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购物中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购物中心论文,当代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代世界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
购物中心是现代零售业的一种形式,是西方零售革命的产物。根据对世界各国购物中心的综合考察,其概念大致可以概括如下:购物中心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各种附属设施组成的综合型、多功能商城,并进行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购物中心内有各种各样的承租户,彼此间相互合作,其中有一个以上大的核心商店,以及众多的专业商店和形形色色的服务贸易商等,为顾客提供“一次过购物”的便利。它不仅具有销售功能,而且兼有服务、文化、娱乐和社交场所等多方面的功能。购物中心通常没有庞大的停车场,位于交通干线,顾客购物来去方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购物中心首先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随后迅速在世界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如英、法、德、日和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都相继出现,并在最近20年中获得较大的发展。50年代,美国的购物中心尚不足1000个,到90年代初已发展到3.5万个以上。购物中心的年总收入超过7000亿美元,约占全美零售商店销售额的40%。在欧美等国,购物中心在城市的零售结构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购物中心,规模小的一般营业面积在1—2万平方米,规模大的可达20万平方米,每个购物中心都有一、二个有声誉的大百货商店或超级市场,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周围数十公里以内的广大消费者前来购物,另有众多的专业商店和各种服务业群(如餐馆、美容院、理发馆、旅店、银行、修理部、租赁业等)环绕,可以满足消费者各种各样的需要。它不仅是居民重要的购物场所,而且是本地区的服务中心和娱乐生活中心。
二、当代世界购物中心的发展背景
当代世界购物中心是在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二战以后,欧美等国工业发展迅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大提高,居民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城市道路扩建,公共交通网络改善,并发生了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展的“市郊化”进程。新的居民区在郊区纷纷建立起来。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的零售大规模地向城市副中心和郊区扩展,产生了西方所谓的“零售业革命”。影响西方零售革命的,除了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以外,还有文化的因素,即居民的教育水平提高、娱乐时间增多、购物习惯日益趋于方便、省时和优雅的购物环境,等等。可以说这一零售业革命的重点是变城市中心为多中心,变零售业的单一功能为多功能性,变商业的地区为地区的商业,即为本地区居民服务的商业。也可以说这是一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商业革新。总之,当代世界购物中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购物观念的变化。它体现着现代零售业为消费者服务的最新趋势。
三、当代世界购物中心的特点
1、购物中心无论在开发和管理方面都是有计划进行的,因此也称有计划的购物中心。政府在购物中心的发展方面程度不同地参与其间。因为购物中心的发展往往是成片的土地开发和利用,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为一个地区的居民提供一揽子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和提高一个地区的服务质量。因此,购物中心的开发往往由商业机构会同政府的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进行。
2、购物中心以其丰富的商品、综合性的服务贸易、优雅的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够为顾客提供“一次过购物”的便利,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切购物和消费的需求,这样,既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也减少了开支。
3、当代世界的购物中心体现着一个共同的宗旨,即一切为消费者服务,以消费者的需要为核心,来设计自己的商业风格。任何一座成功的购物中心,都体现着本社区的民俗风情、文化特色、居民购买力的水平、消费者的需求特征等等,因此能够紧紧地抓住自己的顾客群,获得最大限度的营业额。
4、购物中心的经营者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体现着统一设计、统一规划、集中管理、个别经营的原则。购物中心的经理只有一个,整个购物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统一的布局、风格和服务质量标准。同时,各个贸易部门独立经营和管理,有各自的特色。因此,购物中心既有整体形象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又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创造性的发展,使购物中心的商业潜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当代世界购物中心的共同趋势是商业性与文化性的结合愈来愈密。众多的购物中心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设施,如文化教室、游乐场、影剧院、俱乐部等。它日益成为社区居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与社区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社区消费导向的作用。
四、购物中心的优越性
