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线路运行检修控制与管理措施张东英论文_张东英

试论电力线路运行检修控制与管理措施张东英论文_张东英

摘要:电力线路运行检修中常见问题有接地故障检修、线路负荷量大故障检修、线路短路故障检修、人为故障检修等,通过完善检修制度、规范检修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提高检修人员素质、加大监督力度等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的效率、质量与水平,保障电力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措施

1电力线路运行存在的故障

1.1接地故障检修

电力线路的接地故障主要由线路断裂、单项接地、线路的绝缘子被击穿导致的线路短路,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该类故障的电力线路检修要求技术人员及时对接地周围进行围护,并切断线路紧急进行线路连接处理,确保电力线路能够快速接通,接地故障也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与检修。

1.2线路负荷量大故障检修

电力线路中不同区域的线路材质、尺寸等因素不同,不同材质的电力线路最大负荷量不同。当电力线路处于高负荷运行时,将对线路造成极大的损耗,检修人员应当实时对电力线路的各个部位进行电流、电压、电阻等数据检测,预测线路的负荷量并把握电力线路配置的有效性。

1.3雷击故障

在出现雷击时,会导致输电线路跳闸情况的发生,就输电线路情况分析,主要是由于线路防雷设计缺陷所引发。现阶段,国内电力线路由于防雷设计问题,导致雷击跳闸事故频繁发生。就导致雷击故障的相关机理分析,导致雷击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一是线路防雷设计问题,工程设计期间对雷电雷击事件计算失误,一般来说,雷击跳闸故障出现次数和雷击频率呈正相关性,工程设计期间,由于未精准测算当地数据,导致线路防雷设计存在问题;二是书店线路运行维护存在问题。检修电路期间,无法对绝缘子串内低值绝缘子问题进行检测,造成闪络电压降低,进而导致输电线路耐雷击水平降低;三是建设输电线路设施期间,接地电阻值相对较高,此为造成雷电反击的关键性因素,设计架空线路期间,由于杆塔接地电阻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造成接地电阻值太高,此为发生雷击故障的重要因素。

2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2.1完善检修制度

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开展应当明确具体的检修制度规范,对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流程、工作范围、工作内容与标准等进行详细的规范,使得电力线路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制度制定过程中,要积极参考国家颁布的《电业生产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送电专业生产工作管理制度》《供电设施运行维护及设备修理管理标准》等与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相关的法律条例与政策,将各项规范条例中的内容合理地参照设计到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的制度规范中,使得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的制度规范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国家制定的具体标准与要求。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制度的完善还需为检修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针对电力线路运行检修过程中各个流程的具体数据要求,总结归纳成各项数据,明确规范正常情况下数据的具体范围,方便检修人员及时对照相关数据,且各项工作的开展标准规范中,需要把握该项标准在各个线路材料、环境下都适应,尽可能全面性地覆盖各类检修情境,确保检修人员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都有明确的参考标准。另外,电力企业应当将检修制度打印成册,要求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其中的各项参考标准,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能够熟练操作各项技术,把握检修技术应用的完善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规范检修措施

电力线路的检修工作还需明确规范具体的检修措施,对电力线路检修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检修技术、工具、行为等进行明确的规范,使得检修人员能够熟练完成各项检修工作的技术应用与数据记录。首先,调查电力线路运行故障的起因与具体位置,大致规划具体的检测与修复工作流程,识别具体的接地、短路、负荷过大等故障,通过一系列的检测确定电力线路故障的具体位置,针对故障范围进行维修工作的开展。其次,日常检修过程中的穿戴与绝缘工具运用,在实施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工作之前,要求检修人员对绝缘服、绝缘设备等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保各项绝缘设备无明显的破损。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也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对电力线路进行检查。再次,日常检修时的重点规划,要求检修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高度重视各项数据的测量,通过数据的计算、对比与分析,确定该部位是否存在运行问题,并观察检修部位是否存在老化、破损、受到腐蚀等现象,将目测观察与检修技术相结合,确保全面性地对电力线路进行观察、检测与维修。最后,电力线路检修数据记录、分析、整理与上报,电力线路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各项数据记录的真实有效,以及数据整理与分析的有效性,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修数据记录,为今后的电力线路检修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与此同时,还需将周期化的检修数据形成报表上交给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及时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

2.3加强技术创新应用

电力线路检修工作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检修设备、检修科技手段、检修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在检修设备层面,应积极采用新型的电力线路检修设备,如新型绝缘服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的绝缘效率,大大保障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电流、电压、电阻等新型数据检测设备的应用同样能够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线路运行检修数据的分析上,也可采用系统化的数据分析手段,将检修过程中获取的数据信息录入系统平台中,一方面可以及时记录、整合、储存检修信息,将检修数据进行统计后,可将各个检修阶段的数据形成完善的报表,为检修人员明确显示电力线路运行的变化,从数据变化中把握电力线路运行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可对检修的数据进行精准的数据分析,把握该部分电力线路运行的有效性。

2.4提高检修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应当积极提高电力线路运行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检修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与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有必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教育与培养,促使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专业知识教育活动,围绕电力线路运行检修中的相关专业知识开展问答活动、考试、测试等相关活动,使得检修人员在互动中加强自身对各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更加熟练地在检修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加强对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邀请国外、国内的知名专家到企业中开展讲座,并组织专家与教授对检修人员的各项检修操作进行现场指导,使得检修人员的检修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最后,还需完善电力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各项培训与教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与实际的工资奖励挂钩,提高检修人员的参与热情,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以此保障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的质量不断提升。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网络的构建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线路的安装范围与构建范围逐渐扩大,对电力线路的运行检修带来一定的难度。有必要加强对电力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控制与管理,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对电力线路运行维修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电力线路在检修过程中常见的各类问题以及处理方式,并提出了控制与管理电力线路运行检修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柏渊.配电运行设备检修与维护探析[J].低碳世界,2018(08):144-145.

[2]郭明光.10kV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J].科学技术创新,2018(19):26-27.

[3]李紧紧.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原因与检修方案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8(06):130-131.

[4]董旭.10kV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185.

论文作者:张东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试论电力线路运行检修控制与管理措施张东英论文_张东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