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玲玲[1]2001年在《小城镇建设中文物古迹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文物古迹与历史环境保护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我国小城镇数量众多,小城镇文物古迹保护是全国历史文物保护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基础部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小城镇的文物古迹尤为重要。 本文总结了人类对文物古迹保护认识的历程,阐述了文物古迹的内涵,分析了文物古迹在小城镇中的分布情况与价值,文物古迹的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综合体现与小城镇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界定了小城镇的概念和保护的内涵,分析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趋势和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并从文物古迹与历史环境保护现状,深入剖析了传统小城镇的类型和小城镇建设中文物古迹保护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应以持续发展观念、有机更新观念、历史环境观、空间艺术网络观、公众参与的管理观指导小城镇建设中文物古迹保护工作;针对小城镇特点,结合小城镇保护实例,分别从文物古迹点、历史地段、城镇整体与民俗文化四方面,提出小城镇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保护的内容与方法;并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对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各个阶段的保护工作内容进行论述。
吕石[2]2017年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农安辽塔周边地段改造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小城镇开始利用当地的历史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发展旅游业。本文希望通过对吉林省农安辽塔周边这一特定地段的研究,从中探讨如何在保护利用历史文物古迹的情况下对其周边地段进行改造更新以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何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与历史文物古迹及旧有建筑保护更新之间的矛盾问题,以期对相关地段及其它地区的旅游开发和改造更新工作从规划设计到建筑改造提供建设与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通过对本文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对象与相关概念的介绍,并综合分析国内外对于文物古迹周边地段保护和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确定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章,小城镇文化旅游相关基础研究。研究我国影响小城镇旅游发展的几种模式,分析文化旅游的特征和文化旅游开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从国内外经典案例中总结经验。第叁章,农安辽塔周边地段现状问题分析与改造更新设计方法。此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详细对农安辽塔周边地段的的建筑风貌、街道空间形态、交通体系、配套设施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目前阻碍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造更新的设计范围和原则,最后提出改造更新设计的具体方法。第四章,农安辽塔周边地段改造更新设计方案。根据前文总结的设计方法,提出具体的改造更新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目标、城市空间控制、城市控制意向和建筑实体的设计。
邓韶华[3]2009年在《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整合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非常重视,以保护、开发为研究方向作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分布于广大村镇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关注不足。在我国特殊的城乡建设进程中,村镇受到历史文物古迹的影响,呈现出与其它村镇不同的发展特征和现象。如何在村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文物古迹的历史性保护,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不小的难度,急需研究、制定相应措施。村镇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应同村镇的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要重视保护规划与相关规划对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指导作用,切实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做到“保护优先”,为村镇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村镇发展相关规划也要从文物古迹保护与村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规划的衔接与融合,做到“规划先行”,保证保护与开发的正确方向。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着重从村镇规划建设、村镇景观环境设计、村镇旅游资源发展等几个方面对村镇文物古迹保护及其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深入阐述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整合的内容,寻求村镇整合发展的道路。本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引言,提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本体研究部分,阐述文物古迹概念,通过分析文物古迹的属性,总结村镇文物古迹特征,明确村镇文物古迹分类。第叁章主体研究部分,分析村镇文物古迹保护内涵,结合村镇文物古迹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基本理念,解析保护原则。第四章主体研究部分,理解保护规划的作用,结合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特点、层次及存在的问题,寻求保护规划编制的原则、要点与方法。第五章主体研究部分,分析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整合的必要性,阐述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整合的内容,提出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整合的保障措施。第六章案例研究部分,在介绍河北顺平县王氏庄园概况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内容对王氏庄园保护与开发整合进行详细分析。第七章结语,对文章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曾小敏[4]2015年在《小城镇建设中文物古迹的保护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城镇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建筑文明的一个阶段。我国小城镇数量多如繁星,许多小城镇都保留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古建筑风貌。这些保留下来的,有着明显的历史特征的小镇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体现,对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全国各地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大量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民居正面临着被毁的危险。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保护小城镇文物古迹不被破坏,保护古镇的历史延续性和研究性,协调建设和保护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王宁[5]2012年在《山西地域特色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探析》文中提出“为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①,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越发的明显,加之全球化现象的加剧,使得小城镇面貌趋向于同质,小城镇景观风貌特色出现危机。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笔者在参考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山西地域特色小城镇的现状,以山西洪洞广胜寺为例,对其景观风貌的特色以及规划思路有一个总体把握,进而制定关于广胜寺镇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案,为之后进行的小城镇景观风貌建设提供合理的依据和指导。