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对比性研究论文_姚美艳 王新春

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科,湖南 湘潭421000

【摘 要】目的:观察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方法:随机抽取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每组 45例,比较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和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个月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奥氮平组阳性症状评分低于氨磺必利组,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其他奥氮平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P、DAI评分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虽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疗效相当,但氨磺必利利于阴性症状恢复,和奥氮平利于阳性症状恢复。

【关键词】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中,患者存在思维、行为及情感等多方面障碍,社会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给患者家庭带来承重负担[1]。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多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氨磺必利和奥氮平等。本文对两种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了探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具体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每组 45例。 A组年龄28-48岁,平均(38.13±3.11)岁;B组平均(38.67±3.31)岁,全部患者病程在两年以内,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氨磺必利组给予患者氨磺必利治疗,起始剂量为200mg/d,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最大给药量为1000mg/d;奥氮平组给予患者奥氮平治疗,起始剂量为5mg/d,2周后调整药量,最大剂量为20mg/d,两组均持续治疗5个月。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采用苯二氮卓类型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劳拉西泮片每次2毫克,每天一次。或是普萘洛尔每次20毫克,每天一次。动态监测血压指标、尿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与肝功能指标,采用心电图监测方式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比较,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检查指标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者占比之和[2];②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比较;③社会功能、依从性比较,前者使用PSP量表,后者使用DAI量表,分值越高提示结果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形式表示,计算以t检验为主;计数资料数据,以[n/(%)]形式表示,以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疗效比较[n(%)]

经治疗5个月后,两组评分均下降,且奥氮平组阳性症状评分低于氨磺必利组,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其他奥氮平组,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病症,目前尚未明确具体的发病机理,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思维障碍、知觉障碍、情感障碍与行为障碍,且精神活动不协调。目前在研究中可以发现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呈现多样性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患者无意识,且存在智力方面的障碍,如若不能准确的进行治疗将会导致病程延长。近年来,受到生活节奏与工作节奏等因素的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占有精神病住院患者的69%左右,无论属于初期发作还是复发,都以抗精神病的药物作为首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心理指导等,提升社会支持度,并促进全病程的合理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措施,其中常用药物包括奥氮平和氨磺必利等,效果较为理想,但治疗优势各不相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社会功能、依从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存在差异,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氨磺必利属于苯酰胺类型衍生物,作用机理较为独特,属于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品,具有D2的亲和力[2]。在低剂量使用药物期间,能够有效的对突触前D2受体进行选择,增加多巴胺传递,有效的改善阴性问题。在高剂量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形成突触后D2的阻断作用,并且形成多巴胺传递的有效抑制作用,促进阳性症状的改善,能够形成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过程中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的针对性治疗,尤其对阴性症状作用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奥氮平能够抑制多巴胺2传导,利于阳性症状恢复。两种药物均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锥外系反应性较轻,不会干扰患者认知功能,因此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且社会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两种药物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疗效相似,但氨磺必利利于阴性症状恢复,奥氮平利于阳性症状恢复。因此我们可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选药治疗,以期达到最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彪,迟正锁,陈贝,等. 氨磺必利 、奥氮平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记忆功能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5):14-17.

[2]兰智勇,胡伟明,张驰,等. 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比较[J]. 中国医师杂志,2018,24(2):216-219.

[3]张玖龙.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疗效[J].天津药学,2017,29(3):37-40

论文作者:姚美艳 王新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对比性研究论文_姚美艳 王新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