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及其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侨论文,贡献论文,华人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论述了华侨、华人体育发展的成因、发展趋势,以及华侨、华人体育在传播中华传统体育、传入西方近代体育、筹集体育资金、沟通国际体育和两岸体育交往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华侨 华人 体育 发展 贡献
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目前有3000万人以上,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体育是华侨生存、团结的一种需要,是自身发展、成功的一种途径,是与祖国联系、联络的一种手段,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载体。华侨、华人无论过去和现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体育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始终是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传播中华传统体育和引进西方近代体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
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大体从20世纪初期开始,20、30年代初具规模,40、50年代已达到相当水平,60至80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级运动员。
一、华侨、华人体育发展的特点
一是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由于海外的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人数众多。华侨一方面保持中华民族传文化,另一方面吸收侨居地的文化。在传播体育文化时,他们既把中国传统体育传播到海外各地,又把世界各国的体育项目和技艺引入到国内,起到了特殊的传播媒介作用,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二是受欧美近代体育的影响。欧美体育是近代体育的发源地,运动水平较高,殖民主义者在开拓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传播了近代体育运动,当地政府在各个城镇都普遍建立体育俱乐部和基督教青年会等体育组织,许多华侨学生和在当地政府或厂矿工作的华侨体育爱好者大都参加这些体育组织、学习欧美先进的体育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有些人后来成为了优秀运动员。
三是华侨团体重视体育。在海外,华侨大多按不同的籍贯分别组成各种团体,这些华侨团体都很重视体育工作。每个团体大多专设一个体育部,经常开展体育活动,吸引团体所属的广大华侨职工和中小学生参加。活动的项目很多,如武术、举重、健身、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游泳等。此外,在比较大的城市中,还有专门建立的体育组织即精武体育会,如吉隆坡的精武体育会比上海的精武体育会要大几倍,内有健身房、体操房、国术馆、羽毛球场,有专职教练,一切经费都由当地富商提供,[2]这是发展华侨体育运动和培养造就人才的重要阵地。
四是体育竞赛活动多。占全世界华侨、华人80%的东南亚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好,可以常年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竞赛,而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因此大小比赛接连不断。通过频繁的体育竞赛激发了华侨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推动了华侨体育运动的发展。例如,马华总会举办的全马来亚华人运动会,总是在当地政府举办的全马来亚运动会(华人、印度人、马来亚人及其他外国人都可以参加)之前举办,以便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全马来亚运动会[3]。
二、华侨、华人体育发展较快的原因
第一,自尊自强的信念。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进一步要求人们文化知识的全面和身体素质的强健,以适应在世界范围内激烈竞争条件下的生存,“吾侨每与外人比较,刚形绌立见;于是渐觉学识之恐慌,而有教育之必要。”[4 ]广大华侨都期望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为“坚其意志,晔其智慧,强其体魄”[5], 并能在体育运动成绩上超过外国人,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甩掉帝国主义者强加我们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的帽子。这是华侨、华人体育运动发展较快的主要思想基础。
第二,安定的社会环境。华侨、华人分布世界五大洲,比较集中在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在近百年来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在相当时间内,政治都比较稳定,有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就有利于华侨、华人开展体育活动。当地政府认为华侨开展体育运动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体格健壮的廉价劳动力,可以提高生产率,因此,对华侨的体育活动不但不加制止,反而在某些方面还起了促进作用。
