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牙周病;口腔卫生
牙周病属于牙周组织疾病,具有破坏性、感染性,是非特异性口腔疾病。在临床上则有出血、疼痛、牙齿松动和位移,以及牙龈红肿问题【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给予患者较为稳定、有效的治疗,但是患者依然受到疼痛等因素而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病情的康复,甚至形成恶心循环。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牙周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牙周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采用随机法对114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其中,男性66例,女性48例,患者年龄在22-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3.5)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登记一般资料,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做好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告知,并嘱咐患者做好口腔清洁管理,在饮食、日常生活上注重口腔卫生;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首先,则是健康知识宣讲,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如病情发生的原因、症状、危害,以及如果防控治疗,防止复发,如何做到对自己牙齿健康的保护,与此同时,提醒家人做好口腔管理。在口腔卫生上要具有自我保健意识,并能够坚持行动。在心理疏导中,要克服、焦虑、恐慌,并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了解其主观意愿,提升信任度,满足其多样化需求,增加治疗的安全性、舒适感和依从性。在手术前讲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帮助患者适应手术环境,对存在口臭、牙齿不齐而有自卑心理的患者,要端正态度,给予理解,尊重,增强自信。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焦虑情绪(SAS)对比,除此之外,针对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患者进行更深入、更专业的心理问题分析和疏导。最后,调查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对牙周病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本次实验中,针对SAS焦虑量表、MDAS评分中采用计量统计,在满意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控制更好,在SAS焦虑量表评分上为(27.4±2.8)分,对照组为(33.4±2.3)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MDAS评分中,观察组为(9.8±1.6)分,优于对照组的(10.7±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两组情绪量表的报告均说明了观察组的护理方案能够发挥效果,达成预期目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DAS评分结果对比分析(x±s,分)
最后,我们调查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满意度,其中,观察组为94.7%(54/57),对照组则为87.7%(5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牙周病属于常见疾病,也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有牙龈出血、口臭,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则会导致咀嚼功能受损【2】。而牙科患者多有焦虑,即在治疗期间,由于恐惧疼痛、医疗器械的冰冷感、经济条件紧张、生活质量等多因素问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由此,在牙周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心理管理具有必须性,能够以患者的需求为核心,应用现代护理医学理念和模式,尽可能的了解患者情绪,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与患者交谈,与家属沟通,做好手术工作的安排与康复工作的指导。除此之外,在饮食、口腔卫生保持、正确刷牙方式等方面都要给予相关建议,帮助患者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3】。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才能进一步调动患者自我改变的意识,具有护理依从性,加强自我口腔卫生管理。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牙周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心理状况调节,在积极的心态中面对治疗,缓解病痛,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岩.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9(03):83-84.
[2]梁顺怡,于淼. 心理护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1):90-92.
[3]娄新华,陈春生,黄强,虞景亮. 心理护理在口腔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2018,4(28):92-94.
论文作者:王爽,刘建芳,谢素芬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