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土建工程,在建设与施工之中也具有着一定的特殊之处,尤其是对于电力线路的铺设与连接等都是变电站建设施工之中的重点,这就对建筑工程企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在变电站的建设之中,建筑企业对于基础建设部分的重视还是有所不足,由此导致很多变电站总体质量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质量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与运输的中断。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工程;土建;基础施工技术
1 导言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景下,变电站的施工项目相较其他土建工程,变电站的工程质量要求更加高。而变电站的土建工程因为要求质量,所以多处受限,如选址的地质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此探讨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十分重要。
2 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特点解析
2.1 投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
变电站土建工程之中,所要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并且很多部分的建设施工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大,这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变电站的土建中,需要大量的设备安装以及线路铺设,比如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等等,稍有不慎将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者是安装失误,从而导致变电站不能正常运行,土建工程质量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2.2 建设地点受限制严重
变电站是电力能源供应与传输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不同电力线路所连接的节点,起到了重要的中转作用,正是因为变电站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其建设的地点就要按照电力线路的走向来进行安排,不能随意选择施工地点。建设地点受到限制,对于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施工就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部分电力线路往往在荒野或者丘陵之中,在这种地形下进行变电站的土建施工,其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都会大大增加。
2.3 所占面积小,功能全面
变电站土建工程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其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在部分田地区域,建设的变电站其占地面积就更显小巧。变电站土建工程虽然占地面小,但是其功能非常全面,正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变电站之中,包含了众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蓄水池、排水池等等,其能够满足变电站之内的日常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资源与能源供应,其次还包括着专业的电力建设与设备,比如变电室以及配电室等等,这是变电站正常发挥的枢纽部分。在变电站内部,不同的组成部分各自独立进行运转和工作,其中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如此小的占地面积,却包含如此多的功能,实属不易。正因为这个原因,变电站的土建工程其对于施工设计具有着极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极好的施工设计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面积,将所有功能都包含在变电站之中。
3 不良地基产生的常见原因
变电站在施工选址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良地基,常见造成不良地基的因素有变电站选址时,位于坡底的冲积平地地面,表面上地势较为平坦,但因为形成时间较短,很容易被山水所侵袭,从而导致不良地基,或当变电站选址在有较大高低差地形上时,需要进行挖填、压实以平衡地势,但很可能会因为填土较深,压实工程较短而导致深层土层未被压实,从而引发预沉降。
例如某变电站工程因选址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高差不大。但站址区上部经常覆盖冲积层,且有很厚的淤泥层,需要特别重视填土地基的处理,处理过程中,在利用填土作为建筑物地基时,稳定、变形和强度三方面的问题必须考虑,施工时,将接近最优含水量的填料,按规定的虚铺厚度铺平,随后进行碾压。碾压应按顺序进行,避免漏压,机械压不到的地方应用人工补夯。施工完毕后一定要对填土地基的质量检验,一般是在施工过程中分层测定干土重度,并与控制干土重度比较,或采用静力及动力触探法检验,也可两种同时采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4.1 地基处理技术
4.1.1 土建工程基础处理
在进行正式施工前,需要对变电站的施工地点的地形与地质进行勘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基础处理技术。变电站基础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基础技术,另一种是条形基础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如果符合相关标准,就能够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施工,如果检测不合格,就需要采取一定技术处理,提高承载力。运用基础处理在进行底面积扩大施工时,首先需要对该地点的承载力进行分析,继而采取必要的手段,扩大底面积。
4.1.2 围墙基础处理技术
在进行变电站工程施工时,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围墙,主要起到保护变电站的作用。围墙的主要位置是在挖填土的边缘,这部分的围墙基础通常不会出现问题,通常为节省建筑面积,在设计过程中会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而围墙主要是建设在挡土墙上。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填土厚度过大的现象,就需要提高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也相应会提升。为改善这种现状,就需要采用自然放坡的方式,改善填土厚度过大造成的工程造价提高的现象。
4.2 混凝土技术分析
混凝土技术施工是保证土建结构承重力与稳固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出现施工缝与孔洞等现象,施工缝与孔洞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现象,就需要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凿出V形缝,并在缝隙中注入大量水泥,并对缝隙做好密封工作,保证施工施工质量。当混凝土结构出现孔洞现象时,首先需要将孔洞周围的灰尘与破损的结构彻底清除,并将孔洞彻底清洗干洗,将泥浆按照标准比例进行搅拌,再将泥浆均匀覆盖在孔洞上,并将泥浆压实。对孔洞进行修补,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出现孔洞问题,要引起充充分重视,在对孔洞周围处理干净之后,需要建立适当模型,利用压力朝孔洞内灌注水泥浆进行修补。结构发生裂缝需要根据裂缝的宽度与深度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4.3 预埋施工技术
在进行变电站突进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预埋施工技术,这是决定变电站后期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的决定性环节。在进行预埋施工时,需要进行管件预埋,管件预埋时需要注意预埋板的长度与方向的变化,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前期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梁侧边底部需要埋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保证其稳定性,但在埋入钢筋时,需要将钢筋埋在梁侧底的上方,并且需要注意,不能够在主钢筋上进行焊接,会影响钢筋结构的稳定性。上层砼的施工,需要在其表面抹上均匀的石灰,但在进行抹石灰的过程中,需要避开预埋件,并对裸露的部分进行保护,避免污染预埋件,影响工程质量。预埋件出现损坏,需要及时进行修补,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5 结束语
总之,变电站的土建工程建设施工,始终是建设工程企业工作的重要部分,并且为了保证我国电力事业的正常发展与人民的正常生活生产用电,必须要提高对于变电站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掌握,对于变电站的建设,必须按照相关规范来设计能够互相有良好配的工程,以此来提高变电站的质量,如遇到不利于变电站基础施工的情况,应当及时的用正确方法分析、处理,通过反复修正后,确保各项要求能够满足设计所需,才可以开始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十茵.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4):81-82.
[2]黄嘉锦.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江西建材,2016,(15):112+114.
[3]力晓伟.变电站土建设计方案优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39+143.
[4]金瑜.变电站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6(S2):81-82.
论文作者:吴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变电站论文; 土建论文; 孔洞论文; 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基础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