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管理_国际市场论文

论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管理_国际市场论文

试论我国零售商业的国际化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我国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削弱,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发育、形成,国内外两个市场将逐步全面接轨,我国内外贸的分割将进一步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关头,处于市场前沿的零售商业,树立国际市场竞争意识,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国际化经营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零售商业实行国际化经营是大势所趋

零售商业实行国际化经营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它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实现零售商业经营综合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生产的国际化要求零售商业经营国际化。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生产国际化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零售商业的国际化经营是生产国际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生产国际化的形势下,零售商业不能仅停留在商品购销活动上,而必须双向延伸到生产和消费领域,调查市场需求,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商品生产、开拓新的市场,为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充当先锋。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更为迅猛,外商投资,对外贸易的重点已转向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部门及其产品上。相对于此,我国流通部门尤其是零售商业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工业生产,至多是刚刚起步,表现出很强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从而阻碍了商品流通功能的充分发挥。生产国际化客观上要求零售商业必须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以促进生产领域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2.宏观形势促使零售商业经营国际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市场的变化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国内市场,国内不少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也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市场将成为整个世界大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与国际贸易体制相协调,企业需要根据国际标准体系、市场要求价格和营销惯例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另外,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关税的调整、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内外贸分割的局面进一步弱化,过去零售业不允许外商介入的禁区已经突破,外资的大举进入直接形成了对国内零售市场的冲击,使国际竞争摆到了自家门口。这样,零售商业的传统经营方式乃至观念都受到了挑战,市场本身在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市场、新的机遇、新的考验面前,国内零售商业只有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国际化经营来促进商品流通与国际市场接轨,才能发展壮大自己,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回旋余地。

3.零售商业本身的发展要求其经营国际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零售商业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距现代化经营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一方面,从流通体制上看,条块自成体系、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格局尚没有彻底改变,商品流通不畅的现象仍然存在。商品流通被人为的划分为国内国外两部分,阻碍了国内国外市场的有机联系,妨碍了零售业发展所需要的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从零售商业本身的素质来看,我国零售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滞后,许多城市网点布局出现明显断层;靠传统商业中心地段优势分散经营,缺乏竞争战略与较为宏观的发展规划;零售商业从业人员素质较差,缺乏现代市场营销和商品管理的知识;硬件不足,商场内物质技术设备落后,缺乏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等。为了进一步加快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零售商业整体素质,优化商品流通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多功能的零售商业,根据我国零售商业的现状和特点,只有依靠国际化经营,实施外向带动,通过引进市场机制,管理方法和手段,切实按照国际惯例办事,遵循市场法则,才能促使我国零售商业转轨变型,加快经营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4.零售商业实施国际化经营利大于弊。这主要表现在:(1)零售商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市场和市场占有率。国际化经营有助于给零售商业提供一个更大、更广阔的市场,给其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2)零售商业的国际化经营,有助于改善商品经营结构,可以通过触角捕捉国际市场信息,了解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自身营销策略,引进适销品种,输出本国商品,保持其经营活力;(3)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经济立法的差异,积极开展有利于我方的业务;(4)零售商业经营的国际化既是将企业置身于一个更大的市场,同时也使企业具有了更大的稳定性,减少了其因某一国家地区的政策变化或市场冲击而带来的风险。

二、我国零售商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有利条件

我国零售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从事外经外贸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虽然有人才不足、缺乏经验等诸多弱点,但也有许多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零售商业实力雄厚。我国零售商业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实力十分雄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零售商业机构有一千多万个,其中国有大中型零售商业机构有三十多万个,整个零售商业系统从业人员达二千五百万人左右,社会商品零售额为一万多亿元人民币。1993年,我国有120 家大型零售商场销售额超过1.2亿元。可以说, 我国零售商业目前已基本上拥有了一套完整的进销网点和自上而下、便于调控的组织体系,手段相对先进,初步具备了组织商品国际流通、开拓国际市场的势力。零售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国际化经营潜力很大。

2.熟悉国内市场。我国零售商业长期从事日用消费品的市场购销经营,对国内市场产品的生产、供应和需求状况比较了解,对市场供求反映比较敏锐,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化也比较清楚。依托这一优势,国内零售商业可以更好地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出发,组织长线产品出口和短线产品进口,既解决国内市场对某些短缺商品需求的满足,又能为国家创汇、开拓国际市场,起到互通有无、调节余缺的作用。

3.零售商业部门经营品种齐全,渠道众多,有可靠的货源供应,与社会各界都有广泛的联系。凭借这一有利条件,零售商业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到品种齐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商品货源,又可以开拓符合零售商业自身特点的独特的出口渠道。

4.零售商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已初步具备。国际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比较平稳,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加强,企业跨国经营势头强劲,这为零售商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机遇。在国内,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封锁逐步解除,零售商业通过连锁、特许、经销、代销、寄售、代理等形式实行跨地区渗透已成为可能,这为零售商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零售商业通过内引外联来开拓国际市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契机。再者,随着我国外贸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关税的调整,原来物资、商业、外贸“三分天下”的格局正逐步改变,这又给我国零售商业走出国门、跻身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准备了条件。

