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探究固有河道治理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有效处理河道的手段和形式,并研究了河道治理工程的生态型工程材料。同时,创新的生态工程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效率、良好的灵活性和整体结构,运用适当的生态工程材料不仅达到河道整治的要求,还有利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河道整治;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航道疏浚工程得到了推广,河道整治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推广。在现阶段,许多河流在治理过程中没有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研究生态工程材料的应用特点对人类与水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调整。
1河流生态环境中河道整治工程的影响
1.1护岸护滩的影响
为了使河道边界的护岸工程和滩地修建的护滩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下去,通常都会采用抗冲的刚性材料对其进行固化改善,这样一来,既改变了河道边界原有的物理性状,使得整个河流生态环境被破坏,也切断了整个河床与河流的联系,导致整个河流与陆地呈分离状态,且为了保护整个滩地修建了生产堤坝,使得整个洪水无法自然漫滩,逐渐导致整个河流生态系统无法自主进行能量流通。天然河床一般是由沙土、黏土、砾石构成,透水性强且能与周围水系相连通,且不同粗细的泥沙能够为一些小型的水生物提供栖息地,尤其是能够作为鱼类自然产卵的场所,而河流整治工程的实施,使得整个河床被硬化处理,河床的过水性与多孔性被逐渐掩埋,河流无法继续通过地下水来实现水流的横向扩展。由此可见,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河床硬化会对整个河流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会使得整个河流周围的动植物无法继续生存,甚至会出现河流周围物种逐渐消失的现象,且河流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河流水生物就会失去栖息地,严重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存方式。
1.2河道形态的影响
1.2.1河流纵向及横断面形态
河道整治工程对河道形态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固化边岸、渠化河流、使得整个河流出现趋弯的现象;
(2)河道整治工程会影响河道水流,尤其是影响整个整治工程的河流趋势变化;
(3)河道整治工程额简约断面设计,直接影响了整个河流河道横断面的形态调整过程。一般来说,河道整治工程的护岸、护滩工程都会采用石块、混凝土块等材料进行整治,虽然有很好的整治效果,但是会直接影响整个河流趋弯取直的趋势,且从航运安全方面思考,河道整治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河流渠道流向,限制了整个河流的形态和坡度,使得整个河流的急流、回流等形态不再出现。另外,在河道整治工程中,为了能使通航条件更加完善,时常会将整个河床断面整治成几何形式,如梯形、边角形,为了改善河流的形态,会对一些深水区域进行抛石处理,对浅水区域进行开挖处理。通常情况下,经过这些处理之后的河床形态已经变得更加单一,虽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通航要求,但是却将河流周围环境进行了难以修复的破坏,并且河床、河岸的硬化处理会直接影响河流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对鱼类生存和迁徙鸟类生存造成的影响最大。
1.2.2生物多样性
在河道整治工程中,会将河流纵坡趋缓、复杂回流、急缓交汇能力大大减弱,尤其是在河岸硬化之后,整个护滩工作会将洪水漫滩逐渐降低,滩槽水沙交换环节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若河道整治工程整治时间较长,甚至会对周围生物生存造成影响,尤其是一些鱼类、鸟类、两栖类动物的栖息地会直接消失,且经过河道整治工程整治之后的河流物质交流和能量转换能力会下降,即使生物继续在河流中生存,也无法保证其是否能够适应整治之后的河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探析
2.1进行科学合理的河道整治和工程规划
只有在充分掌握河流系统内在规律、河床演变趋势和河流环境特征的前提下,才能更科学有效地规划和设计河流治理工程。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河道治理也是河流自然演变的干扰,应该是合理的。河道管理的不合理,尤其是完全的渠化,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有必要给予一定程度的自由,扩大发展的河流,在河流管理的规划阶段,总体布局应考虑河流的自然形式和演化趋势,和更好地满足河流发展,尤其是河的宏观管理。在河流的某些部分,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实际的处理需要,而且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航道平面形态和断面特征的不合理变化。在点、线面相互呼应的帮助下,河流边界部分进行了整治,建立了河流最低干扰度的调节机制。与此同时,生境对栖息地十分敏感。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站点、规模和材料选择的问题。
2.2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河道整治工程
在坚持生态和谐理念的前提下,开展河道整治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河流治理过程,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某一地区的相邻城市河流段的原始项目是简单的防洪堤坝,控制机制不完善,标准不高,海滩槽的淤泥小,周围的海滩都变成沙地,生态环境很差。根据研究数据,这一地区的生态恢复能力并不好,生态恢复指数仅为39。在目前阶段,采用防洪治理和生态环境改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堤防工程建设,并选择了更具渗透性的生态型边坡防护材料。同时,积极改善滩涂用地条件,大力整治不防洪水的绿色道路。这些都为河道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3大力运用生态型河道治理工程材料
在河道整治中,原工程材料往往是危害河流生态环境的最根本因素。所选材料如混凝土、石砌体等,造成了严重的河道渠化,阻碍了水体和土壤的交换,导致河流自身净化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了生态失衡。此外,在河道整治工程中选择的刚性和半刚性结构不能满足地基的非均匀沉降和整体的损失,从而导致结构混乱和工程事故频发。在此前提下,我们应该选择生态河流治理工程材料,如生态护坡、河流的修复和维护,以及周边生态系统将更加理想。
2.4推行生态环境友好型河道整治理念
加强河道整治工程,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确保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管理不受影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理方案和对策。通常,在河滨河上,以往的改造措施仅以防洪工程为基础,使区域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造成许多环境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态环境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前的整合概念只能起到稳定自然灾害的作用,如河流的发展、河道的变化、防洪等。然而,由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缺乏协调,使得生态环境的发展退化和破坏,传统管理项目中材料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必要条件的发展河流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了解生态环境的特点,了解河流的本质,使适当的和有效的调整,河工程和生态管理的好处可以意识到,所以改造项目将满足河流系统的发展和未来规划。
参考文献:
[1]陈云飞,孙东坡,何胜男.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人民黄河,2015,37(08):35-38.
[2]王珺翼,朱雪峰.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113.
[3]孙羽,张兵,孙东坡,付鹏.河道整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05):102-109.
[4]宗威.河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151+154.
[5]王莉.刍议河流生态环境中的河道整治工程影响及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6(01):162.
论文作者:姚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河流论文; 河道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论文; 河床论文; 生态论文; 尤其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