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施工逐渐朝着高层建筑物方向发展,能实现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建筑行业持续发展。高层建筑相对来讲对施工技术有更高要求,需要在各类施工技术合理运用下,保证建筑物稳定性较高,能抵抗自然天气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本文加大了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建筑工程质量提高为主,并针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保证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上得到较好应用,从而保障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
1.1混凝土裂缝防范及控制
在施工中,一是要检查水泥、石子及外加剂等原料质量,选用和混凝土使用功能匹配的原材料,为混凝土施工质量加以保障;二是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基础上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三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合理组织施工,分段、分层浇筑,合理留置施工缝或后浇带,加强振捣并适时进行二次振捣,必要时采取内部降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使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均在20℃以内;四是加强模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因外力作用造成的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发生;五是加强养护,浇筑完成后适时加以覆盖保温、保湿养护,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出现收缩裂缝。当出现自然危害或者材料问题时,还要对配合比进行及时调整。
1.2混凝土强度控制
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我国对混凝土强度做出了严格规定,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控制,使得混凝土施工满足建筑物性能要求。在实际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及时予以进场质量检测,需要将制成的样品交给检测部门进行级别鉴定,当确定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时可批量生产。总的来说,混凝土强度控制是保障整个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要针对已有的标准规定,合理选用混凝土拌和原料,使其能很好应用在混凝土施工中。
1.3施工控制
在施工控制方面,需要针对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采取具体的控制手段,采取过程性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操作合理化。如混凝土材料制备时,不仅要科学设计各类材料占比,还要做好材料检验工作,在这一基础上,可确保混凝土强度,确保混凝土材料适应于实际施工操作中。配合比设计不能根据施工人员自身经验来控制,要根据相关标准确定设计方案。考虑到混凝土拌和过程中会受到水分因素的影响,在拌和前要进行含水量检测操作,这种做法能更好控制混凝土原料配合比。另外,要做到加料量和搅拌时间的合理控制,每次加料前应进行称重,避免凭借经验来控制加料量。在上述操作规范实施下,才能做到对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控制,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强度,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可靠性。另外,在养护措施选择上,施工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混凝土养护意识,加大对材料质量的控制。
2.建筑钢结构施工及钢筋施工质量的影响
2.1螺栓预埋与检查验收
钢结构施工技术选用合理与否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在螺栓预埋环节,通常选用埋入式柱脚螺栓,在完成这一步骤后,可确定平面标高。在实际进行螺栓预埋时,关键在于平面基础轴线以及标高的确定,要求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螺栓预埋操作能为后续建筑施工的开展奠定基础。实际完成上述施工操作后,需要进入现场检查,检查施工实际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为后续施工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吊装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钢柱吊装环节,首先安装整个框架梁柱,之后安装楼板结构,遵循先主梁后次梁的安装原则,逐步完成钢结构施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首次吊装钢柱时,要求在预埋螺栓上设置保护层,避免吊装过程中造成螺栓损坏。调整钢柱位置时,应先确定好平面标高,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安装位置。另外,不同钢柱之间连接时要采用高强度螺栓,在位置调整完成后利用螺栓紧固。在钢梁吊装环节,在准备工作阶段需要检查牛腿处标高,确定安装位置。主梁安装前,需要借助扶手杆与扶手绳的作用,将主梁逐渐移动到设计位置,吊装完成后,将绳子和钢柱连接起来,用来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最后,进行钢结构焊接时,主要按照节点对称和结构对称的焊接方式来操作,实际焊接时,要认真清理和检查各层焊道情况,及时处理焊道表面缺陷,以便保障施工质量。例如,大部分施工单位在钢结构焊接环节,都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逐步完成焊接施工,根据梁柱安装情况确定焊接顺序,在完成顶层梁节点焊接后,依次进行底部梁节点和中间部分梁节点的焊接。
2.3钢筋施工方法
进行柱钢筋绑扎施工时,采取套柱箍筋、钢筋接长、设定箍筋间距线、拉筋、焊定位筋、设置垫块等工艺流程。为了保证钢筋位移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常在各施工层楼板平面标高上10cm设定卡位钢筋。同时要想确保柱截面尺寸符合设计需求,还应焊接定位筋。为了加大对墙截面尺寸、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还需要在每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增设水平定位筋,钢筋定位架按照墙截面尺寸自制专用。
3.建筑模板施工技术质量的影响
3.1模板检查及验收
模板检查及验收是保证模板安装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要求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和指导书内容进行施工技术分析,选用可行性高的施工技术,同时在安装完成后要进行施工质量检查。检查达标后,施工人员整理有关资料,之后质检员根据资料信息进一步实施专职检验,确定工程质量达标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3.2模板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模板安装时,要采取适当的模板安装技术。钢筋保护层要绑在钢筋外面,并且铁件中间要设置止水环,确保安装位置准确;为了保证安装效果,要求安装接缝密实,整个安装模板有较高稳定性;对于上部模板来讲,关键在于各构件尺寸适宜和安装位置明确,按照设计图纸规范开展施工操作,以便保证结构刚度和强度符合既定标准。具体来说,模板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需要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模板安装,做到模板接缝严密。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的施工技术是促进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想生产出优质的工程,就必须严格控制好施工中的各个细节,按照规程和规范施工,加强各方面的安全保障,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简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91.
[2]刘军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的策略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9):132-133.
[3]罗全果.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84+186.
论文作者:袁家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钢筋论文; 螺栓论文; 强度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