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1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改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 年3 月至2015 年9 月收治的57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 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意外和麻醉意外,顺利出院。术后发生呕吐8 例(14.0%),切口出血3 例(5.3%),对症护理后得到控制。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降低年龄、手术麻醉及合并的基础疾病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2.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94-01
胆结石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大多数为高龄、高危人群,合并症多,手术风险高。胆管系统中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长出结石的疾病叫胆结石,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胆结石可导致患者反复剧烈腹痛,严重者可能引起胆囊穿孔和胆汁泄露,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腹腔镜胆囊切除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是适用的,而且手术技术也较为成熟。目前,治疗胆结石手术都是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腹腔镜具有损伤小、切口小、愈合快、痛苦少等优点。为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该院2014 年3 月—2015 年9月对收治的57 例胆结石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过精心全面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 年3 月至2015 年9 月收治的57 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男32 例,女25 例;年龄(63.2 ± 7.6)岁。合并慢性基础疾病:高血压病13 例(2 2 . 8 %),慢性支气管炎5 例(8 . 8 %),肺气肿4 例(7. 0%),糖尿病11 例(19.3%),冠心病9 例(15.8%),前列腺肥大11 例(19.3%)。,患者均因右上腹胀痛,有些伴有恶心、呕吐来院就诊。合并老年患者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支架置入术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血液系统疾病、腰椎压缩性骨折等疾病两种以上者。多数患者合并上腹压痛等体征,伴或不伴呕吐、恶心症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结石。
1.2方法
身体调养。术前给以清淡饮食,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相关的饮食禁忌,将血糖水平控制在8.3mmol/L 以下。高血压病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 以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预防感冒;冠心病患者酌情在术前遵医嘱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提醒患者术前1 天沐浴,完成皮肤准备。禁食,嘱患者早休息,给予适当安慰和鼓励。术后一般护理。患者头偏向一侧,口咽通气管,吸氧,去枕平卧6~8h。患者血压稳定,麻醉消失后,及时改为半卧位。实验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药热熨法使患者呼吸通畅,帮助患者减少疼痛,通过按揉合谷穴减少患者呕吐,再辅以适量的中药进行调理。还要对患者进行耐心详细的宣讲疾病健康的知识,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有序的护理,常规护理组就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这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57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意外和麻醉意外,顺利出院。手术时间(121.6 ± 18.9)min,术后排气时间(17.2 ± 3.7)h,术后住院时间(7.3 ± 1.5)d。术后呕吐8 例(14.0%),切口出血3 例(5.3%),均经对症处理得到控制。住院期间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均未恶化或急性发作。实验护理组除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之外,治愈率、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实验统护理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效果确切的特点,对于老年患者较为适用。从我们的护理体会看,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主要有3 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年龄较大,体质较弱;二是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手术可使多项生理指标发生暂时性改变,可能导致慢性基础疾病的恶化或发作;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采取全麻,术中和术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虽然采用的是微创手术,但对患者仍有一定的机体创伤,从而引起相关的身心应激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尤其要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对是否有合并症等作出全面评估,强调主管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以对患者手术风险性作出初步评估。综合性评估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年龄、合并症等进行综合评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项目如心电图、血常规、肺功能检查、出凝血时间、肝功能、血糖肾功能的检查,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发现患者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确保达到手术要求才能进行腹腔镜切除手术[1]。心理护理是术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自理能力降低,且多数伴有并存疾病自我感知能力降低,对自己能否耐受手术表示怀疑,担心手术效果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因而术前须认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减轻焦虑,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手术前5~7 h 内不能进食。手术前要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患者对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量要足够。胆结石患者因为患病时间长,消化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加上在饮食上又有禁忌或是伴有发生其他慢性病,患者对手术耐受力就会被减弱,抗感染的能力被降低,组织的修复功能以及切口的愈合速度受到影响。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术前有心、肺功能欠佳及术中有出血较多患者,设专人护理,观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1 次/30 min,待病情稳定后酌情测量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合并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部分能安全耐受麻醉和手术。这就更需要加强围术期护理,[2]对心律失常药物要密切观察疗效;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密切观察记录血压变化,经治疗后,要求血压降至21.3~22.6/11.9~13.3 kPa 方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效果确切的特点,对于老年患者较为适用。从我们的护理体会看,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主要有3 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年龄较大,体质较弱;二是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手术可使多项生理指标发生暂时性改变,可能导致慢性基础疾病的恶化或发作;三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采取全麻,术中和术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虽然采用的是微创手术,但对患者仍有一定的机体创伤[3],从而引起相关的身心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给予胆结石患者围术期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谐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身体早日康复,应用前景广阔,我们总结了以往临床护理的经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心理护理、护理观察和细节护理的改进。达到了更好地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面对治疗的目的。在规定的护理观察项目中,护士根据观察项目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观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更好地判断,为制定后续护理、治疗计划做出参考
参考文献:
[1] 兰玉兰. 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3):4595-4596.
[2] 朱文英,陈秋琴,曾苑香. 4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0):363.
[3] 乔秀平.胆结石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105-106.
论文作者:张洪杰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患者论文; 胆结石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论文; 术前论文; 疾病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