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是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景观风貌规划的研究现状,探讨小城镇景观风貌的基本内涵,最终制定本次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提出了笔者对景观风貌规划概念的理解,并对现有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理论以及相关学科及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的经验,归纳总结,提出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以及内容体系。第叁章挑选山西省由北到南云冈镇、静升镇、广胜寺镇叁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在共同资源潜质的前提下广胜寺镇却发展稍显滞后,选取广胜寺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广胜寺镇自然及人文景观风貌进行基础调研、现状解读,评析其良好的景观风貌潜质以及现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以归纳的研究方法为依托,以第叁章对广胜寺镇景观风貌的现状资源评价为基础,以存在问题为导向,探讨广胜寺镇景观风貌构建的策略。第五章以“点、线、面”叁个层面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广胜寺镇景观风貌规划方案。第六章结论。在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隋启明[6]2011年在《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村落本身不完全等同于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它代表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文化、建筑技术发展水平,具有一定文物属性。又由于其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以一定自然、人文环境为依托的历史建筑群,具有古代的建筑形态特征和现代居住聚落的功能属性。对其整体的保护普遍采取冻结式的保存或开发利用,其保护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些都是近年来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领域中广受关注的理论与实践热点。历次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评选中广府历史文化村落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广府历史文化村落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是被充分认可的,然而通过对以评选为历史文化名村的数个村落的调研与分析,结果却并不乐观,如村落中的建筑空置、破损现象严重,而相关的保护措施却无法落实等。究其原因涉及社会制度、经济、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本研究首先对广府村落中建筑进行价值评价,根据评价得分将历史建筑划分为文物性历史建筑和风貌性历史建筑两类,然后分别以两者为典型提出技术层面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维护方面的初步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村落中的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了可供参照的范本。
余慧[7]2012年在《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叁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叁、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张智博[8]2017年在《保用结合思想下的秦岭北麓沿山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探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沿山城镇在本文中指的是位于西安市辖区内,镇域范围涵盖了秦岭北麓部分区域以及山前平原区的建制镇。依托背靠秦岭的地理优势,北麓的沿山城镇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同时在25°坡脚线一带还分布了不少历史悠久的人文遗迹。因此,秦岭北麓沿山城镇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契机。然而,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好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也是在沿山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秦岭北麓沿山城镇资源保护和城镇建设两个诉求出发,以协调“保护”和“发展”的空间矛盾为目的,以楼观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楼观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途径以及城镇建设发展导向的研究,指认了楼观镇资源保护和城镇建设发展的矛盾区域,并对区域内产生矛盾的要素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协调资源保护和城镇建设的空间发展模式。本文的写作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区域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了研究目标。第二章概述了秦岭北麓沿山城镇和楼观镇的概况,对楼观镇在沿山城镇中代表性做出了说明,并指出了楼观镇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成因。第叁章对楼观镇的资源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具体的资源保护的对象并指出浅山区是自然资源保护和文化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提出了资源保护的思路和理念,在镇域和浅山区层面构建了资源保护的空间格局。第四章提出了楼观镇的发展定位,对影响城镇建设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产业发展和人居建设理念和导向,在镇域层面构建了产业和人居的建设发展空间,在浅山区层面提出了以发展为导向的空间布局。第五章对资源保护利用和城镇建设发展的矛盾区域进行了指认,提出了矛盾要素和解决对策,提出了协调资源保护利用和城镇建设发展的空间模式。第六章为文章的结论章节。研究的创新点有:(1)通过对楼观镇的研究指出了浅山区是沿山城镇资源保护与城镇建设矛盾存在的关键区域;(2)针对浅山区的矛盾要素,提出了协调矛盾的“绿廊贯通,核心资源组团带动,圈层式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
李和平[9]2004年在《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庆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重庆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重庆直辖市的设立、叁峡工程建设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带来了重庆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重庆历史文化环境面临着迅速破坏的威胁。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科学、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重庆人居环境建设中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本文运用当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类型学、形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构成类型、文化特征及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从保护规划设计和保护制度两个方面探讨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2章、3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系统归纳和分析。深入分析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产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背景,系统归纳了现存历史建成环境的类型、分布及其文化特征,全面阐释了它们所蕴涵的多元价值。 第二部分(4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分析。回顾了1950年代以来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造成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破坏的特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当前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危机。 第叁部分(5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根据重庆历史建成环境的文化特征、保存状况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探讨了整体性保护方法、特色维护方法以及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大量保护实践分析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论证。 第四部分(6章),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制度研究。分析了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其薄弱环节,探讨了在现行行政体制和法律体系框架下改革保护制度的几点思路,提出完善地方立法、引入登录制度、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强化保护管理是当前保护制度建设的重点。
