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真谛论文_刘延军

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真谛论文_刘延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尹集小学 256655

摘 要:品德课教师应当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升华回归生活,即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进入课程学习,逐渐吸纳、提升,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实现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拓展,并使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生活教学 策略探究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合理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创造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反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将相关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就是将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融入生活情境当中去,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在心理上更容易理解教材的内容,从而为品德与社会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体验,使学习过程生活化

书本上的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感官的冲击力和直观的感受性以及认识的深刻性,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插入体验教学是有其必要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一些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所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体验教学,即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直观感知和了解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孝敬老人”的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记录一天的生活,并着重记叙家人为我们所做的事情,然后在下节课让每个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感想。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包容和关怀。为了能够让学生将爱进行传递,我会要求学生为家里的长辈洗洗脚,并且逗他们开心。很多学生家长对于这一体验活动感动不已,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将爱给予他人的快乐和温暖。因此,这种体验教学成为学生最好的教材,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体验中感悟、总结和升华,最终成为自己思想道德上的闪光点,促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重视生活情感,激发提升学生品质

教材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情境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生活的回想和感受中生出情感。要培养思想品德健康的学生,就要重视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他们情感的调动。如在五年级“家里的烦人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谈谈现在家长对孩子管教太严及对孩子要求太多的现象,或是只让孩子学习、不了解孩子的需求等。如此,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和大家谈自己的生活烦恼。这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烦恼的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并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把自己烦恼的事情写出来,相互之间交流探讨烦恼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烦恼、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哪些表现是父母和长辈们的烦恼,思考自己怎么做才能减少或者消除烦恼。

四、通过实践实现课堂教学的拓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宗旨在于育人,而为达成和实现这一教学宗旨,仅仅通过有效的课上教学时间是难以保障的。鉴于此,任课教师应当注重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以便实现课堂教学的拓展,使学生突破课堂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与社会环境的融合和互动中获取知识,受到生活“老师”的教育,使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得到强化,并且在实际活动中使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想象他们的难处”的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实践环节,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不同的人群,使学生深化对课上学习内容的理解。如要求学生观察上班人群的面部表情,观察酒店服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观察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的乞讨活动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近距离的观察中领会到不同人群在为生活打拼过程中无法言说的艰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上采取角色扮演法,要求学生蒙上双眼行走、蒙住双耳通过眼睛猜测其他同学的言语等等,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残疾人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和不易,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残疾人群体倾注更多的同情和关爱,同时也使学生更为珍视健康。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应当善于挖掘生活中具体事例,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不断的感悟和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娟 浅谈小学品德课与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6,(24)。

[2]梁尚吉 浅析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3]罗士轻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优化[J].科教文汇,2016,(05)。

论文作者:刘延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  ;  ;  ;  ;  ;  ;  ;  

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真谛论文_刘延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