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实现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食论文,基地建设论文,目标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粮食问题,不仅是国内经济建设的一大基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登上几大台阶,目前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达到4500亿公斤以上,1996年粮食总产量超过4800亿公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占有量也从1949年的20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实践证明,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稳定提高国内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有效供给水平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关键。而建设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则是我国政府为稳定提高粮食有效供给能力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性举措。自1983年始,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投资,并与效益挂购,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粮区进行建设,目标总投资41.25亿元,共建了商品粮基地县663个,在全国形成了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布局,对于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条件下怎样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据统计,全国已建成的508个商品粮基地县,1984年粮食播种面积6.29亿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38%,产粮2099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6.6%,提供商品粮809.8亿公斤,占全国的60%,粮食平均亩产和商品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实现2000年的粮食增产目标,进一步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集中力量,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总结10多年来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较深入地分析了基地县粮食生产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
商品粮基地建设始终以提高商品粮供给为中心,重点支持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和调入地区的产粮大县,投资重点用于建设与粮食生产直接有关、增产最为显著、最为急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极大改善了基地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商品粮基地已发展成为保障我国商品粮源供应的骨干力量。总结商品粮基地县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实现地方经济一时发展,二者之间要建立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种基础地位和作用,无论在国民经济中,还是在农村经济中,抑或是在包括城市经济在内的区域经济中也是这样。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的辽河三角洲经济开发。目前,三角洲的大洼、盘山、营口等商品粮基地县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省已从80年代初每年净调入粮食100—200万吨,变为目前供求总量平衡略有结余。取得上述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城市大工业的优势支持、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辽河油田的建设为开发辽河三角洲粮食生产提供了必要的道路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和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料,而通过建设商品粮基地县,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供应又为油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产品,这个地区粮食生产的开发与油田建设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得益的发展机制。实际上,这一点同样也表现在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中。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大工业主要是通过支持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来实现与粮食生产的有效对接。没有乡镇企业,长江三角洲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大的成就,但是离开了城市大工业,长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大的规模。
二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正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与发展非粮农业生产及非农产业的关系,使粮食生产与农村多种经营及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如江苏省既是全国经济强省,也是全国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粮食生产连上新台阶,由200多亿公斤增加到300多亿公斤,粮食人均占有量1995年为478.5公斤,居全国第4位,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略有节余。多年来江苏始终将稳定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置于经济工作的首位,十分重视商品粮基地建设。“六五”以来,与国家联合建设了37个商品粮基地县,这些县1994年粮食播种面积5090万亩,占全省59%,产粮1895万吨,占全省的62%,成为保证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保持非农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怎样使基地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江苏的主要经验是:长期树立粮丰民富奔小康的指导思想,坚持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在基地建设中,坚持多方筹资,通过建立“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机制,努力增加地方配套资金投入,走全社会共建农业的道路,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条件,提高粮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基地建设突出科技含量,强化服务体系,坚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充分发挥双层经营体制的优越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经济实力,增加农业投入,稳定粮食生产。