第三,经济与教育的发展。长期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惨淡经营,逐渐成为发展和繁荣当地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并把侨居国当作第二故乡,安居乐业。由于他们感到“华侨远离祖国,生命寄托他邦政权之下,耳目渐染于他邦环境之中;倘任自然,国性必将消亡也,故动于爱国之大义,相率兴学校以图祖国文化之保存。”[6]“华侨亦渐知教育的宝贵,因此就利用他的生产力兼程并进。”[7]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 培养有知识有教育和体魄健全的子弟,他们大力集资兴学校。随着华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学校为重要阵地的华侨、华人体育运动也就日趋广泛开展起来了。
第四,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集中全世界80%华侨的东南亚地区,处于热带或亚热带,自然地理条件甚好,气候温和,终年都可以在室外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而且,体育场地较大,体育设施也较好,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
第五,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华侨希望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和开展体育运动,改善他们的地位和处境,因此,大多数华侨学校都比较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各级学校都设有体育课,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 除每周上2—4节体育课外,每天或隔天还有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例如,华侨人数曾多达450万的印尼华侨学务总会,在1926 年制订的华侨教育宗旨就把培养健全的体魄列为办学宗旨的首位:“养成健全之华侨,发扬中华民族精神。”[8]由于华侨学校重视开展体育运动,因此, 华侨学生一般身体素质都较好,并且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能。
三、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是中华传统体育逐渐向华族以外扩展。华侨在侨居地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来往频繁,原来只有华族参加的体育活动,逐渐被侨居国的当地民族所吸收。同时,由于部分华人移居西方,华侨、华人的体育活动也会逐渐被带到新的侨居国。如近年来举行的多次国际武术邀请赛和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时,在欧美多国的代表队中,华人担任领队、教练居多,队员则多数是当地民族的运动员。这些华人领队、教练,大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或是原来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侨,这种情况在其他项目也同样存在,这说明了由于华侨、华人的传播和媒介,一些中华传统体育正在被其他民族所吸收。
二是发展成具有侨居国当地特色的新流派。一些观赏性、舞蹈性较强的项目,如舞狮、舞龙等暂时还不可能统一规范,形成国际性竞赛的项目,但由于它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同样受到不同民族的欢迎。这类项目较容易吸收当地的文化特色而自成一派。如舞狮,新加坡引进中国“北狮”以后,把狮身改轻,用东南亚盛产的吕宋麻织成外壳,将本地居民所喜爱的内容融入舞蹈动作和音乐伴奏中,发展为独具一格的“星洲精武金狮”。又如他们用龙身装饰狮身又形成了新加坡特有的“龙狮”。舞龙,则现在已有不少华侨侨居国使用了现代的灯光加焰火,使舞龙时的场面更为壮观,气氛更为热烈。
三是华侨、华人对祖国体育事业的捐助将会日益增多。建国前,华侨、华人对祖国体育事业的捐助是面对国内体育落后的现实,起到打基础,扶助事业的起步作用;建国后他们的捐助是要使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事业自强于世界的贡献。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成熟,投资环境的改善,对祖国体育事业的投资会给华侨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所以,可以预测,祖国经济越发达,体育事业越发展,华侨、华人对祖国体育事业的投入将会更多更大。
华侨、华人体育的贡献
一、传播中华传统体育
侨居海外的华人,大多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民族体育就是在他们的侨居地流传下来,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如下几个项目:
1.武术。中华武术在亚洲传播最早、最广。据东京教育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武道学会顾问今村嘉雄先生在《中日武术交流史》中介绍,早在4世纪, 东渡日本定居的华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武术器械的制造技术,并把中华武术流传下来。从宋代开始,华侨就把武术传播到东南亚。[9]近、现代武术,在世界的传播主要通过武术团体、 国际武术交往等形式进行。其中首推精武体育会。它“从1920年起就走向国际,分别在新加坡、雪兰娥、吉隆坡、槟榔屿、雅加达、三宝垄、泗水、西贡、森美兰、怡保、金保、马六甲等华侨聚居较多的地方,成立了华侨精武体育会,并在当地华侨子弟学校中担任武术教学”。[10]近年来“精武体育会在东南亚各国以及美、英、法、加拿大等国共有41个分会”[11]除海外精武会体育分会外,一些到东南亚国家和欧美等国的华侨武术家也纷纷开办了武术馆和健身社,传播中华武术。
