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根[1]2003年在《中韩谈判手之间文化差异》文中研究说明在日常商业运作,以至国际商贸活动,议价是最普遍的现象。在谈判过程中,若要达至双方满意的商业协议,先决条件是对谈判双方的行为模式了解。如双方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这就更为重要。而跨文化的了解是长远有利合作的基石。 为要了解中国及韩国谈判手之间的异同,随机邀请了38位在北京从商的中国及韩国商人进行一项问卷调查。研究范围包括他们的行为特征,在不同处境中的约定俗成及对谈判结果的个人满意程度。问卷调查的作者根据‘叟亚和贾梓贺’谈判模型,采用数量化方式自行设计问卷题目。研究结果的分析显示中国与韩国谈判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同。 虽然中国人与韩国人有很多文化上的共通之处,但两国人民的生活处境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委实相距甚远,无论是政治、法制以至经济层面都大为不同。该研究的目的正是探讨文化差异在商业谈判中的影响。研究结果中有部分与早期进行有关中韩谈判手的同类型研究一致,但别的发现却显示近年全球一体化及信息导向型社会等因素,正导致中国及韩国谈判手的价值观及行为产生激烈的改变。
刘薇[2]2003年在《中外谈判手在不对称谈判中对谈判力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谈判力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谈判研究的主题之一,究其原因在于谈判的实质即是谈判双方的实力较量。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国内的谈判手提供了一展才华的大舞台,同时也为他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战经验。然而,在众多涉外商务谈判中,我们面对的往往是综合实力更强的对手。在这种实力不等的不对称谈判中,谈判手对谈判力的认识和运用往往是以弱胜强的关键。因此,本文试用国际关系中的不对称谈判理论分析商务谈判中的实力不对等现象,旨在探求影响谈判力的因素以及在双方实力不对等的商务谈判中中国谈判手如何借助谈判力在与强者的谈判中获得最佳谈判结果。本文从“力量”的概念着手,回顾了中西方历史文献对“力量”的论述以及它们对谈判力的启示。文章尝试着对中国古代叁大着作《孙子兵法》、《道德经》、《鬼谷子》以及四大西方现代谈判理论“博弈论” 、“妥协理论” 、“心理行为理论”与“原则谈判”理论中有关“力量”的论述加以分析比较,试图寻求它们对当代谈判力研究的启示。接着,文章重点剖析何为谈判力以及不对称谈判力的组成因素-综合谈判力、具体谈判力与行为能力。文章随之选取了两个不对称谈判案例:中韩企业间的化学用品交易谈判与中美知识产权保护的谈判。在上述两则谈判中,中方在谈判初始都处于弱势,但中方谈判手在谈判过程中对影响双方的具体谈判力因素--BATNA(最佳替代选择)、承诺与控制--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分析,“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最终获取了自身的既定目标。由此可见,综合谈判力和具体谈判力共同作用于谈判结果,但具体谈判力则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决定因素。弱势方唯有在谈判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具体谈判力才能取得谈判的最终胜利。
张广瑞[3]2013年在《旅游发展的政治解析》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经济元素促进旅游发展,是旅游发展影响的重要体现,但实践还表明,促进旅游发展的政治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对旅游发展的政治影响更加关注。中国是这样,世界也是如此,在东北亚地区更加突出。在中国旅游未来的发展中,在充分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其政治功能的体现。
万璐, 高利, 李维娜[4]2016年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潜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运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规模、两国的相对人均森林资源面积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影响为正;国家双边距离和地区会晤机制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贸易影响为负;人口规模变化等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贸易并无实质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测算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潜力系数,并提出了促进双边林产品贸易稳定发展的建议。
毛力群, 邹琦云[5]2016年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语言服务——以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外贸市场繁荣、外商众多、各国语言交汇融合,与之配套的语言服务因而显得尤为重要。为倡导国际化进程中的语言和谐与发展,双语公交、多语标识、语言中介与培训、多语网站等构成了义乌市语言服务体系。语言服务体系的完善,将促进义乌城市的经济发展,使义乌形成小语种市场扩大、服务人员全球化、中文服务份额增加、语言服务专业化的新局面,促进城市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韩谈判手之间文化差异[D]. 李昌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中外谈判手在不对称谈判中对谈判力的运用[D]. 刘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3]. 旅游发展的政治解析[J]. 张广瑞. 中国旅游评论. 2013
[4].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潜力[J]. 万璐, 高利, 李维娜. 林业经济评论. 2016
[5]. 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语言服务——以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为例[J]. 毛力群, 邹琦云.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