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课堂教学法在美术课中的应用论文_魏菲菲

浅谈开放课堂教学法在美术课中的应用论文_魏菲菲

◆ 魏菲菲 山东省昌邑市文化学校 261300;赵盈娜 山东省高密市阚兴小学 261500

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将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解脱出来,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近几年,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在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训斥效果更好。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加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其“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让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习×××”……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如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收集有关青海、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迫不及待地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地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设计思路开拓。

因此,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论文作者:魏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浅谈开放课堂教学法在美术课中的应用论文_魏菲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