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贴 企业应当收紧的钱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钱袋论文,津贴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案例
自从A公司为14名销售人员每人配了一部手机以来,月月话费都高得惊人,月平均在2万元左右,人均话费高达 1800余元,这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为此,公司李总同销售部蔡经理谈了多次,李总认为目前公司营运状态良好,还可以承担这些费用,但是一旦业务萎缩,就会成为企业不小的负担。蔡经理却不以为然,并说“只要业务好,这点钱算什么!”,一副“大款风范”。李总对此颇为不满,于是,授权人力资源部对此项津贴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出应对的办法。同时李总也希望人力资源部能对公司现行的所有津贴政策进行必要的梳理,拿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公司HR经理王女士是毕业于上海某著名大学的MBA,但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津贴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如何才能满足企业需求并且制定出富有竞争力的津贴方案,她心里也没有太大把握。因此,王女士决定好好研究一下,究竟应当怎样来应对“手机话费事件”和由此引发的企业津贴方案的设计问题。
分析 企业为了体现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也为了表示对员工工作的支持,常常采用发放津贴的方式。所发放的津贴,一部分被列入了人工管理成本,如职务(岗位)津贴、交通津贴、伙食补贴等;另一部分则属于工会列支的福利,如旅游津贴;还有的则计入销售成本,如销售人员的差旅津贴、通讯津贴等。总之,各色津贴在企业所有的运作成本中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而如何合理地控制津贴总额,便成了不少企业颇感头疼的问题。
津贴设计的四项原则
津贴的设计及管理是一门学问,许多企业的经验可供借鉴,特别是销售人员的津贴更是复杂,有效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杜绝漏洞,值得深究和探讨。以下是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比例不可过大。曾有外资企业将每日的差旅津贴实行个人包干制,每人每天200元,结果有销售人员外出一个月,月津贴5000元左右,竟超过其月收入,于是出现了不少销售人员在外住小客栈、吃方便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
——项目不宜过多。政府正欲通过降低企业员工收入中福利性收入的比重来缩小收入的差距。为此,如无特别需要,尽量不设专项津贴;再则津贴是设立容易取消难,因此设立时应慎之又慎,尽量少设。
——尽量不要用现金支付。由于津贴的发放会引发工资总额的上扬,因此要少用现金,尽量使用如午餐券、洗衣券的方式予以取代,或是直接报销。
——对津贴严格管理,杜绝漏洞。一项津贴设立之后要对其进行跟踪反馈,检验可实施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企业应当保留对津贴的“解释权”和“随时修改权”。拿手机话费来说,笔者就曾设计过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总额封顶,超额自理,不满总额时全额报销;二是上不封顶,所有话费中的20%由个人自理。有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年采用了第一种方案,结果有趣的是,大部分手机拥有者打到踩额度线为止,即所谓的“充分用足政策”;第二年这家企业就采用了第二种方案,结果手机话费大幅度下降,毕竟用自家的钱心疼。
再如差旅津贴,许多跨国公司也是常常变换政策。如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最早采用的是“全额包干制”,即在国内出差一律每天150美元,住宿费及伙食费、当地交通费、通讯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就发生不少人员为了省钱,挑档次低的宾馆住,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出差简直成了不少人“挣外快”的好机会。于是,管理层便改变了这一做法,采用“实报实销制”,即用多少报多少,另外给一些少额的津贴,结果成本大大上扬,不少人竟然顿顿饭都在高档宾馆吃,连内衣内裤也要送宾馆洗,管理层最终也不得不叫停。如今大部分企业均采用“实报实销与统筹包干结合”的方式,即住宿、宴请、电话传真、当地交通均实报实销,而个人伙食、小费、洗理费等自理,大概幅度在每人每天200元左右,结余自留,超额自理,这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式了。
津贴设计的思路借鉴
津贴的设计有一个基本的程序,就以一家公司设计交通补贴为例。最近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打电话来询问关于职工购车的交通费用津贴,而笔者所在的公司正好刚刚完成了这一课题的调研报告,藉此谈谈设计该类方案的基本思路。
一、购车有无补贴?购车款中有无公司资助的部分?这是整个方案设计中的关键。有无公司的贷款?是低息还是无息?这几种模式导致的方案均不同。
二、私车公用的可能性。公司在任何情况下均应仔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即私车公用的部分要大致测量一个数值,顺便提醒一句,这是该方案成功的先决条件。
三、职位高低与补贴的比例关系。固然这有“按职定薪”之嫌,但在设计过程中大有考虑的必要,因为从常理来说职务越高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和档次越高,故而车辆的使用可能越大。
四、路程与补贴的函数关系。如果没有经过仔细测定随便定个价,如每公里补贴1元或是定个总价每月补贴1200元等都是错误的做法,而且不少企业大量存在这方面的矛盾和纠纷。
五、保险与维修的问题。即保费和维修保养费用的补贴与支付已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随着车辆的折旧,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六、由于私车公用引发的工伤问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私车公用由于非专业驾驶员心理素质的问题或是驾驶技术的生疏引发的工伤问题屡有发生,从而使得不少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苦不堪言。
七、其他。许多细节值得制订方案者思考,如汽油价格调整、假公济私问题等等不一而论。
相关链接
津贴,按照字典上的解释为“工资以外的补助费”。它主要用于对特殊劳动条件下超常劳动的补偿,发放的依据是劳动条件与环境。津贴作为一种补充的分配形式,起到保障员工的健康,弥补劳动条件不足的作用。它具有“专一”的特点,即“一事一贴”,为某一专项实施津贴,如“交通津贴”;同时津贴具有“均贫富”的特点,不与工资或其它分配方案挂钩。按照津贴的性质可将其分成三大类:一是与劳动直接相关的津贴,如:岗位性津贴、技术性津贴等;二是生活保障性津贴,如: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书报费等等;三是地区性津贴,如: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
标签:设计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