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论文_邬晨东,葛贤杰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市嵊泗县供电公司 20245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能源之一,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这不但要求电力网络规模需要持续扩张,同时对电能的供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网络出现故障后,工作人员是否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抢修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电力抢修调度系统因为技术层面的不足,使其无法满足现代电力抢修工作的要求,所以,研发更加高效的配网抢修方案势在必行。本文对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方案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RFID;GIS;GPS;配网故障;抢修

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力用户以及用电量的持续上升,对于电能供应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基于物联技术的智能抢修方案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配网抢修工作,从整体上提升配网抢修的服务水平。

1 配网抢修业务现状及新技术应用需求

配网故障抢修使其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想要高效、快捷的完成配网抢修工作需要非常多技术的支撑。新时期,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的配网故障抢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为了可以给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能供应,选择使用物联技术把当前配网抢修工作中所运用到的RFID、GIS、GPS和移动终端等相关技术进行整合,构成一套完善的智能抢修体系,从而实现了对抢修工作中相关信息的整合,这不但有助于提升抢修效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电网抢修作业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对于保障电网抢修服务质量以及工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 基于新技术应用的智能抢修业务方案

2.1 智能配网抢修设计目标

基于物理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工作涉及到非常多的内容,每一个工作环节或者因素都会对抢修工作的效率产生影响。所以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最终明晰抢修方案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2.2 智能配网抢修业务详细方案

依据我国现代配电网络的故障抢修工作管理要求,在抢修工作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移动应用以及智能物流技术的特征,针对配网故障抢修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真个其细节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进一步推动配网抢修工作的智能化,具体如下图1所示。实现配网抢修的质量管理、资源管理、进度管理、指挥管理和中、低压配网故障的一体化管理。

图1 关键业务环节

通过上述分析,依据相关业务梳理出的结果,能够抽取形成20 个功能优化提升点,然后结合配网抢修工作实际需求,与现场工作实际情况向结合,在试点实施过程优先开展工单甄别、工单研判、勘查辅助、抢修移动应用、抢修资源智能调配、远程指挥等功能优化提升工作。

2.2.1 故障信息获取

在配网故障发生后,之前电力用户通常都会选择通过拨打95598客服电话来对故障进行上报。但是目前随着相关技术的运用,电力用户也可以通过APP来对故障进行保修,同时APP也能够发布故障抢修的进度以及相关通知等。

2.2.2 故障初步研判

在抢修指挥中心接收到相关的故障信息后,故障人员就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对故障信息进行判定,比如查验是否存在重复保修。另外,还应该针对故障停电范围进行分析。智慧中心故障人员对故障点以及停电范围进行确认之后,还应该运用实时召测、停电事件关联分析、风险点分析、专家研判等方法,对故障点实施辅助定位,最终预估和确认故障修复时间。

对于一些典型性故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故障类型及其发生原因,通过对典型故障案例库进行检索,可以更加高效的形成故障处理方案,从而为工作人员进行抢险提供更好的依据。

2.2.3 抢修单元调配

配网抢修指挥中心接收到故障报告后,依据故障点位置、周边抢修驻点情况以及人员工作状况对相关资源进行调配,选择距离故障点位置距离近、相关技能完备的抢险单元进驻故障现场,从而提升抢修效率。抢险工作人员在接到上级安排的抢险任务之后,进入故障现场之后,应该对故障发生情况和抢修情况进行及时汇报。

抢修指挥中心结合故障发生及其周边抢修单元的实际情况来对抢修单元进行评估,并及时给出合理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推动配网抢修工作水平的提升。

2.2.4 抢修工单派发

抢修指挥中心故障人员在接收到故障抢修汇报后,需要首先进行初步判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其精准划分至故障点附近的抢修单元,工作人员在系统主站端和移动终端均可收到该抢修任务待办和相应提醒;系统根据故障点地理位置,利用GIS 地图进行最近最优路线规划,直接发送到抢修单元移动终端,引导抢修单元快速进入现场作业。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将抢修任务派发至抢修单元后,抢修人员除在系统主站端和移动终端收到待办任务提醒信息外,还可在移动通讯设备上收到短信提醒。以便抢修人员能够及时获知抢修任务待办,迅速到达抢修现场。

2.2.5 现场勘察

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勘查确定故障点后,通过移动终端对故障设备进行扫码确认,辅助完成故障设备的快速定位。扫码成功后,即可查询展示出故障设备的基础信息和历史运检信息,并在电网GIS 图上进行高亮显示。抢修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对现场勘查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相关信息自动回传至PMS2.0,以便抢修指挥人员进行协调指挥。

2.2.6 抢修物资调配

明确具体故障点和故障原因后,抢修指挥中心人员根据故障点位置、故障设备类型、故障原因等信息进行抢修物资调配分析,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调配距离故障点相对较近且符合相关要求的抢修物资达到现场,最大限度减少物资协调和调配时间,提高抢修效率。

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可对抢修物资调配到位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管控,确保抢修物资及时达到现场。现场抢修人员也可通过移动终端,对抢修物资的出库状态、在途位置、预计到达现场时间、抢修车辆运行轨迹等信息进行实时查询。

2.2.7 抢修远程指挥

抢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施工现场完成签到工作,并能够更加方便的对抢修工作中的一些环节开展记录和汇报,使得指挥中心的人员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工作人员的到位状况、抢修进度以及故障处理情况进行及时掌控,从而确保抢修工作的成效。

通过运用移动通信技术,现场工作人员就能够实现与抢修指挥中心的沟通和交流,并运用视频、语音等方式提供一些疑难问题的远程技术支持,从而保障抢修工作效率。

2.2.8 抢修信息发布

抢修工作人员通过技术和设备对故障定位之后,对停电影响的范围进行分析和判定,然后经由营销中心APP进行信息发布,从而使得影响范围内的用户得知停电相关信息,做好准备。在电力故障抢修工作中,针对故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用户的满意度,对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中意义。

2.2.9 抢修评估分析

通过对用户报修情况、抢修执行情况等信息的监测分析,实现配网故障抢修工作的全面评估,为以后的抢修工作整改提供参考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理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模式的开发,能够进一步充分发挥移动设备易携带、普及型高、能够快速移动的特征,使得工作人员在作业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降低,提升配网抢修效率。基于物理技术的智能电力抢修模式,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了传统抢修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将传统的基于PC的业务延伸到了智能终端,降低了时间和空间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极大的提升了抢修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明,荆孟春,甄岩.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状态监测与预警系统[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3,11(11):45-49.

[2]吴恒,褚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配电柜系统的研究[C]//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6年年会.

[3]姜超. 物联网技术在配电网在线故障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论文作者:邬晨东,葛贤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浅谈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论文_邬晨东,葛贤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