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论文_游明波,廖湘平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方式在终末期肾病中的应用对患者抑郁相关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60例血液透析病患以及56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调查,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抑郁症状检出者有72例(62.09%),当中,符合ICD-10诊断标准者有38例(53.52%)。对两组的抑郁障碍临床表现形式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度、文化水平、医学应对方式、家庭收入和透析方式均是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有文化水平、医学应对方式、家庭收入、透析方式与社会支持度等。

【关键词】血液净化;终末期肾病;影响因素;抑郁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受经济困难、死亡威胁以及生活限制等方面的影响,可加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使得患者出现了精神障碍的情况。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对于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其发生抑郁状态的概率在30-60%的范围之内,且抑郁的发生率还和死亡率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终末期肾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抑郁相关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且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包含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在31-74岁之间,平均(46.83±5.7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者,20例;高血压肾损害者,7例;糖尿病肾病者,11例;多囊肾者,2例;梗阻性肾病者,17例;原因不明者,3例。另择本院同期接诊且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56例,包含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47.25±5.6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者,18例;高血压肾损害者,6例;糖尿病肾病者,9例;梗阻性肾病者,14例;慢性肾盂肾炎者,7例;原因不明者,2例。患者均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无精神疾病史。研究在获得医院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比较两组的原发病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对两组的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血液净化方式与疾病诊断等进行调查,同时采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两组的社会支持度,该量表包含有主观和客观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这三个维度,总共有10个条目,分值越高,提示社会支持度越高。利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评估两组的医学应对方式,该问卷包含屈服、面对以及回避这三种应对策略,采取1-4级评分法,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更倾向于该应对方式。

1.3 评价指标

综合分析两组的调查结果,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总结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障碍临床类型分析

在纳入研究的11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当中,抑郁症状检出者有72例,占总比例的62.09%,当中,有38例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ICD-10诊断标准,占总比例的53.52%。对比血液透析者和腹膜透析者的抑郁障碍临床表现形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抑郁障碍临床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表 [n,(%)]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表2显示,社会支持度、文化水平、医学应对方式、家庭收入和透析方式均是患者抑郁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表2 抑郁发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 [n,(%)]

3 讨论

目前,对于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临床医师通常会采取肾脏替代疗法,比如: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以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有效的维持[3]。但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承受生活方式改变、心理、角色干扰以及躯体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其心理应激源显著增强,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了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有报道称,在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非常高,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4],对于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者而言,其发生抑郁障碍的概率在51.8%左右的范围之内,比其它慢性病者的41.5%和健康人的9.8%高。此研究中,本组116例病患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62.09%(72/116),当中,确诊符合CID-10诊断标准者有38例,占总比例的53.52%。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度、文化水平、医学应对方式、家庭收入和透析方式都是患者出现抑郁障碍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此,临床需重视透析的充分性,不仅要对患者的躯体功能进行有效的改善,还应加强对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精神生理康复情况进行干预的力度,此外,患者家属和社会人士也应予以患者足够的心理以及社会支持,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降低抑郁障碍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常玲玲,李秀丽,杨淑玲等.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1):50-54.

[2]崔梦笔,钟玲.血清色氨酸水平与终末期肾病患者抑郁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5):329-331.

[3]沈燕清,施素华,李燕娃等.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99-499.

[4]常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评估[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8):94-95,97.

论文作者:游明波,廖湘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论文_游明波,廖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