与此同时,他们还注重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在农业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等环节保持各项行之有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而对发展农业、稳定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是在发展粮食经济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与粮食加工转化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粮食商品化、生产产业化是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方向,而我国许多商品粮基地县是名符其实的“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究其原因,与粮食再生产过程和整个农村经济再生产过程都只是原粮的生产,粮食生产与养殖业和加工业之间没有形成一种广泛的有机联系,粮食无法通过加工转化实现效益增值不无关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纷纷开始将粮食产业链从原粮生产向加工转化方向延伸,在商品粮基地建设中,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粮食生产效益在一体化经营中实现不断增值,从而提高粮农生产积极性,实现粮食的稳产增产,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如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的吉林省德惠市,该市与泰国正大集团1989年合资创立德大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粮食资源进行肉鸡生产加工,1992年整个项目进入全面生产经营,项目投产当年就加工肉鸡21657万吨,加工饲料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510万元,出口创汇106万美元。以德大公司为龙头的肉鸡“一条龙”项目的成功运作,使全市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1993年初就形成了被当地领导和群众称之为“龙型经济”的模式。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
四是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正确处理外延开发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尽快建立粮食生产的科技进步机制。一方面,我国农业资源稀缺,粮食生产受着越来越强烈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仍在沿续,抗灾防灾能力弱,品种老化,单位面积产量低,实现增产难度大。在基地建设中,各地注重强化科技投入,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保证,因而所有基地县都基本建成了农业技术推广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大部分建立了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新建和改造了部分区乡农技站、供种站。由于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因而壮大了农技队伍,提高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步伐,基地县农业新科技入户率、良种覆盖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均高于非基地县。据对基地建设总投资41.25亿元分项统计,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良种繁育投资约占总投资的45%,508个建成的基地县新建了450个农技推广中心和5500个乡镇农技综合推广服务站,建设种子基地1500万亩,推广农业新技术面积9亿多亩,配方施肥面积4亿多亩,培训农技人员5000多万人次,推广良种面积7亿多亩,形成了良种生产、技术培训、农技推广网络,大大提高了农民素质和科学种田的水平,为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如辽宁省在基地县建设中有三条经验值得重视:一是抓住种子改良不放;二是抓住农业机械不放;三是抓住植保不放。归结到一点就是抓农业科技进步不放。可见,商品粮基地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科技进步走在了全国前面,这为我国粮食生产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二、商品粮基地在发展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商品粮基地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当前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里暂撇开耕地不足,投入不足,种粮比较利益低,农资量少质次价高,农民负担重等我国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仅从保护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角度出发,站在尽快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来观察,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一)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需要进一步突破。长期以来,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相当繁重的商品粮收购任务,为保障国家掌握充足的商品粮粮源,稳定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据对全国718个粮食商品量在5万吨以上的商品粮生产大县1993年的统计,这些县合计收购原粮8173.3万吨,占全国原粮收购总量的74%,农业人口人均交售187公斤,比全国平均多64公斤。其中,按粮食定购实际完成指标排序的前10名大县,均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县向国家提供定购粮均在15万吨以上。由于粮食定购任务重,粮食生产比重大,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国家投资建设商品粮基地,其目的不仅在于实现粮食的稳产增产,更主要的是要促进商品粮基地的经济发展,尽快改变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推动基地县农民生活早日实现小康。发展经济学理论早就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方面内容,没有结构变革的经济增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也不能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中西部地区有不少商品粮基地的农村经济活动还只表现为单一的粮食生产,农民收入来源也只有唯一的售粮收入。而令人忧虑的是,这些地方的领导和群众安于这种状况,不思改观,因而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均衡之中。这是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没有突破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在逐渐减少,但是目前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为普遍的是,对调整“单打一”的农村产业结构地方领导和群众有着很强的愿望,但要发展非粮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却苦于找不到项目,筹措不到资金;即使找到项目,落实了资金,又经营不好项目,一些项目的建成投产,非但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反而成了“包袱”。缺项目、缺资源、缺资金、缺人才,似乎成了这些地方调整产业结构难以逾越的发展障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始终迈不出具有变革性意义的步伐,因而新经济增长点无法生成,一些商品粮基地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在商品粮基地建设上,对于如何在保证粮食生产稳产高产基础上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索。