2.龙舟竞渡。龙舟竞渡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于我国,[12]历时几千年延续不断,并在古代流传到邻近各国。如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龙舟竞渡更以空前的速度推向世界各地。自1976年开始,每年一度的香港国际龙舟赛,吸引了亚、欧、美、大洋洲的不少运动员前往参加,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地区组织了国内或国际的龙舟赛,如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遍布五大洲,许多外国人不仅被龙舟竞渡的竞技性、娱乐性所陶醉,而且对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加以认可和赞赏,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体育的贡献。[13]
3.舞龙、舞狮。舞龙(又称舞龙灯)、舞狮(又称舞狮舞)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民间体育项目。每逢年节和重大喜庆日子,舞龙、舞狮都是主要的表演活动,中华民族既有“龙的传人”称誉,外国人又素以“东方雄狮”形容中国。[14]舞龙、舞狮在东南亚一带和欧美华埠唐人街十分流行,尤以新加坡为最盛。据新加坡全国武术总会介绍,它的255个团体会员,大部分都设有舞狮队,全国平均每 1万多人即有1个舞狮队,新加坡至今已组织3次全国的舞龙、舞狮比赛。 新加坡的舞狮的发展已超过中国,不仅节庆要舞狮,当外国贵宾来访,也常用舞狮来迎送,以至人们称新加坡为“狮城”。[15]
4.围棋、象棋(中国象棋)。围棋、象棋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体育项目,流传至今有数千年之久,这两种棋类,随着华侨传播到海外,成为华人老少皆宜的娱乐体育。在日本,围棋为华侨、华人所嗜好,出现了一些高水平的华人选手,如吴清源、林海峰等高手为日本的围棋事业和中日的围棋运动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象棋在东南亚华侨中十分流行,棋艺也相当高。抗日战争时期,“棋王”谢侠逊为募捐抗日经费,出访菲律宾、印尼、马来亚、新加坡等国作表演赛,华侨都踊跃捐款,场场满座。近十多年来,象棋已超出了华人的文化圈,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从1990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3次世界象棋锦标赛, 参赛的各国选手多数还是华人。
此外,气功、放风筝、踢毽子、荡秋千、斗鸡、赛马等民族体育项目,都是在华侨、华人中较为流行,其中一些项目已超出华族的活动范围,逐渐成为华人与当地民族共有的体育文化。[16]
二、传入西方近代体育运动
中国近代体育运动中的不少项目,是由华人传入或推动起来的,并培养了不少优秀运动员。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举重、棒垒球等项目尤为突出。
1.羽毛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始于英国后传入东南亚及北欧各国,我国在抗日战争前很少有人知道,后来通过福建、广东侨胞由南洋传至我国华南地区,才逐步开展这项活动,但流行并不广泛,所以旧中国的羽毛球技术水平甚低。1936年,圣约翰大学有支颇有名气的羽毛球队“飞棱”队,是由8名从南洋回国的华侨学生组成的。该队的部分队员, 以后一直在上海等地区为推动我国羽毛球运动而努力。[17]1948年旧中国第7届全运会时, 曾邀请当年获得汤姆斯杯冠军的马来亚华侨羽毛球队归国表演,大开国人眼界。及至1954年王文教、陈福寿、施宁安、黄世明等羽毛球好手回国组成第一支国家羽毛球队,从此打开中国在世界羽坛的局面,为以后攀登羽毛球技术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梁小牧、方凯祥、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梁秋霞等南洋华侨球星陆续回国,成为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羽毛球运动的中坚力量,并培养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
2.足球运动。足球运动传入并植根中国,也是和华侨分不开。1905年1月,华侨开办的广州南武公学就有学生自制足球进行比赛。1907 年初,从日本归国的同盟会员谢逸桥等在梅县创办的松口体育会,就有教授学员蹴球(足球)。当地的青少年耳濡目染,将未成熟的柚子或棉布缠成圆球,就在晒谷埕或屋前屋后的空地踢起来。[18]华侨陈镇和、张显源、蔡文礼和谢文良、叶清荣、朱志成被选为中国足球队队员分别参加了第11届和第14届奥运会;有“亚洲球王”之称,并被评为“世界五大球五”之一的李惠堂是在香港出生的华人;曾担任过国家足球队主教练并取得过喜人的成绩——第8 届亚洲杯足球锦标赛亚军的曾雪麟和连获二届全国“十佳运动员”的著名足球运动员容志行分别是泰国归侨和印度归侨。他们对中国的足球运动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华侨之乡”广东梅县素有“足球之乡”的称号,为中国足球运动培养了许多著名运动员。建国前、后的中国足球代表就有不少梅县籍运动员。据统计,建国至1989年, 梅县先后为国家和 13个省市及“八一”队输送了228 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其中有曾雪麟、张均浪、蔡锦标、王惠良、池明华、杨宁、郭亿军、谢育新、张小文、伍文兵、吴伟英(女)等国脚。[19]
3.篮球运动。旧中国的篮球技术水平很低。由菲律宾华侨组成的群声篮球队,训练有素,技术水平甚高,曾在1946年 9、10月间来访祖国,从未遭败绩。该队由于经常与拥有多名美国篮球明星的美军驻菲律宾部队交流比赛,学习与掌握了一些美国篮球先进技术,比如,我国当时用单手投篮极少,而群声队几乎全部都是单手投篮,并带来了全场紧迫、短传快攻、假动作等新颖打法。这些新打法的传入,对于提高旧中国的篮球技术水平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有的华侨运动员还归国投身篮球运动,如建国前,暨南大学归侨学生王南珍、蔡演雄、尹贵仁和菲律宾华侨蔡文华、李世侨、余进、新加坡华侨黄天锡曾被选为中国篮球队队员分别参加了第11届和第14届奥运会。[20]建国后,归侨陈常凤曾任“八一”女篮教练。
