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源CT低剂量腹部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韩金凤

探讨双源CT低剂量腹部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韩金凤

北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肝癌患者腹部扫描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诊查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CT室收治的肝癌患者48例,初次CT诊查应用常规剂量进行,复查分别使用70%、50%低剂量CT诊查。对比不同剂量CT诊查图像结果及射线剂量。结果 常规剂量诊断图像治疗优良率为95.83%,70.0%剂量诊断图像治疗优良率为93.75%,50.0%剂量诊断图像治疗优良率为89.58%。图像优良率大致呈降低趋势,但三种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剂量噪声为(11.76±0.35),70%剂量噪声为(12.03±0.44),50%剂量噪声为(12.42±0.52),三组扫描噪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剂量辐射剂量水平为(96.59±0.82)mGy,70%剂量辐射剂量水平为(67.74±0.93)mGy,50%剂量辐射剂量水平为(48.17±0.91)mGy,随着扫描剂量降低,辐射水平明显降低,低剂量扫描辐射水平与常规剂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肝癌患者腹部扫描应用CT诊查时,低剂量CT诊查结果可信,辐射剂量小,可优先考虑使用。

关键词:肝癌;腹部扫描;诊断;低剂量;CT

肝癌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之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中常常依据其发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判断,整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传统的CT诊断中,其辐射剂量较高,对患者的副作用也相对比较大。因此,临床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该病的诊断,降低CT诊断的辐射剂量是医生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双源CT逐渐得到临床应用,这种诊断方法具有无创、时间分辨率较高、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相对宽、辐射剂量较低、准确率相对较高的优点,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效果。CT诊断的劣势或者说长期潜在危险是高剂量的射线辐射,虽然目前没有资料明确指出危害的发生时间及程度,但对人体可能会造成长期危害[1-2]。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诊查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选择肝癌患者48例做低剂量诊断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部CT室收治的头部外伤并实施CT扫描诊断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1~83岁,平均(58.92±9.21)岁;体重49~82 kg,平均(62.39±10.33)kg。所有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CT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双源多层螺旋机。层间距以及层厚均为5 mm,噪声指数(NI)=9。初次诊断实施常规剂量检测,患者上腹部实施增强扫描,且扫描序列主要包括动脉期与门脉期,均采取单源扫描技术,从其膈顶到其肝脏的下缘,而非扫描的部位需要采取铅衣进行保护。然后,需要开启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电流260 mA;复查诊断使用低剂量扫描,分别为70%剂量(120 kV,180 mA)、50%剂量(120 kV,130 mA)。增强扫描时需要采取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剂量控制为1.5 mL/kg体征,并且由高压注射器按照3.0 mL/s的速度经前臂静脉团进行注射,并在注射对比剂之后的30 s与70 s进行采集动脉期与门脉期的图像。

将采集的图像输入随机的工作站Viewing软件中,并且需要手动勾画动脉期与门脉期图像上的肝脏和胰腺以及竖肌兴趣区域,测定各个兴趣区内的CT值,并且选取肝脏和胰腺以及竖脊肌的平均CT值。同时,需要测定相同层面上腹壁皮下脂肪均匀区域中的脂肪CT标准差,称之为脂肪SD。最后,需要计算动脉期与门脉期肝脏-竖脊肌与胰腺-竖脊肌的噪声比(CNR),为(兴趣区CT均值-竖脊肌CT均值)/脂肪SD;动脉期与门脉期肝脏与胰腺信噪比(SNR),为兴趣区域CT均值/脂肪SD。

剂量测定:患者在进行CTCA检查时会产生自动生成容积CT剂量指数与剂量长度成绩,将其记录下,并依据ED=剂量长度乘积×C(换算因子)。然后,依据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胸部平均值0.017,从而有效地计算出ED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数字血管造影系统本身配备有剂量面积乘积测定装置与记录系统,从而实时地显示患者诊疗过程中所受射线照射剂量面积乘积,有效地计算ED值。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剂量诊断图像质量比较

随着扫描剂量降低,图像优良率大致呈降低趋势,但四种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三组扫描噪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扫描剂量降低,辐射水平明显降低,低剂量扫描辐射水平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3 讨论

CT诊断技术目前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对临床诊治意义重大。但是随着射线辐射逐渐被人们认识并熟悉,射线带来的潜在危害也日益凸显。剂量超出标准会给诊断对象带来长期的危害,这点已经被大量资料证实。临床中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应用,而上腹部疾病检查中常常采取CT扫描,且辐射剂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显示,为了有效地降低公众辐射剂量,需要严格把握CT临床中的适应指征,且应普及现有设备的低剂量扫描措施。因此,探讨降低扫描剂量是否能够取得可信的诊断结果,对于降低人体危害十分重要。

临床中CT辐射剂量降低主要是取决于机器系统特性提高与检查方法以及扫描参数(主要包括了管电流与管电压以及扫描时间与扫描范围等)的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现有的设备上对上述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达到低剂量CT扫描的效果。临床研究显示,为了有效获取较好的CT图像治疗,一般采取降低管电流量,且这种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可行。本次研究中将管电流控制为260 mAs,从而更好地进行低剂量CT扫描。

CT图像的质量与辐射水平直接相关,若辐射水平降低,则X线光子数量及密度都会相应降低,提升噪声水平,虽然对空间分辨率没有太大影响,但对显示细节的低对比分辨率影响较大。近年来CT探测器光电转换技术等不断升级[8-9],都为低剂量CT扫描诊断创造了理论可能。降低辐射水平方法较多,降低CT管电流是常用的方法。由于肝癌患者需要多次实施CT扫描,射线累积水平较高,本文认为初次诊断对于后续治疗十分重要,因此应该使用常规剂量,完全显示所有病灶细节。在复查诊断中,由于病灶有针对性,扫描关心的重点突出,因此无需清晰显示所有头部细节。本文使用两种低剂量扫描,图像优良率水平表明随着扫描剂量降低,图像质量大致呈降低趋势,与理论分析一致,但四种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相近,对于复查诊断已经能够满足要求。进一步说明,临床中对于肝癌患者在进行腹部CT扫描中,给予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对其图像的质量影响并不大,从而减少对其身体的损害。临床研究显示,辐射剂量超过250 mGy时,容易引发癌症,本文虽然单次诊断均未达到此剂量,但是肝癌患者腹部多次诊断会累积辐射水平,因此尽可能降低每次辐射剂量对患者的保护十分重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扫描剂量降低,辐射水平明显降低,达到了降低累积辐射的目的。因此,在降低对比剂的剂量进行CT扫描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的水平,从而达到对其保护的作用。

对于不同患者实际条件(如体重、年龄等)应该选择不同的合理辐射量,既要考虑到高辐射带来的危害,又要考虑到低剂量水平对诊断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降低CT剂量的方法较多,而本文只研究了降低电流带来的影响,其他方法尚未研究,且结果保守认为只适用于涉及的CT机型,在后续研究中可以继续完善。当然,低剂量CT诊断研究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医学工作者共同长期完成。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腹部扫描应用CT诊查时,低剂量CT诊查结果可信,在应用低剂量诊断时,应通过有经验的医师判断。低剂量CT诊查辐射剂量小,可优先考虑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莉,周恩利,刘娜,等.低剂量CT扫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37(1):6-8.

[2]睿,赵子凤,刘伟,等.儿童低剂量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3):174-176.2 三种剂量诊断噪声及扫描辐射剂量比较

论文作者:韩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探讨双源CT低剂量腹部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韩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