三、我国零售商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思考

我国零售商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虽然还未形成大势,但是已越来越多地引起相当一部分零售企业的重视。近几年来,已有少数零售商业企业大胆尝试,走出国门,到国外去寻找市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已作了初步的探索。但这与全国经济形势发展相比,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规模结构上,都相差太远,还只是星星之火。因此必须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加快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步伐。笔者以为,在实践中应认识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过去,零售商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封闭状态,长期被拒之于国际市场的大门之外。我国经济发展缓慢、技术落后,商品质量不高,竞争能力低下,零售商业自身滋长了懒惰性和对国家的依赖,市场观念和开放意识淡薄,更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紧迫感。近几年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相当多的零售商业虽然想涉足世界市场,但又产生畏难情绪,不是主动大胆地去试、去闯,而只是消极等待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思想不够解放是零售商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迈不开步伐的关键。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将发展国际化经营作为零售商业工作中新的增长点和重点来抓,是当前零售商业特别是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零售商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2.争取政策。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居第三产业重要位置的零售商业,要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必须争取国家政策的扶植和各级经济杠杆部门的支持合作。争取政策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进出口权。零售商业自营进出口权, 是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先决条件,是跻身国际市场,按国际需求和国内产品结构组织经营的桥梁。一是零售商业要积极向外开拓,尽快建立能按国际惯例办事,能与国际市场相衔接、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经营机制;二是根据国家的对外经贸政策,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积极组织优秀产品出口和国内短缺产品进口,为企业创利,为国家创汇。因此零售商业要创造与外贸企业、三资企业平等竞争条件,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落实进出口权。

(2)减免税收。争取杠杆部门的支持, 尽快出台鼓励零售商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优惠措施。给予尝试跨国经营的零售商业企业以减免税收、降低税率,批准退税的优惠。

(3)资金扶植。争取政府和各级杠杆部门从资金、 外汇方面扶植,享受与外贸公司同等的优惠利率,给予低息贷款。允许零售商业企业创造条件成立融资部或财务公司。在内部融通资金、建立起信贷、结算、监控财务机制。实行向国内外筹集资金,一个口统贷统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扶植零售商业企业在有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开立外汇帐户,减少向外地调剂外汇审批环节。

3.加速培养人才。现代经济贸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零售商业开拓外向经营,培养外贸人才尤为关键。其路子可以从以下三步走:(1)成立人才机构。 零售商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存在人才匮乏、起点低、底子薄的劣势。要扭转这个局面,就必须成立专门的人才机构,负责对各类人才进行系统组织、指导协调和综合规划,一是零售商业企业领导把人才培养列入议事日程,纳入责任制指标,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二是根据营销发展需要,择优选派中青年骨干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参加短期培训、培养涉及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情报和翻译等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和跨专业通才;三是有目标、有重点地轮派干部到国外有关商业企业学习、开阔视野广交朋友。(2)挖掘内部人才。 一是通过对企业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来发掘人才;二是创造公开竞争环境,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使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创造实践机会,多渠道、多层次、构筑对外经贸业务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到国际市场上“经风雨,见世面”的应变技能。(3)引进外部人才。 零售商业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就要放远眼光、舍得投资引进外贸人才。可以高薪聘、聘用到企业中来;也可少花钱聘为顾问;还可以采用人才挂钩的办法,与生产、流通、金融、咨询、信息、院校、科研单位或机构建立固定关系。

4.改善经营环境。经营环境改善的目的在于增强零售商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国内国际市场并轨的步伐。改善零售商业的经营环境应立足抓好以下三个环节。(1)改善零售商业硬件设施。 根据当前我国零售商业硬件设施的现状,应按照“高起点、全方位、超常规”的思路,实现零售营销环境“硬件”现代化。其一,办公自动化,运用自动化办公设备,加强经营决策、经济预测的综合分析和管理、情报、翻译、联络等业务的技术处理,形成快速的运行反馈机制;其二,信息网络化。应用电脑技术,建立资源、价格、库存、消耗、成交、供求动态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和经济动态;其三,网点系统化,根据时空变化和地区消费需求变动,合理调整网点布局,有效进行综合交叉反馈,以提高其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2)提高零售商业的软件水准。一是坚持“以软补硬”策略。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经营方法和促销手段,促使其经营管理逐步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二是增强员工素质。通过必要的规章和激励措施,提高员工为顾客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水准。三是提高信誉度。销售出商品包退包换、帮助顾客选择、安装、调试等,在多方面做好服务工作。经贸和业务往来要信守承诺,切实履行合同,不能随意违时背约。(3)完善国内市场体系。 开展国际化经营,国内市场是基础。当前关键是建立和健全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又要解决因制度原因而产生的市场分割问题,这就要求商业管理部门真正实行政企分割,管理机构执行单一的管理职能,并按照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的需要,调整和配置商业流通管理机构。

5.加强联合。零售商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研究分析世界经济新情况,制订新对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集贸联合,已成为零售商业增强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1)加强横向联合,即与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联合发展对外贸易,所谓“借船出海”。一是与生产企业联合,争取成为其产品海外销售的代理机构,承担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任务;二是与外贸企业联合,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组织长线产品的出口和短线产品的进口。(2)加强外向联合, 即与海外企业发展不同形式的联合经营,多管齐下,从资金、科研、市场销售、信息和人员多方面着手。一是引进软件,即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引进市场经营条件下独立自主的企业运行机制,发挥合资、合作企业开展租赁、连锁经营的示范效应,促进国内零售商业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二是利用合资合作伙伴的国际营销渠道,使中国的零售商业和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双向交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标签:;  ;  ;  ;  ;  

论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管理_国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