4.排球运动。排球运动传入我国约在1905年左右,首先在香港、广东、福建等地流行,估计是由于广东、福建在南洋各地的华侨首先接触这项运动并引入我国,以后逐渐发展到天津、北京等地,而后才在内地省市流行。我国历届参加远东运动会的排球选手中,来自广东和香港的为最多。广东的台山县,素有“排球之乡”的称号,就是由归国华侨传入排球运动并带动起来的。
5.举重运动。举重第一次列为表演项目是在1935年旧中国举行的第6届全运会,全部冠军均为马来亚华侨获得。1948年第7届会运会时,举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5个级别项目中, 除重量级冠军为国内举重运动员常冠群获得外,其他各个级别的锦标均为马来亚侨胞获得。陶福亨和辜荣堂在1946年澳大利亚举行的大英帝国联邦运动会上夺得了举重比赛金牌,汤兆伯和陈金美也分别得银牌和铜牌。[21]印尼归侨黄强辉1952年回国,1955年被选入国家举重集训队,1958年至1959年3 破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曾任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国家举重队总教练。
6.棒球、垒球。1887年詹天佑等赴美留学生归国,把他们在美国留学期间所喜好的棒球运动也引进中国。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2 届远东运动会上,首次参赛的中国队是由檀香山华侨组成。此后,第8、9届远东运动会也均以华侨为主组成中国棒球队, 他们在远东运动会上得过2次亚军。获得1935年旧中国第6届全运会冠军的上海棒球队, 除梁扶初兄弟是日本华侨外,另有8名运动员是檀香山华侨。
三、筹集体育资金,兴建体育设施
华侨、华人关心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特别是在筹集体育资金,建设体育设施方面。 据统计, 福建省从1949 年至1988 年各种体育场馆11904个,1978—1988年10年间新建5046个,其中42 %是由华侨捐资兴建的。[22]近几年不完全统计,福建省海外华侨、华人捐款兴建的体育设施就达5亿多元。
在众多热心祖国体育事业的海外华侨、华人中,最为突出的有陈嘉庚、霍英东、曾宪梓等。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侨领前全国侨联主席陈嘉庚先生,一生热衷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先后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学校和厦门大学等,共资助约1亿美元,可谓“倾家办学”。[23 ]他极力倡导体育,把“三育并重”作为办学的宗旨。在学校里,他注重“德、智、体三育,故对学生学习、操行运动优者有给奖之举”。[24]为满足体育教学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他十分注意配置各种必要的体育器材设施。目前,集美学村已有含足球场标准田径场4个, 可作为正式比赛用的游泳池2个(其中1个有10米跳台),另有成人、儿童的海水游泳池各1 个,体育馆3个,专供龙舟竞渡的龙舟池1个。集美学校曾开办高师的体育班、幼师的体育舞蹈班,专门培养体育师资。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喜爱体育活动,多年来多次捐献巨款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例如,1984年他捐款250 万港元改建广州市沙面网球场为人造草皮(塑胶)网球场;1986年捐款40万美元修建其家乡番禺县英东体育中心;捐款3000万港元建成中山大学英东体育中心;1987年捐款1000万人民币建造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体育专业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1990年捐款1 亿港元给北京亚运会,并捐款近千万人民币改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和兴建中山市人民体育场,以作为1991年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的比赛场地;1993年赞助巨款重奖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优异成绩的我国优秀运动员,并为“马家军”中长跑队提供近百万元人民币的训练基金。
被誉为“领带大王”的香港金利来总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常委曾宪梓先生,凭着一颗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为了中国体育的腾飞,倾注了他满腔热血和感情。当中国足球屡遭挫折时,他为改变中国足球落后的现状,独资赞助举办“金利来”全国优秀队员足球邀请赛、“银利来”中国足协杯赛和“金利来”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3 项全国性足球比赛。1986年,他又举办、赞助“宪梓杯”和北京、广州、上海、沈阳等市大学生足球赛等8项足球赛,共耗资人民币60多万元。 当中国健儿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凯旋归来时,他拿出巨款重奖奥运会的功臣们;祖国的全运会、北京亚运会等大型比赛,他不仅在精神上予以大力支持,而且在物质上给予鼎力帮助。[25]此外,他还先后资助兴建了强民体育会办公楼、梅县体育馆,梅县、五华、兴宁3个大型足球场看台、 梅州市足球学校焕昌教学大楼和宇新办公楼共捐款200多万元人民币。从1993 年开始,他又捐出巨款,设立“曾宪梓教育基金”,重奖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各个学科教师。
四、沟通国际体育和两岸体育交往,促进改革开放和和平统一事业的进程
在沟通国际体育交往中,海外华侨、华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香港的霍英东先生,利用其担任亚洲足联副会长、国际足联执委的有利条件,在1974年和1979年争取恢复我国在亚洲足联和国际足联的合法席位的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重大突破,为中国全面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和其他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广开了通道。我国引进国外一些体育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知识也大多是通过海外华侨、华人这一桥梁的。
