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和互相转化的实践研究的反思论文_李珍镇,韦其生

初中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和互相转化的实践研究的反思论文_李珍镇,韦其生

李珍镇 韦其生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九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90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八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169-01

地理学科在培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主要体现人地观念(基本价值观念)、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这四个要素,三个维度。而要从基本观念达到地理实践的能力就需要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才能指导日常实践生活。而借助地理图像来获取信息或者借助文字来转化成图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观察来看,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靠机械的、简单的强化记忆是行不通的,既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也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不能达到地理课标中要求的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从地理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现在我对初中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与互相转化的实践研究的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做以下分析和反思:

1.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增强学习乐趣,激活探究精神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的调查中,借助地图来学习已达到89.54%;对地理现象强化原理,概念已达到86.92%;地理要素间的联系达到68.30%。这反映出,我们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注意到了对学生学习地理方法的引导,潜移默化间让学生具备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学生不能较好的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不能把文字与图像建构在一起,使得地理的学习较为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地理读图、用图、析图等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到地理的视角上来,借助地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在地理上就是昼夜更替现象,我们就可以借助地球的自转示意图或者课堂现场展示来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形象又直观,既能让学生理解产生的原因,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继而养成对生活现象进行探究的精神。

2.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把握读图技巧,强化读图训练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利用已知的信息条件,通过分析、归纳能建构新的信息。如问卷中由已知的气温分析和特点,推测图中给出的降水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参考标准,学生就能利用已知条件来建构新的信息。其中,图像信息给予了学生最直观的信息刺激,学生又借助教师所提示的读图方法,比较正确的建构生成了图像所要表达的信息。

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有些学生不能较为准确描述的现象,不能将图中的信息正确的表达成文字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时时刻刻的强化读图的技巧,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到读图训练中来,不能仅局限在几个不错的学生身上,要让全部的学生都来尝试分析每节课中的图像,并且举一反三,强化训练。比如,学习了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呈现众多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让班里的学生自己借助学到的读图方法来尝试获取。例如淄博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我们为学生准备出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让学生参照气温降水的标准:气温20℃以上为高温;0℃以下为寒冷;0~20℃为温和或凉爽。降水100mm以上为多雨;30mm以下为少雨或干燥;50mm左右为湿润。来描述相应时间段内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总结出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从文中获取地理信息,提炼文字概要,建构地理图像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有比较明确的提取文字概要并转化成图像的思路。从读取文字定位,如:我国某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单位:毫米。知道了该题所要考查的内容为多年平均降水量,到读图图表信息,再到坐标轴上的呈现。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们能够利用文字信息,提炼文字信息,经过分析归纳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深度,建构出文字所表达的图像信息来。这不仅是学生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学生思考问题的全方位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有些学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地理信息来。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况分别是:一、图表中文字信息的读取不准确。在表中1月份应该对应第二行的10mm,2月份对应5mm,3月份对应33mm……以此类推。二、作图坐标数值选取不准确。这主要在于学生作图时的疏忽造成的,在坐标轴上横坐标为月份一搬就要把1月份对应的空格填满,而有些学生仅是占用了1月份中的一部分空间来描述。纵坐标为降水量,这个与表格中的文字信息对应,每格代表10mm,然后结合表格中的数据信息,选择较为贴近的坐标位置。

通过初中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和互相转化的研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由于初中学生的身心、认知、发展特点,在地理教学和学习中采用图、文信息的结合能够较好的实现地理新课标要求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进而实现学生学习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09-13.

[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论文作者:李珍镇,韦其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初中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和互相转化的实践研究的反思论文_李珍镇,韦其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