(二)在提高农民收入措施上需要进一步突破。经济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和源泉,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没有突破,必然在农民增收措施上也没有突破。现在许多基地县的政府在引导农民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尽快增加收入方面,还缺乏明确有效的思路和办法,大部分农民还处于一种“温饱有余、致富无门”的低水平状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东北粮食主产区种植一亩粮食的纯收入在150元左右,一个3口人、两个主要劳动力的农户经营20亩耕地,一年总收入为3000元,人均收入也只有1000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
(三)在粮食生产经营方式上需要进一步突破。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我国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单产和总产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世界上一些粮食生产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水平仍比较低,主要表现在:播种面积虽较大,但单产(土地产出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资料,1993年,我国谷物收获面积居世界的第2位,但是单产居世界第7位。据对327个商品粮基地县统计,1993年粮食平均单产为每公顷4866公斤,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欧洲一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法国平均单产为6531公斤,高于我国1600多公斤。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真正普遍地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集约化生产的道路。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估计,目前我国除育种理论和育种技术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外,在作物种质资源、作物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研究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至少落后世界先进水平10年以上,在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方面要落后世界先进水平20年以上,有的甚至在40年以上。
(四)在基地建设思路上没有突破。从1983年以来,全国先后分8批选建了663个商品粮基地县,目前已建成508个县。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规定,“九五”期间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要增加到900个左右,并且要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片增产潜力大、商品率高的地区,集中投资建设大型粮食生产基地。由于可见,国家粮食基地建设任务还相当重大。但是,如何进一步继续发挥基地县建设在今后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有关部门及各地还缺乏明确有效的思路,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老基地县的建设费用越来越高,粮食增产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在粮食生产要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继续对这些老基地进行大量投入,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相悖的,也是得不偿失、难以行得通的。如吉林松原市提出增产玉米10亿公斤,改造中低产田400万亩,每亩投资600元,需增加投入24亿元,即每投入1.2元增产1斤粮食。如此高的投资成本,要实现粮食增产目标谈何容易?二是不少新建的基地县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地方领导和农民群众受种粮比较利益低因素的影响,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不高,主要靠国家投资改善生产条件,这对粮食生产的发展极为不利。
(五)在粮食产后加工转化及后续环节建设上需要进一步突破。粮食不仅是一种产品,这种产品也不仅是原粮,而是一种产业,有着一系列加工转化的产业链节;一种经济,有着众多实现增值的再生产活动,现在相当多的基地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只是为增产粮食而增产粮食,就粮食抓粮食,目光只盯在粮食产量,以产量论英雄,而没有把粮食作为一种产业、一种经济来发展。同时,要把粮食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粮食产后的仓储、烘干、运输等后续环节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从全国来看,粮食产后环节的建设严重滞后,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粮食损耗,据估计全国每年粮食的产后损失在数百亿斤,约占粮食总量的4%左右;另一方面常易出现“卖粮难”,严重制约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完好仓容约13000万吨,按仓房利用率70%计算,实际仓容约9100万吨。“八五”期间年粮食最高库存量为13000万吨,1995年底粮食库存下降,仍维持在7500多万吨。近年,国家加快了仓储设施建设,投资建设了18个机械化粮库。但大部分粮库是50年代建设的苏式仓和70年代建设的简易仓、土屯仓,现已接近报废期。粮食丰收时,仓容不足,相当一部分粮食露天储存,损耗较大。许多中转库没有大型钢砖筒仓,很难实现机械化作业,因而制约着粮食的外运量和外运速度。粮食产后加工转化及后续环节建设的严重滞后,反过来必然成为基地粮食生产本身的制约因素。
三、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实现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对策建议
从过去十几年的经验看,集中部分资金,重点建设商品粮基地,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有效供给能力,保持我国粮食总量平衡与区域平衡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商品粮基地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商品粮基地县建设的最根本途径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粮食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提高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全面落实省长负责制,真正把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狠抓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从计划安排到投入,在科技、价格等各个方面支持商品粮基地发展粮食生产,支持商品粮食基地发展经济。这里,我们在总结已有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为实现粮食生产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寻找突破口。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使粮食生产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并从依靠增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目前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大部分与粮食生产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有关。实现粮食生产增长方式转变可有以下两个突破口:
