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家庭教育是对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的心理,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
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期尤其的重要。因为在幼儿时期是孩子对自己的和整个世界有一个基本熟悉和了解的建立时期,而家庭是孩子所接触和了解的第一个除他自己以外的世界,因此好的家庭教育就有可能为孩子的成功打好第一个基石。所以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幼儿接触最早、最多的环境,家庭环境中等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良好的家风和科学的家教,能为孩子创造一个与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活动以及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其身心的发展。因此,家长应当培养自己健全的性格和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并讲究方式、方法、循循善诱,注重讲道理、疏导和启发孩子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良好教育和影响,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早期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家庭教育包括诸多因素,诸如家庭成员的个性、心理素质、思想观念、情感、信仰、风俗习惯等。幼儿家长的性格、兴趣、才能以及情绪状态等,时刻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对每个家庭成员,特别是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个性。如果家长具有良好健康的性格,爽朗、乐观而又活泼,那么这个家庭会较多的充满欢声笑语;如果家长对生活充满热爱,兴趣广泛,勤于学习和钻研,那么这个家庭则会较多的充满学习的气氛。无疑,这些对塑造孩子的个性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早期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幼儿时期,孩子对生活准则和社会规范以及其它知识一概不知,犹如一张空白纸,但是此时幼儿的可塑性极大,模仿性极强,这样模仿不是通过理性去模仿 ,而是近乎像绘画中临摹一样,凭感性直观的去模仿,所以,往往是良莠不辨,是非不分。孩子首先模仿的就是与他们接触最多,心理上最接近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优点,缺点,孩子都会模仿。因此,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做好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答应孩子的事,一定不要落空。平时多做塑造工作,如玩完玩具一定要让孩子放回原处,摆放整齐;脱了衣服要求孩子叠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等等,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自然也就养成了有条理的好习惯。
我国现在的家庭结构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客观上的保证。在经济上和文化水平上都能满足幼儿的需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并达到早期优化教育的目的?
1、家长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威信是一种不可怀疑的信任和威望,父母在家里既是孩子的抚养人,又是教育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家长为显示自己在家庭中的威望,就用粗暴的做法代替严厉的教育。这样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不敢与人交往。还有的使孩子变得野蛮,甚至会走向犯罪;还有个别家长为显示自己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也只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自私,家长的威信也没有了。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必须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以自己的坦荡无私、高尚言行树立和巩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子女无私的关怀,以及朴实廉洁的作风,这样的家长不仅让孩子敬仰,而且还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给孩子一生带来影响。
2、家长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这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
父母要成为幼儿的表率,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母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很大的作用。有的家长怕孩子到幼儿园吃亏,就嘱咐孩子说:“ 别人若是打你,你就使劲打他。”一旦自己的孩子真的吃吃了亏,就不依不肯,甚至恐吓对方。还有的孩子把幼儿园的玩具拿回家,家长不但不批评教育孩子,反而说说 :“幼儿园的玩具那么多,拿一点回家没关系”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要检点,以防一时疏忽,在幼儿心灵中留下不好的影响。
3、家长要把对幼儿的严格要求和对他们的尊重结合起来。
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父母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情合理、坚定不移、经常一贯和孩子所能接受的。然而,家长的要求有时尽管是合情合理的,但对幼儿来说,毕竟还是外部的东西,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幼儿的意识行为,单纯用简单生硬、绝对命令和急于求成的办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诱、启发自觉,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才能使幼儿自尊自重、奋发向上!
4、家庭教育更要注重幼儿心理教育
作为新世纪的幼儿,他们生活在物质和精神极度丰富的时期,各种零食、玩具的丰盛,各种不同的文化信息,让更多的幼儿享受到多彩的童年。但是,正因为如此,也很容易让幼儿养成霸道、自傲、自私、喜欢独乐、独享、独自占有。在家庭教育中可利用故事、图片和现身表现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尊重他人,帮助他人,感受众乐乐的快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父母对自己的言行要检点,以防一时疏忽,给幼儿纯洁的心灵蒙上灰尘。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因人而异
孩子的早期教育必须顾及到每个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及天赋条件等。这样才能使孩子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发展特长。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定向发展,这才是达到优化教育,使幼儿成才的途径。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作为追求文明进步的父母们,无不渴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品德优良、聪明好学、具有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切实转变自己落后的家教观念,学习科学的教子方法,真正掌握家教的艺术,全面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和家教素养,陶冶品德情操,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做好孩子的表率,为幼儿的早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家庭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华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合编,1992年4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新时期家庭教育读本》由南郑县21世纪家庭教育新思维课题组(汪建业主编)编,2006年9月出版
作者简介:高泽文(1989—),女,汉,辽宁省营口市人,职称:小高,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论文作者:高泽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孩子论文; 幼儿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论文; 家庭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父母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