟、侄共犯,唯同居尊长独坐,卑幼无罪。……尊 长谓男夫者,假有妇人尊长,共男夫卑幼同犯,虽妇人造意,仍以男夫独坐。(卷五“ 名例”,pp.115—116)

(3)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仍以监主为首,凡人以常从论。[疏]议曰:“监临主 守”,具如后解。假有外人发意,共左藏官司、主典盗库绢五疋,虽是外人造意,仍以 监主为首,处徒二年;外人依常盗从,合杖一百。(卷五“名例”,p.116)

(4)问曰:有甲乙二人犯盗,准罪合流,甲元造意,乙是随从,然乙事发逃亡,甲遂称 乙是首,官司断甲为从,处徒三年,已役讫,然始获乙,甲承是首,又甲是白丁,若为 处分?(卷五“名例”,p.118)

(5)[疏]议曰:……其有共谋受财,分赃入己者,亦各依己分为首从之法。其中虽有造 意及以预谋不受财者,事若枉法,止依曲法首从论,不合据赃为罪(卷十一“职制”,p .220)

(6)[疏]议曰:夫妻义合,义绝则离。违而不离,合得一年徒罪。离者,既无“各”字 ,得罪止在一人,皆坐不肯离者;若两不愿离,即以造意为首,随从者为从。(卷十四 “户婚”,p.268)

(7)言“故杀法”者,谓罪依故杀法,其首各依本谋论:造意者虽不行仍为首,从者不 行减行者一等。(卷十七“贼盗”,p.327)

(8)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从而加功者,绞;不加功者,流 三千里。造意者,虽不行仍为首;(雇人杀者,亦同。)[疏]议曰……“造意者”,谓元 谋屠杀,其计已成,身虽不行,仍为首罪,合斩。(卷十七“贼盗”,p.329)

(9)诸共盗者,并赃论。造意及从,行而不受分,即受分而不行,各依本首从法。[疏] 议曰:……若造意之人,或行而不受分,或受分而不行,从者亦有行而不受分,或受分 而不行,虽行、受有殊,各依本首从为法,止用一人为首,余为从坐。假有甲造意不行 受分,乙为从行而不受分,仍以甲为首,乙为从之类。(卷二十“贼盗”,p.375)

(10)诸共谋强盗,临时不行,而行者窃盗,共谋者受分,造意者为窃盗首,余并为窃 盗从;若不受分,造意者为窃盗从,余并笞五十。[疏]议曰:……甲既造意,为窃盗首 ;余行者,并为窃盗从。(卷二十“贼盗”,p.377)

按:《广雅·释诂》:“造、昌,始也。”王念孙《疏证》:“造者,高诱注《吕氏 春秋·大乐篇》云:‘造,始也。’……昌,读为倡和之倡。王逸注《九章》云:‘倡 ,始也。’《周官·乐师》:‘教恺歌,遂倡之。’郑注云:‘故书倡为昌。’是昌与 倡通。”曹操《为张范下令》:“闻张子颇欲学之,吾恐造之者富,随之者贫也。”此 例中“造”与“随”相对。故“造意”即“倡意”,亦即“始意”,谓首先出主意者。 在法律术语中指“首谋”、“主谋”者,与“随从”相对。“造意”一词,出现甚早。 如:《汉书·孙宝传》:“鸿嘉中,广汉群盗起,选为益州刺史。广汉太守扈商者,大 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姊子,软弱不任职。宝到部,亲入山谷,谕告群盗,非本造意,渠率 皆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晋书·阎缵传》:“墓成,当葬,骏从弟模告武陵王澹 ,将表杀造意者。众咸惧,填冢而逃,缵独以家财成墓,葬骏而去。”《三国志·魏志 ·贾逵传》注引《魏略》:“太祖怒,收逵等。当送狱,取造意者,逵即言‘我造意’ ,遂走诣狱。”《梁书·吉翂传》:“高祖异之,敕廷尉卿蔡法度曰:“吉翂请 死赎父,义诚可嘉;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唐律疏 议》中之“造意”均为“首倡其意”之谓。而《宋语言词典》误释为:“造意:故意。 ”[4]