华侨、华人有在世界体坛为祖国争取荣誉的爱国传统。早在30年代,有在澳大利亚出生的林宝华和马来西亚华侨邱飞海代表中国参加1927年在上海举行的第8届远东运动会网球比赛, 获得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网球冠军的殊荣。有“体育大侠”之称的印尼华侨许承基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曾被定为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8名种子选手之一, 打进前16名,并连续3次获得美国网球赛冠军。 在国际大赛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是印尼归侨吴传玉,他1953年在罗马尼亚参加首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100米仰泳中获金牌。出生在香港的侨眷容国团在1959 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为我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50年代的羽毛球世界冠军侯加昌、汤仙虎、陈玉娘、梁秋霞,60年代著名女子单打、双打及混双乒乓球世界冠军林慧卿等等,都是为祖国赢得荣誉的优秀归侨运动员。
近几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一些海外华侨、华人为建立和发展海峡两岸体育联系与交往,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工作,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旅美华人、台北奥委会员、首任台湾左营训练中心主任齐剑洪先生,他身居幕后,多次为两岸体育界搭“桥”,促成了中华台北体操队于1989年4月17 日来北京参加亚洲青年体操锦标赛, 是 40年来第一支来大陆参赛的台湾体育队。1993年2月中国辽宁男篮、河北女篮前往台湾比赛, 开启了两岸运动队的双向交流;接着何振梁、张彩珍、魏纪中等中国体育界高层人士前往台北参加会议,北京四中男篮、首钢女篮赴台访问比赛,齐先生都亲力亲为,往返两岸联系和全程陪同,为实现两岸体育双向交流牵线搭桥,至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还有,在侨胞的大力推动下,台北幸福水泥队于1991年参加了福建省南安县第三届“郑成功杯”国际篮球邀请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支来大陆参加地方性比赛的台湾篮球队。海内外300余嘉宾专程前来参加开幕式,海内外10多家报社、 电视台到会并作了报道,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促进和平统一大业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1994年12月收到。
注释:
[1]张兴汉等:《华侨华人大观》,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2][3]黄瑞球:《近代华侨体育一瞥》,《成都体院学报》1982年第3期。
[4]凌翔:《三十年来英属华侨教育》,《中西学校三十周年纪念特利》,1929年。
[5]郑洪年:《告同学书》,《暨南大学校友会新加坡会所落成暨新加坡开埠一百五十周年纪念特刊》,1931年。
[6]赵厚生:《南洋华侨教育之根本问题》,暨南学校出版,1921 年。
[7]庄希泉:《南洋英属教育之危机》,上海南洋教育社,1921年。
[8]荷属印尼学务总会编:《荷属东印度华侨教育年鉴》,1982年。
[9]关文明:《武术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
[10]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一辑,人民体育出版社1975年版。
[11]王德明、吴昆林:《今日精武馆》,《中国体育报》1989年5 月23日。
[12]张建世:《中国的龙舟与竞渡》,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13]霍丽明:《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初探》,《东方体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2年,第102—103页。
[14]盛琦、丁志明:《中国体育风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15]蔡扬武:《华侨华人在体育传播中的作用》,《体育文史》1993年第5期。
[16]刘伯骥:《华侨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第 540页。
[17]黎宝峻:《圣约翰大学体育活动、,《上海体育史话》1992年总第25期。
[18]黎国尧:《广东足球运动史》,《广东体育史料》1992年第1 期。
[19]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广东体育40年》,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20][21]王振亚:《旧中国体育见闻》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版,第225、228页。
[22]苏肖睛:《浅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省侨乡体育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华侨体育论文集》(1992年),第82页。
[23]华侨博物院:《华侨博物院简介》,第2页。[24]《集美周刊》第1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