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比较优秀的科技成果,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房屋建筑中,对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获得了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地基处理作为工程中的第一步,其施工技术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随着工程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很多新工艺新技术与地基处理相结合,使得工程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建筑施工必须转变原有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不断探索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以满足高层建筑和新型建筑的施工要求。
1.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的相关概述
1.1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概念
建筑物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和其他任何处理的纯天然形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就称为天然地基。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建筑物越来越复杂、庞大,很少有天然地基能够满足安全要求所需的强度,因此要人为地在天然地基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再建造基础,这种地基加固称为地基处理。我国房屋建筑的历史悠久,且我国文化对房屋建筑的要求具有特色,我国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发展过程中,我国研制出了很多传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甚至有的技术手段现状还在应用。传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以单一的施工手段为主,但是随着人们对房屋建筑要求的不断提升,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对房主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现阶段经常采用将房屋建筑中几种传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结合应用的方法。
1.2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技术重要性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对房屋建筑地基的处理更房屋建筑的核心内容。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是指应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地基土层进行压缩压实,减少地基土层中颗粒之间的距离,降低地基的压缩性与可以有效的防治房屋建筑的下沉,地基的承载量的非常大的,随着房屋建筑的进一步应用,地基的承载量只会不断增加。地基施工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环节,必须保证其施工质量,如果地基出现问题,则很难对其进行弥补,给房屋建筑造成的损害也是毁灭性的。地基处理就是要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固结、加筋和热学等一系列手段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为工程建筑提供高强度、高安全度的施工基础。
1.3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
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工程项目是整个房屋建筑的地下工程,由于其位于底层,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对于地基部分的处理就会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因素,促使地基处理技术的操作性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给地基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工程施工加大了增难度,存在许多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关。地基是整个房屋建筑的根基,地基在建设完工后会被深埋在底下,因此要确保地基在埋之前不能出现渗水的问题。
2.常见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2.1强夯地基处理技术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最为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是针对土质较为酥松的土壤中进行的操作。通过木桩、铁桩等施工器材,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壤的紧密程度,这样以夯实的土地作为地基,可以用来进行房屋建设[1]。碎石夯击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运用时一般会在地基的土壤中增加碎石,该类技术的实施要点是在填土层处理好碎石的桩体,后用冲击力将碎石桩击破,使碎石进入护土层,使地基形成硬壳层,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通过施工机械的击打,将CFG桩置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侧向挤压缩松土壤,再进行夯实处理,从而与周边土体形成一个复合地基,以此提高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在要处理的填土层中预埋一定数量的碎石桩体,然后选取一定数量、大致均匀分布的强夯点,进行夯实土体的工作。通常来讲,同一强夯点夯实工作量越大,土层的加固效果也就越好。但是当夯击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对该强夯点施工。普通的灰土挤密法加固用的桩比较小,不能达到强夯法的效果,与地基土层形成符合地基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有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是对房屋建筑的结构、建筑材料的选择都有规定的要求,效果也不够明显,不能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中。DDC灰土挤密法改进了传统灰土挤密法的缺点,达到了强夯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地基的坚实程度。动力排水固结法也是常见夯实方法结合的新方法[2]。它是指强夯法与塑料排水板结合处理的施工手段,其大的优点是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大幅度缩减施工时间。
2.2换土垫层法
该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土体较差的土层的软土层部分进行挖除,挖除完成后利用高压将强度大、压缩性好且不含腐蚀成分的水泥、碎石等进行回填,后进行加固处理。换土垫层法的特点是操作原理简单,可以显著改善持力层的承载力,很大程度上降低地基沉降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质的湿陷性和胀缩性。因为换土垫层法需要进行土层移除和回填工作,因此不适合深层地基的处理,一般将换土层的土层深度控制在3米以内。在运用煤渣灰吹填时要保持吹填的均匀性,这样所建造的地基才能够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同时因其透水性能好一般在地下水量较小时对房屋的地基腐蚀程度较小,就这点性质煤渣灰可以被用于降水或者地质环境较为湿润的地区。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混合比例将粉煤灰与淤泥质粘土均匀混合并且吹填,从而实现改善土层物理性质,强化地基的施工目的[3]。传统的凝固方法会存在压力大小、含水量等方面的问题,而IFCO扩大了排水的通道,同时利用特殊的加压系统进行及时加压,大大缩短了地基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这一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为房屋建筑工程节约了大量时间。
2.3注浆地基施工技术
注浆地基施工技术根据成分的不同分为硅化注浆地基施工技术和水泥注浆地基施工技术。水泥注浆地基施工技术就是将调配合格的水泥浆通过压浆泵与灌浆管注入条件较差的地基的土体中,在灌注过程中为保证气压的稳定性和空隙的缩小必须保持匀速灌入。地基当中的一些软土能够结合成一块,成为一个大的整体,再加入水泥使其形成一个在底下的连续的坚硬墙体或者是一个个的水泥坚硬土桩,这些坚硬的土桩就可以成为坚实的地基基础,这些物体都有很大的水稳定性,能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载体。旋喷地基注浆技术其具体的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大型的建筑施工设备,只需要相关的配套设备就可实现操作,在操作时选取最佳的作业深度,运用电钻等钻孔工具对土壤进行开孔,选用特别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入用电钻钻孔的底部,以快速提升。是让软土地基在外界施加的作用力下,将空隙水挤出土层,降低空隙比从而产生固结变形以达到坚固地基的目的。在进行地基处理时根据施工设计与土体状况选择佳的作业点,在该作业点进行下钻、开孔,之后采用注浆管快速注入高压浆液,利用高压对原有地基层进行粉碎使其碎块与浆液迅速融合。
3.结语
房屋的建筑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良好的房屋地基基础为房屋建筑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房屋地基的建设中要充分的做好提前勘察工作。传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可以对地基进行处理,但处理后仍存在一定的地基问题,需要开拓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完善地基处理方法,对各类地基土层进行针对性处理。为了避免隐患的存在,在施工全过程以及施工后的验收,要严格检测和质检的流程和规范,确保工程的质量应始终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2]王永红.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J].建筑与工程,2011(22).
[3]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 (16)
论文作者:张福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层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夯实论文; 房屋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