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科技革命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农业论文,科技革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改变了全球的面貌,并将在新世纪带给人类更大的福音,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将是21世纪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值此世纪之交,一场全球性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也拉开了序幕,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论述的提出,既是顺应了时代发展规律的需要,也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及农业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正确认识、分析中国新农业科技革命的理论背景、涵义及经济学依据,对充分发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创新作用,推动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背景
1.1 近代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 从世界近代科技发展史来看,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随着世界范围内新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使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在更高基础上呈现出融合统一的合流趋势,进入本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凯德洛夫提出将二者合二为一的观点,即现代科技革命。对于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背景,在学术界有二次说、三次说之争,但多数学者主张三次说。
近代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发展,是与工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发展相辅相成的。它也同样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以动力机械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为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是进入19世纪中叶,在李比希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达尔文的“植物杂交优势理论”及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植物遗传学理论”的推动下,发生的以高产良种和化学肥料应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使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作用。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育成玉米杂交种,50年代又育成杂交高粱,到70年代杂交水稻在我国获得重大突破,8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的大范围推广等,这是一次农业生产取得较大飞跃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兴起,并在我国得到广泛响应和迅猛发展的,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知识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标志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其影响之广大、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所不能比拟的。
1.2 我国新农业科技革命的特殊背景。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在我国还具有其特殊的背景。首先是粮食问题。进入90年代,世界粮食生产的徘徊和库存骤减以及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不足而发达国家因经济衰退需求又受抑制导致供给不足的现实,使粮食问题又日益成为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的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中国作为拥有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解放后,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1949 —1984年,粮食产量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产量由204公斤上升为397公斤。至此,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 基本解决了12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这是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然而,自1985—1994年,粮食产量增长出现低于人口增长的局面,人均产量下降为386公斤。 面对粮食生产的徘徊不前以及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需求增加等硬约束因素的存在,使本不轻松的中国粮食在下个世纪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次,随着1995年以来连续3 年的大丰收,使粮食危机暂时得以平息,农村又出现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致使长期短缺与近期过剩矛盾共存。第三,农民的增产不增收,收入减缓的问题仍日趋突出。面对挑战,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就预言:“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因此,推进新农业科技革命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科教兴农”战略的深化与发展,是实现我国粮食的基本自给和加快农业及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抉择。
2.理论涵义
2.1 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概念。新农业科技革命从理论涵义而言,包括农业科学革命和农业技术革命。科学革命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剑桥大学H·巴特菲尔德在《近代科学的起源》中加以使用, 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从而引起科学概念、科学研究模式及科学研究活动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是科学进化,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则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是相对于技术革新而言的,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技术不断的变化有两种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一般小的技术改进,叫做技术革新;而在技术上带有根本性的、有广泛影响的大的变化,叫做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新技术体系的确立。技术革命的历史,就是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更替的历史。
由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涵义可见,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涵义,应包含飞跃式的农业科学革命和根本性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是以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为先导,新型农业技术的发明创造所引起的农业技术体系的升级换代,进而引起农业技术上的根本质变,最终导致新的产业革命,形成新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可定义为,由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等“知识型”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加速应用,引起农业科技超越正常速度和规模的飞跃式发展过程。
2.2 新农业科技革命的特点。相对于以往的农业科技革命,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具有显著的特点:①拥有一批现代高新技术群作为原动力。这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在一批具有广泛科技、经济、社会效应的并且在不断发展创新的高新技术群体系的推动下发生的,并且这些高新技术群具有一般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高战略性、高创造性、高增值性和高渗透性等特性,它们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和对农业科技的全面渗透,是以往农业科技革命所无法比拟的。②促进生产行为的社会化。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彻底改变“小生产”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形式,农业生产活动日趋社会化、规模化,并对农村经济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深刻变化。③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社会人类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生存与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高创新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保障。④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的现代化。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在引起农业生产力诸要素及内在结构变革的同时,必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并使农民的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2.3 新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立足于中国农业、 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现状,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九五”及2010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应包括:保障未来人口的食物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城镇化和全面现代化。在这六项指标中,应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作为新农业科技革命的主体目标。
3.理论依据
3.1 新农业科技革命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依据。 分析科技革命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应首先提到约瑟夫·熊波得(J·A·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发展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并把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创新过程形象地称为“产业突变”,认为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实现“产业突变”的过程。另外,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在60年代以后也得到广泛的接受,他认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最主要的理论还是经济增长理论。科技革命应该是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的,可事实上,尽管经济增长理论最早见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并从哈罗德和多马开始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真正认识到并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是始于50年代末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和30年后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从增长理论的发展史看,随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除资本、劳动两个生产因素外的第三要素——技术进步的决定性作用。以对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界定的差异,可以将经济增长理论大体划为两类,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外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以索罗(R.Solow)和丹尼森(E.Denison)为代表人物;另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内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罗默(P.Romer)和卢卡斯(R.Lucas)为代表人物。外生技术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外在决定的、偶然的、无成本的资源。它是以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经济(隐含规模收益不变)和外生技术进步及其收益不变为理论假设,认为当外在的技术以固定比率增长时,经济将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增长,而当外生技术水平固定不变时,经济将趋于停滞,投资仅能补偿固定资产折旧和装备新工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内生化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进步是增长模型的内在因素,是“内生”的。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中如果说卢卡斯的贡献是将原来外生的技术进步因素转变为人力资本来研究,从而根据贝克尔的理论把人力资本再内生化,那么罗默等人的贡献在于直接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他们共同认为技术(知识)是经济系统的一个中心部分,技术整体的增长与资源(人力、物力)投入成正比,投资可以使技术更有价值,技术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当然后来的莫理斯·斯科特及柯日维(Louis Corriveau)又对新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改进, 但可以看出,无论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都离不开技术进步贡献这一主线。
3.2 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 农业科技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马克思在上世纪就曾论定:“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和促进作用,这是近代科学技术诞生即十八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的一个确凿的历史事实。进入十九世纪,科学技术以加速度向前推进和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二十世纪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的辐射和渗透程度愈来愈广泛和深入,仅仅停留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显然已不足以描述本世纪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社会生产力巨大飞跃的事实。于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高度评价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要素和结构的深度变革,并论述了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20世纪科技革命的杰出成就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辐射与全面渗透,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文化景观,可以预见新的科技革命尤其是农业科技革命定会在下世纪对食物安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并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4.理论发展
4.1 宏观层:新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理论分析证明,市场经济下发展农业,就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是“九五”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长期的目标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几年来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目前我国实现上述目标和有效解决农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积极发挥农业科技革命的技术创新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4.2 中观层:新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产品结构优化。 西方经济理论中,供需平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竞争)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最优化的前提。中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经过1995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丰收,使粮食危机的压力暂时得以缓解。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暴跌的现象。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产品结构已提到议事日程,实现用市场和精品战略共同构架中国农业发展的蓝图,必然要依靠农业科技革命的推动。
4.3 微观层:新农业科技革命与农户的理性化。 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的现代化。这对转轨时期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尤为重要,通过科技革命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并使农民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有助于小农的理性化,从而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依靠采用科技成果、加强科学管理来增加经济收益。
标签:科技革命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理论论文; 第一次工业革命论文; 科技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