指斥

(1)注:谓谋危福稷。[疏]议曰:社为五土之神,稷为田正也,所以神地道,主司啬。 君为神主,食乃人天,主泰即神安,神宁即时稔。臣下将图逆节,而有无君之心,君位 若危,神将安恃。不敢指斥尊号,故托云“社稷”。《周礼》云:“左祖右社”,人君 所尊也。(卷一“名例”,p.7)

(2)六曰大不敬。(谓盗大祀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盗及伪造御宝;合和御药,误不 如本方及封题误;若造御膳,误犯食禁;御幸舟船,误不牢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及 对捍制使,而无人臣之礼。)[疏]议曰:……人主以天下为家,乘舆巡幸,不敢指斥尊 号,故托“乘舆”以言之。(卷一“名例”,p.10)

(3)若于东宫犯、失及宫卫有违,应坐者亦同减例。(本应十恶者,虽得减罪,仍从本 法。)[疏]议曰:于东宫犯者,谓指斥东宫及对捍皇太子令使,车马之属不调习、驾驭 之具不完牢,并阑入东宫宫殿门,宫臣宿卫冒名相代、兵仗远身、辄离职掌、别处宿之 类,谓之为“犯”。失者,谓合和皇太子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并守卫不觉阑入东宫 宫殿门,如此之类,谓之为“失”。犯之与失,得罪并减上台一等科断。(卷六“名例 ”,p.135)

(4)诸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斩;(言议政事乖失而涉乘舆者,上请。)非切害者,徒 二年。[疏]议曰:指斥,谓言议乘舆,原情及理,俱有切害者,斩。注云“言议政事乖 失而涉乘舆者,上请”,谓论国家法式,言议是非,而因涉乘舆者,与“指斥乘舆 ”情理稍异,故律不定刑名,临时上请。“非切害者,徒二年”,谓语虽指斥乘舆,而 情理非切害者,处徒二年。(卷十“职制”,p.207)

(5)诸知谋反及大逆者,密告随近官司,不告者,绞。知谋大逆、谋叛不告者,流二千 里。知指斥乘舆及妖言不告者,各减本罪五等。官司承告,不即掩捕,经半日者,各与 不告罪同;若事须经略,而违时限者,不坐。[疏]议曰:……若“知指斥乘舆”,谓情 理切害;及妖言者,谓妄说休咎之言:不告者“各减本罪五等”,本应死者,从死上减 五等,妖言惑不满众者,流上减五等,是名“各减五等”。(卷二十三“斗讼”,p.427 )

按:宋孙奭《律音义》:’指斥,音尺,谓指的斥渎而言也。”所谓“指的斥 渎”者,乃“明确指责亵渎”之义,纵观《唐律疏议》全书,凡出现“指斥”一词者凡 五处,似非全为此义。全书之“指斥”实有两义。其一为“明言”义,如例(1)、例(2) 之不敢明言君王尊号,故托名“社稷”“乘舆”,此“指斥”实为偏正关系,“指”为 “直接”“径直”之义,如《汉书·张汤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 ”《三国志·蜀志·夏侯渊传》注引《魏略》:“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 《宋书·薛安都传》:“小子庾淑之鞭我从弟,今指往刺杀之。”《晋书·五行志》: “黄头小儿欲作贼,阿公在城下指缚得。”“斥”为“点明”“明呼”之义。《诗·周 颂·雝》:“假哉皇考”郑玄笺:“皇考,斥文王也。”《旧唐书·后妃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稽诸前代,诏令所施,不斥言太后,以宫名为称。”而例(3 )(4)(5)中之“指斥”方为“指责”义(实为议论诽谤)。而此“指斥”乃同义复词。《 广雅·释言》:“指,斥也。”如《晋书·慕容皝载记》:“昔王章、刘向每上封 事,未尝不指斥王氏,故令二子或死或刑。谷永、张禹依违不对,故容身苟免,取讥于 世。”《南齐书·卞彬传》:“彬又目禽兽云:‘羊性淫而狠,猪性卑而率,鹅性顽而 傲,狗性险而出。’皆指斥贵势。”《隋书·儒林·何妥传》:“高祖下其议,朝臣多 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 书卢恺、侍郎薛道衡等皆坐得罪。”

收稿日期:2001-05-10

标签:;  ;  ;  ;  ;  ;  ;  ;  

“唐律”词语研究_唐律疏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