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我国“金融航空母舰”的构想--关于建立我国电子货币银行的几点建议_金融论文

建设我国“金融航空母舰”的构想--关于建立我国电子货币银行的几点建议_金融论文

打造中国“金融航母”的构想——关于组建中国电子货币银行的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航母论文,中国电子论文,中国论文,货币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必将面临着强烈的冲击,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不说农业和民族工业弱小,机电、重化工、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资金、规模、管理等都没有优势,暂时仅有的市场优势经削减关税后在强势竞争面前也很难保住现有的市场份额,有的甚至不堪一击,一旦与外商交锋,其市场份额将被席卷一空,一些小作坊、小本商贩、小规模产业将遇到灭顶之灾,即使在国内号称“巨无霸”的产业、行业、品牌,如海尔、光通讯、银行业等也很难安度“入世关”。因此,要改变现状,不仅仅要改进技术,更重要打造一艘中国的“金融航母”。

“金融航母”就是在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应用现成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寻求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管理社会经济职能的新的实现形式,采用现代集成电路IC卡、数据加密解密、加压解压、网络通讯数据交换、网络数据库、指纹扫描及压缩、指纹自动识别等七大技术,集成为一个基于指纹自动识别身份的电子货币系统,作为国家信息化系统的主要业务应用内容,以此满足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等金融业务的需要,满足社会公共事务实名制管理的需要,借引实施电子身份证,又借电子身份证的实施普及电子货币,通过实名制金融业务的运行,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同时,把社会零散资金沉淀在银行,由“存款倍乘”规律形成庞大的金融资产,使金融业的实力成倍成倍的扩张,随着电子货币支付、结算、投资、经营、消费等业务的发展需要而组建的电子货币专业银行——中国电子货币银行。

一、“金融航母”的建筑具有政策可能性。国家为了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行身份证制度、金融资产实名制、金卡工程货币电子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信用体系社会化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需要有效的具体的实现形式才能保证顺利实施。用指纹自动识别等七大现代高新技术打造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航母”,是以上国策的最有效、最可靠的实现形式,唯有如此,才能使电子货币的普及、流通成为可能,使国民经济信息化、信用体系社会化成为可能。反过来,有了技术手段作为实现形式,可以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使之形成气候、环境、秩序,防止流于形式。

二、“金融航母”的建造具有技术可行性。具有指纹自动识别身份的电子货币与传统电子货币和传统身份证相比最重要的特征是科技含量高,是现代高新技术集成的产物。前述七大技术都是成熟的、现成的,但在实际中往往是单独、个别、零星的应用,功效十分有限,如同拼图艺术的“一角”,难见全貌,如同单味中草药,难治大病。只有把多项技术组合起来、综合配套地运用,才能见到奇妙功效,才能打造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航母”。因为各项技术既独立又统一,既不同又有联系,所以可以组合运用,成为“金融航母”的基本技术。

三、“金融航母”是现有的金融设施和社会管理设施的集成。建造“金融航母”并非制造大量的软硬件,而是大量利用现有的软硬件。可用的金融设施包括网点机构、网格机具、通讯机等硬件和金融体制、业务模式、运行机制、规则惯例等软件。要做的只是用一个协议在技术上把各银行网点的电子货币业务联系起来,传统业务照常经营而且全面升级。容易想到,各银行实际上是电子货币银行的持股者即股东,持股量大小决定收益权和经营决策权,有现在的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武汉商业银行等作为篮本。可用的社会管理设施包括公安、金融、工商、税务、劳动、社保等部门构成的完整统一的行政体系。这些社会管理部门由于宪法、组织法等法律赋予了相应的行政职能,基本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要做的工作是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积极支持并参与金融业的改革,为开发电子货币市场业务提供通道。具体操作是借助电子货币开发指纹自动识别的电子货币身份证,构建实名制公共平台,作为全社会实名制管理的基础,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具体地说,首先在金融、公安、工商、税务、公用、社保等部门运行电子货币系统,如办证、收费、征税、罚没等全部电子化,为电子货币提供市场业务,使电子货币形成规模、气候、最终普及、流通起来。

标签:;  ;  

建设我国“金融航空母舰”的构想--关于建立我国电子货币银行的几点建议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