1、购物中心规模宏大,设计现代化,可向顾客提供购物的便利和娱乐、休闲的享受,对消费者具有强大有吸引力。它的商业辐射范围很广,最小的街区购物中心服务人口一般在5万人左右,一个社区购物中心可为10万人提供服务,地区购物中心辐射面更广,服务人口可达10万人以上。有这样多的顾客光顾购物中心,这就使购物中心获得了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2、购物中心使零售商可以享受到集团经济的规模效益。它有利于零售商的相互合作,可以在销售、促销和社区服务等方面携手共事,如统筹进行广告宣传和各种促销活动。同时,各种零售商的合理搭配,有助于吸引大批顾客,例如,大型百货商店对顾客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而它周围的各种各样专业店则形成了对百货店的极好补充,这就大大增加了顾客的流量。
3、购物中心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在老的购物区建设的购物中心无疑会给老街区注入新的活力,而在新建居民区建设的郊区购物中心则不断开辟了新的购物区域。
五、我国发展购物中心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后的十余年间,我国的经济生活与商业经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几年来,在北京、上海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了购物中心这一现代零售形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购物中心一般规模要小得多,结构层次性不强,往往缺乏较大的核心商店为骨干,专业店的门类也不齐全,同时向服务贸易领域的延伸还刚刚起步。且绝大多数的购物中心没有充足的停车场设施,甚至连自行车停放都成问题。至于购物中心的文化娱乐功能更谈不上。如果用国际水准来衡量,我国现有的一些购物中心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零售业的发展状况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样,尚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水平上。
若从当代世界购物中心产生的经济背景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与欧美各国比较还相差较大,因此,现代化购物中心目前在我国还找不到大量生长的土壤。但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不平衡性的特点。北京、上海和沿海地区一些开放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居民购买力水平提高很快,城市住宅建设正逐渐向郊区扩展,建立了许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居民小区。应该说,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我国的大都市正在经历着西方国家城市所走过的城市分散化、市效化的历程。这些大城市的公路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交通条件与过去相比已大有改善。城市居民中小汽车拥有量也正在缓慢增长。同时,我国人口的流动性已大大增加,教育水平亦有所提高,城市居民的娱乐时间比过去增多了。综合这些因素,可以说,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零售革命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或部分成熟。预计在最近一、两年内,会有更多的购物中心在这些城市中涌现。随着我国入关和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外商也会在购物中心这一现代零售形式上大显身手。由于购物中心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届时我们国内的零售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根据我国的国情,在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的若干大城市中,可以有步骤、有重点、积极而慎重地进行购物中心的开发和建设。把购物中心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联系起来,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部分。其发展速度取决于综合的经济、环境因素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应避免主观臆断和一轰而起。
中国迫切需要了解当代世界各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历史、建设经验和管理技术,以便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建设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化购物中心。日本曾经花了好多年时间研究美国的购物中心,然后成功地建成了既有日本民族特色又融汇了西方文化的一流购物中心。从各种情况看,购物中心是零售模式中计划性最强、政府干预程度最大的一种形式,为了少走弯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贸易界应该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购物中心的开发和管理上,以彼之长,补己之短。
根据我国商业建设普遍比较落后的现状,初期的开发重点应放在老城区的老商业街的改造上,以一个大型、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带动一片旧商业网点的改造。同时在城市郊区的居民聚居点建设区域性的现代化购物中心,这样一方面可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可解决广大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我国土地资源困乏,建立大型购物中心应尽量避免多占用土地。美国式的一层或二层的购物林荫道,对于我们来说是太奢侈了。新加坡的裙楼塔式商住两用综合大厦对我国似乎更适合一些。这种大厦的底部有三、四层裙楼,用做购物中心,中间耸立起一座塔式建筑,既可办公,又可作为公寓楼。这是土地利用的极好典范。上海、天津、苏州、福州等沿海城市中现正在开发建设的一些购物中心大都采用了这种建筑模式。
在购物中心的开发建设方面,国有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应发挥积极的中坚作用。然而我国国有商业企业集团现有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与此还很不匹配,可以说,我们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
标签:商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