一是以品种更新为中心,加快粮食生产科技进步。首先下大力气组织实施好“种子工程”,完善粮食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加工、销售和推广体系,到2000年要将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用种全面更新一次,同时要选择一批有潜力的粮食作物杂交新组合进行协作攻关,力争在几年内有新的突破。其次,大力推广适用的农业先进技术。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特点,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管道输水、渠道衬砌、防渗与喷滴灌等技术,使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4提高到0.5左右。要着力提高科学施肥和科学用药的水平,采取深施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等科学施肥技术,使化肥利用率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40%左右。要注重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同时还要继续推广模式化栽培、旱作农业、农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优化耕作制度、病虫鼠草害测报及综合防治等农业技术。再次,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加强对种粮能手与种粮大户的培训扶持。
二是以加工转化为中心,加快粮食产业化进程。要把“米袋子”和“菜篮子”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扶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畜产品基地。今后国家立项的粮食加工转化项目要尽量安排在粮食主产区,对主产区的粮食加工转化,在政策上要进一步放宽,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国家农业产业化资金、商品粮食基地建设资金和“星火计划”等都要向这些项目倾斜。
(二)科学安排好商品粮基地的地区和作物布局,优化商品粮基地结构。我国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做到总量平衡、地区平衡和品种平衡,调出省区要提高粮食商品率,调入省区要提高粮食自给率。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商品粮基地布局至少要考虑以下三大原则:一要从大的区域自求平衡角度出发,实行近产近销的原则布局,力争使全国多数省(区)能以本省(区)为单位做到粮食产销自给有余或基本自给;二要按照全国种植业规划和布局,实行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三要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实行粮食作物多样化和优质化的原则,在建设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积极建设大豆、小杂粮等生产基地。根据这些原则,今后一方面要重点加强粮食调出省区的粮食基地建设,国家要继续对这些粮食基地加强投资建设。同时要鼓励粮食可基本自给的省区发展粮食生产。这些地区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通过采取措施,要逐步做到自给有余。此外要帮助缺粮省区发展粮食生产。
(三)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首先,继续坚持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加大对农业(粮食)生产的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提高对农业的投资比重。继续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对农业的投入,积极引导城市大中型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并使其规范化。其次,明确投资重点。从现在开始,商品粮基地建设要突出以扩大灌溉面积为重点的农田小水利工程和增加旱涝保收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并辅以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基地县科技水平。同时国家要加快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吉林省松原市、河南省周口地区、安徽省阜阳市等20个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建设一批为重点水利工程配套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区域性的良种繁育基地和对现有农业机械配套,改善生产条件,挖掘增产潜力,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商品粮产量。第三,加强对资金的规范协调管理,防止挪用、重复和浪费。国家要按“大集中、小分散、渠道不变、捆起使用”的原则,搞好建设项目和资金的规范协调工作,把国家用于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按投资的使用方向集中使用,确保建设。关键是要制定一个对全社会都有约束力的统一规划,按照规划进行投资建设。国家计委应充分发挥综合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各专业部门的协调和对省级计委的指导,对商品粮基地、粮食自给工程、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平衡,协调安排。对农业资金,要确保直接投放到项目业主、基层项目建设单位和农户,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促进农业(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第四,要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促进农业投入金融化。在抓好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分设的同时,要尽快在粮棉主产县设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此外还要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组建,对农村合作基金会要加强规范和引导,通过金融的力量使农村的资金尽量投入到农业(粮食)生产上。当务之急是要将国家用于扶持粮棉大县发展经济、建设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三大专项贷款从中国人民银行单列资金计划,交农业发展银行经营,以确保资金的政策性和及时足额到位。最后要尽快颁布实施《农业投入法》,使农业投入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以法的形式确保农业(粮食)生产所需的资金来源,确保农业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从而确保农业(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四)深化粮食流通与价格体制改革,完善粮食购销储备政策。我国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至今已有十余年。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因而粮食流通中的问题格外突出。总结改革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解决粮食流通中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走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道路,建立和完善粮食的市场体制。一是要逐步缩小国家定购粮规模,提高粮食定购价格,积极为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粮价机制创造条件,从根本上消除轮番涨价造成的不合理比价复归现象,确保粮食生产者能够获得正常的社会平均利润。二是健全粮食市场体系,打破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积极发展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稳步发展粮食期货交易市场。三是国有粮食企业要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把政府调控市场的行为与企业的经营行为彻底分离,切实做到两条线运行。同时,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实行多渠道经营,鼓励公平合理竞争,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费用。四是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粮食生产保护价制度、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和低收入者口粮保障制度。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批发市场实行有效吞吐,调节市场供求和价格,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