陈水兵[10]2016年在《景观都市主义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同时城镇化步入转型期,多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工作陷入新的一轮困境之中,如何走出经济增长乏力困境,在快速城镇化和后工业化过程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巷格局和景观风貌,深挖文化,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展示和利用,协调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名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范围、主要涉及的理论与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研究框架、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内容,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法律和现实依据。本文在第二章和第叁章中分别介绍了我国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历程及其特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国内外实践,同时从理论和实践层次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为后续的理论结合研究做足准备工作。其中,在我国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历程及其特点的剖析部分,地域空间和时间跨度都是前无古人的,故只能选取典型的古城保护与更新规划案例做出详细的分析,通过探索时期(1982年—1985年)、成形时期(1986年—1993年)、发展时期(1994年—1997年)、深化阶段(1998年—2007年)、完善阶段(2008年——2015年)五个阶段性的规划成果总结得出我国未来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仍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公众、个人、开发商叁者利益之间的关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与古城风貌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旅游业与文化遗产保护间的关系;地上与地下工程间的关系;历史与现在的关系;政府引导与群众支持间的关系。另外也发展名城保护与更新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性、严肃性、社会性、现实性、学科综合性、创新性、渐进性等特征。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及其实践部分,由于西方国家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时间较早,所以同时引用国内外的实践案例,在对照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的同时探讨国外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和借鉴细节问题。本文第四章作为过渡章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和我国古城保护与更新理论的结合研究做出了大胆的推断,并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作为手段探讨其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可能性,得出了景观都市主义可以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网络和时空生态性来优化场地,恢复活力,改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升古城街区内居民生活环境和品质,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改善环境、激发古城活力的目的,而环境的改善、活力的增加会对古城旅游业以及其他的文化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就为古城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支持;景观都市主义强调的水平生长性保证了用地的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为城镇化转型期的古城更新提供了多种可能,另外景观都市主义中多学科综合原则能够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多方面分析总结,从而较好地厘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然后通过规划设计和其他相关补偿措施综合平衡个人、社会、开发商和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关于古城特色和文化的延续,景观都市主义对古城文化性的关注以及想象力与创造性能全面地分析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古城未来的多种可能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提出彰显古城特色和文化气质的构想,将构想物化为建筑街巷景观空间或是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这种轻松的方式代替教科书式的灌输,达到潜移默化地传递和弘扬历史文化气息的作用。本文第五章作为将景观都市主义与古城保护与更新结合研究的理论应用于荆州古城环城景观规划实践的重要章节,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介绍了荆州古城的景观、用地现状,然后结合相关规划对古城的要求提出古城的定位,确定规划原则。然后从古城五线旅游线、叁线水系宏观层次,街巷格局、公共空间中观层次,建筑空间、桥梁、植被、雨水系统微观层次分析了景观都市主义在荆州古城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策略,通过理论应用于实践总结出将景观基础设施网络与以人为本结合、将水平生长性与有机更新结合、将时空生态性与多功能性结合、将文化性与地域性结合、将多学科综合性与公平性结合的古城保护与更新设计新原则。本文第六章作为结论与展望章节,在总结了景观都市主义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景观基础设施网络与以人为本结合、水平生长性与有机更新结合、时空生态性与多功能性结合、将文化性与地域性结合、多学科综合性与公平性结合的原则后,提出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和时间不足的缺陷,也指出了本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研究与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层面的结合性研究以及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在不同类型和规模城市中的适应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小城镇建设中文物古迹保护研究[D]. 梁玲玲. 河北农业大学. 2001
[2]. 旅游开发背景下农安辽塔周边地段改造更新研究[D]. 吕石. 吉林建筑大学. 2017
[3]. 村镇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整合研究[D]. 邓韶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09
[4]. 小城镇建设中文物古迹的保护策略分析[J]. 曾小敏. 科学中国人. 2015
[5]. 山西地域特色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探析[D]. 王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12
[6]. 广府历史文化村落典型建筑保护方法研究[D]. 隋启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7]. 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 余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8]. 保用结合思想下的秦岭北麓沿山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探究[D]. 张智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9]. 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 李和平. 重庆大学. 2004
[10]. 景观都市主义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研究[D]. 陈水兵. 长江大学. 2016
标签:考古论文; 小城镇论文; 建筑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重庆文化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地震成因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