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需求量的日益加大,传统电力电缆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城市规划需求,为了有效保证配网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探究了配网电力电缆运行的有效管理模式。
关键词:配网;电力电缆;有效运行;管理模式
前言:
配电网是整体电网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电力运输的稳定性,对其运行的有效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配网电力电缆的运行现状
1.1空中电缆的大幅应用
架空线是过去在配网建设中常使用的电力输送方式,因为存在着多角度的缺陷,跟不上如今城市规划建设的前进步伐。但是通过电缆的电力输送方式就能够很好的解决架空线输送方式出现的问题,因而大量应用在了配电网建设中。电缆比架空线方式具有很多长处,比如,局限性小,自然环境对其影响非常小,占地面积减少了很多,有助于用电安全。尽管如此,电缆的运行仍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2容易出现故障
虽然这种空中电缆的大幅应用将会极为有效提高现阶段下的电力应用情况,但是因为现实情况中一些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影响,还是会产生不少故障。在对这些因素控制上,我们虽然不能控制自然天气状况等因素,但是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出相应保护措施,例如在面对一些雷雨天气情况下,需要对电缆外层采用绝缘体材料加以保护,同时保障这种外层拥有着防水能力,以免电力发生泄漏现象。同时在面对大风天气因素的影响中,也会产生电力电缆的断裂情况,使得对电力使用方面产生一定的破坏,这种天气因素将会对空中电缆产生不小影响,使电力正常运行发生故障。
1.3电力电缆施工安全存在问题
在配电网络供电系统中电缆不可或缺,同时,常常也是配电管理工作中不被重视与非常脆弱的部分。就目前配网的发展趋势而言,相关的电网设备都朝着更加小型化的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减小占地面积,一方面则是为了降低安装的难度,但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了,这就意味着,输送电流线路的载流量必须是不断随之增加的,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扩大电缆截面,这给电缆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旦出现电力电缆施工及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就会为往后电力电缆运行稳定性埋下安全隐患。
2、原始电力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电力损失严重
一切的能量传输过程都会产生一定能源消耗,电力传输过程也不例外,在原来电力管理模式中电力损耗上较为严重,一般性要达到标准电压的220V,则需要使用240V左右的电压进行传输。这种情况下将会对人们用电环境产生一定危险,对安全用电产生极大威胁,同时也会增大电力企业的运输成本,这就需要从管理方面对电力损失程度加以控制,改善电力损失严重现状。
2.2操作不方便
原来电力电缆管理方面经常会发生因保护措施不足所导致的检查人员触电受伤事情,同时因为原来所使用的运输电缆通常使用电线杆等设施进行电力传输,一旦发生电力故障,检查维护过程太过麻烦,在攀爬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原始电力电缆管理模式不会太过注重电力安全检测情况,将会对人们的电量使用方面带来一定影响,用电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安全事故,这种基础性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发展。
3、配网电力电缆运行有效管理模式
3.1 配网电力电缆运行故障原因
造成配网电力电缆运行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受潮以及绝缘老化的因素影响,电缆中间头以及终端头的密封工艺存在质量问题,就比较容易受潮进水,电力电缆的选型方面如果存在不当,就比较容易造成电缆长期受到负荷发热造成绝缘老化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电缆运行故障发生还由于过负荷运行因素的影响,在长时期过负荷的运行就会造成电缆出现发热的现象,特别是在气温相对比较高的季节,用电高峰期的时候电缆线路就常常会处在过负荷运行的状态,这也是比较容易发生线路故障的时候,绝缘薄弱的环节就会造成击穿的现象。
3.2加强电缆设备管理经验
因为电缆线路的全部数据已经在前期工作中整理好,所以对所管辖范围的电缆线路规格等情况都能够及时毫无差错的进行收支,能够达到100%的输入率。另外,通过完整的电缆缺陷管理制度和系统平台的结合,对电力电缆进行实时闭环管理。要通过单独的台账对10kV电缆设备定期进行巡查,做到电缆信息及时更新,充分掌握电力电缆的运行状态。健全对基础信息的建设和管理;对设备的巡视工作要以标准作业书的工作要求为依据进行强化;认真学习《电力法》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对施工现场采用更严密的监控手段,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使电力电缆得到防护。因此,对电力电缆要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基础台账;强化管理,提高巡视质量。
3.3按照标准对电力电缆施工
在对电缆进行施工过程中,问题产生主要因素在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合标准,此时就需要施工团体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性知识培养,在提升施工员工技术水平前提下,加强施工员工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员工保护措施,按照施工标准对电缆进行建设。达到电缆层完全包裹光纤材料,再利用外层绝缘材料将众多小电缆包裹一起,起到减少电力流失作用,同时减少在大风天气下众多细小电缆断裂的可能性,保障电力电缆达到所需要求。在这种工作状态中,将会提升电力电缆利用率,提高电缆施工质量,减轻高电压设施安全事故发生率。
3.4加强电力电缆安装管理力度
电力电缆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体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是实现电力电缆后期投入使用后维持运行安全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因此,在10kv配网电力电缆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电力电缆的安装管理及监督,如对电缆的直埋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检查其标志桩与实际路径是否保持一致、间距是否符合规定等;此外,亦要加强对电力电缆安装工人的专业技能培训,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以规范其各项安装操作行为,将影响电力电缆运行质量的安装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3.5加强电力电缆巡视工作开展
对于配网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质量控制,就要做好电缆的巡视工作,及时发现电力电缆的质量问题及时性的解决。电力电缆检查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将电力电缆路径巡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能及时更新检测的信息,发现电力电缆附近存在杂物就要及时性的清理,做好电缆线路的质量检测,避免存在破坏问题的发生。再有要对10kV配网电力电缆的保护区的检查工作按照要求履行,并要能够确定区域中电缆外漏的情况,对区域当中的地基下降等方面的问题加强重视。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特殊巡查的方式对因人为施工挖掘、地面塌陷、暴雨和山体滑坡等因素而暴露在外的电缆进行检查,并对电缆实施定期的预防性试验。电缆巡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电缆沟的巡查、对接线盒的巡查、对户内外电缆终端头的巡查和对直埋电缆的审查等,以及做好电力电缆的运行电流表电压表仪器的监测工作,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 。
3.6确保电缆保管及验收质量
要指定专门的人员对电力电缆的备用品进行统一保管。在物品的存放地选择上要求地面干燥,干净以及要便于存放和取用。有关设备的信息应按类别进行登记和存放。此外,要保管好电力电缆的施工数据以便于查询。电缆工程完成施工以后,要进行递交与接受工作,同时,要对电缆的运输以及电缆管的加工、敷设进行验收和检查。根据有关规定,将验收工作处理好,防止隐蔽工程施工不合适以及偷工减料等现象发生。为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避免发生故障,应根据有关情况制定整改策略。验收工作结束后,相关人员要将工程文件进行整理然后存档,以便于电缆的维修管理。
4、结语
总的来说,电力电缆有效利用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为了推进电力安全有效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有效管理模式必不可少。从而能够有效地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电缆线路输送电能的效率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钊.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导报,2016(17):45.
[2]王海霞.10kV 配网电力电缆故障检测自动定位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0):241.
论文作者:杨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电力电缆论文; 电缆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