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论文_史天忠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论文_史天忠

(天津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150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危企业的不断涌现,重大危险源及重大事故隐患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火灾、爆炸、中毒等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也时有发生。事实表明,尽管这些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和危险程度不尽相同,它们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分类;安全管理;措施

一、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在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范围分为9类,分别是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其中,除了含有危险物质的单元或区域内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了明确之外,同时对具有一定能量但并不含有规定危险物质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如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也进行了明确,有效地弥补了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进行申报登记的不足。本文建议:

1.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危险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对于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根据固有能量载体的不同进行分类辨识和分级监管。

3.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按照危险化学品的存在方式或状态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区重大危险源和运输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般来讲,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者场所,或者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者场所。为了预防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为此,《安全生产法》规定,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重大危险源是变化的,应当对其定期进行检测,掌握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分析、辨识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等级划分,以确定管理的重点。危险等级一般为四级,即一级重大危险源(R≥200M)、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200M)、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100M)和四级重大危险源(R<50M),这里R是死亡半径。要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一级重大危险源最严重,要重点加强监控,四级重大危险源比较轻,也要做好监控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2.必须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调动有关方面的力量进行救援,以减少事故损失。

3.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一般来讲,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性的危险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或者储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所谓危险物质是指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者毒性特征,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的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界量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重大危险源可能是自然、物品、化学品或者是某台设备。因此,分析、辨识危险源应按照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这是防止事故的第一步。如何辨识重大危险源,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我们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重大危险源逐一登记建档,这是做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基础。

4.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一般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者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事故。重大危险源也是如此,而且造成的事故可能更大。正是由于这些特性,我们对待重大危险源,要与对待重大事故一样,在事故发生前制定应急预案,以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进行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制定,并定期检验和评估其有效程度,以便必要时进行修改。同时,要把有关应急救援知识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

三、措施

1.对危险性特别大,一旦发生事故灾害后果极为严重的重大工业灾害危险源,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其搬迁出城区。城市重大危险源控制应引起城市管理的政府官员的重视。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例如,英国等国较早地研究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系统,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还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若干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标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2.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与整改。①要加强技术控制,对有事故危险的设备、场所进行整改,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确保设备的本质安全;②制定紧急预案控制管理措施,以便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加以扑救,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③对重大危险源集中的企业、区域和网络系统建立实时、连续智能化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事故苗头;④建立城市重大危险源的诊断和预测技术,建立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效率和应急反应能力,为城市管理决策服务;⑤督促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等。

3.剖析系统,列出危害,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表格对应的项目内。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中存在的危害;由领导带领负责每季度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并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汇报;机电技术处、各机电部门负责对相应管理范围内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每年组织对高压电器、高压线路、重要设施、接地避雷装置电阻遥测,负责对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综机设备安全保护装置的监测,并提供数据;要注重通风设备的完善,发现危险急时整改。

总结

搞好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和管理,要立足于从超前防范、源头控制、主动预防入手,抓重点、抓基础、抓工作到位、抓制度落实、抓防控到岗。要有效控制事故,要从防止隐患条件和激发条件产生入手,强化监控和控制的管理,遏制事故发生,避免或减少企业员工生命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乔佳佳.我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J].科技展望,2017,04:283.

[2]黄运胜.危险源安全管理存在的分类及其对策[J].工业管理,2017,04:170.

[3]赵媛媛,姚敏.石油化工厂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J].中国技术,2011,(03)

论文作者:史天忠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论文_史天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