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方晓亚论文_方晓亚

方晓亚

(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安徽怀远233400)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选取56例分为2组,参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讨组28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研讨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其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吞咽障碍属于脑卒中后常有的症状表现,近3/4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吞咽障碍,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营养不良、脱水等,严重时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因窒息而死亡[1]。因此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在其治疗稳定后实施康复护理,能够给予其营养支持,并增强其免疫力,有效促进其康复[2]。本研究结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选取56例分为2组,参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讨组28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纳入标准:通过临床诊断、头颅CT检查已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均伴有吞咽障碍表现,同时符合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存在原发性食管疾病患者,不能有效配合研究患者。

参照组:年龄39.7-73.8岁,平均(53.72±11.17)岁,男女比例16:12。疾病分型为脑梗死、脑出血各有患者19例,9例。研讨组:年龄40.3-74.1岁,平均(54.13±11.06)岁,男女比例17:11。疾病分型为脑梗死、脑出血各有患者20例,8例。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型等基础性临床资料对比,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符合研究对比的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及基础性护理,将简单的吞咽功能训练予以指导,如食物的性状、进食体位及呛咳产生时的相应处理方式。研讨组28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于患者神经学症状无进展已持续24小时或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以上时,视患者吞咽障碍症状实施有针对性的吞咽训练与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干预

对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误吸、呛咳等影响,常常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有部分患者甚至采用放弃治疗、拒绝进食等方式消极对待治疗,所心在护理时首先应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这是心理康复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护理人员经常性的疏导与安慰患者,并进行适当的疾病知识宣教,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始终保持放松、稳定的情绪,进一步增强治愈的信心。

1.2.2 吞咽训练

针对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训练指导。对于轻度吞咽障碍患者,可采取摄食训练,进食的体位可采用半卧位,将躯干抬高30°,前屈头颈,垫起患肩,有助于患者向咽部运送食物。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则可选择坐位,易产生吞咽反射。对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可采用舌运动训练(将数块冷藏后的纱布包住舌头,然后上、下、左、右运动,并可让患者张口,通过凉纱布对舌体进行按摩,从而增加舌面的感觉),颊肌、咽部、喉部运动训练(主要是做吹气、鼓腮、深呼吸、吸吮等动作),下颌运动训练(将患者下颌轻轻托住后,让其反复张口、闭口,此时下颌向两侧运动或咬动牙齿),舌吞咽反射训练(通过手指对甲状软骨与下颌下方的皮肤上下进行按摩,从而引起下颌与舌的运动),咽部冷刺激(通过棉棒蘸冰冻的生理盐水或清水,对舌根、软腭、咽后壁、腭弓等处直接刺激,同时叮嘱患者进行空吞咽训练)等方式进行。对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无法经口进食,为保障患者的生理需求,同时避免吸入性肺炎,可采取鼻饲方式,将鱼汤、鸡汤、牛奶等温度控制于38℃左右,每次约300ml,每天4-6次。在鼻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依据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予以评价。评分为1-5分,1分即一次性喝完30ml温水无呛咳表现;2分即分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表现;3分即一次性喝完但存在呛咳表现;4分即分2 次喝完存在呛咳表现;5分不能喝完且呛咳表现频繁。评分越高,吞咽障碍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类型资料(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以均数±标准差(±S)表达,经t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对比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依据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予以评价。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接近,P>0.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研讨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吞咽障碍是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导致,患者大脑中枢神经对颅神经控制失调而造成吞咽肌群无法协调完成整个吞咽过程,作为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脱水、气道阻塞、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等诸多疾病表现,同时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的预后[3-4]。康复护理可对不同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此同时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开展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实用价值极高,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7]。

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研讨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参照组, P<0.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其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王会笑, 杨明莹, 和茵,等. 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11):140-143.

[2]刘萍, 欧翠玲, 敖友爱,等. 早期评估与分级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及误吸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 39(12):934-936.

[3]贾秀贤, 雷少军, 刘卫霞,等. 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8, 40(5):778-780.

[4]王芳, 骆婉莹.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 26(4):428-431.

[5]徐炜, 郁敏杰, 乐嘉宜,等. 穴位按摩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18):2246-2249.

[6]杨峰, 乔鸿飞, 李艳, et al.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31):2418-2422.

[7]王江玲, 戴新娟, 翟晓萍,等.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 40(1):48-54.

论文作者:方晓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方晓亚论文_方晓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