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对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联论文,初中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言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课文的作者大都是民国或民国前出生的,这些人,基本上接触过对句教学,再加上民国以前盛行对联,因此,课文的作者大多有自撰对联、别人赠送的对联、自己与对联的故事、关于对联的文章等等。这些对联从不同角度概括作者生平,或对作者进行评价,或概括作者创作生涯;对我们理解课文,学习语文大有益处。我们应该把这些对联有效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笔者在运用对联介绍课文相关内容时,综合学生接受能力、选文的内容、选文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创作生涯来甄选对联。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用对联介绍作者,力求全面
如在上《芦花荡》一课时,习惯上是教师介绍作者孙犁的生平创作,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去上网搜索。这种方法虽然很实用,但是往往缺乏趣味,读后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这时,我们可用与作者相关的对联来进行导入和介绍。既全面,又言简意赅。如有两副关于孙犁的对联,一副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炎文挽孙犁:
风云初记,耕堂荷花,燕赵气节,同人尊仰;
铁木前传,耘斋秀露,魏晋文章,异世追怀。
一副是中国国画理论家、教育家王学仲挽孙犁:
荷风荷雨荷花淀;
文伯文豪文曲星。
两副对联基本概括了作者的作品及人格。用对联的形式来识记关于作者的文学特点,朗朗上口。对联上下两联文字相等,平仄相对,具有音韵美和形式美。相对于枯燥的讲述,学生很乐意去识记。
二、用对联介绍课文,力求文题兼顾
如上朱自清的《背影》时,很多关于朱自清的挽联都可以用来介绍,但是要做到有效,必须有所舍弃。
上海开明书店同人挽联:
长向文坛瞻背影;
从教夤学缀弦声。
此联与课文密切相关,上联隐含了撰联者对《背影》的评价,一个“瞻”字,说明了《背影》在文坛中的地位。
学生在读这副对联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重视这篇课文。脑海里也会想:这是谁的背影?看背影为什么要用瞻仰的姿态?带着重视的心态和重视后的疑问去读课文,势必事半功倍。
三、对联导课,力求与课文衔接
导入新课,通常是从旧课入手,或者介绍与新课有关的作者和背景,或者是讲一个故事,或者是讲一个笑话,这些方式重复使用,学生容易产生倦怠而造成导课无效。但是,语文课的导语对学生感受、品味、欣赏课文的美,理解、消化、吸收课文的内容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用对联导入新课,就能起到不同的效果。
由于对联本身所具备的对称美、音韵美和意境美,很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妨手写需要引用的对联在黑板上,或者在幻灯片上展示。这样既有利于理解课文,感受美,又积累了知识。如,在开始准备讲授《山市》时,我听见学生在下面嘘声叹气:哎,又学文言文,一点味道都没有;每次上文言文的时候,都是老样子,我都听烦了……见此情景,我站在讲台上,脸开始发红了,怎么办呢?在提问学生是否读过蒲松龄的文章后,我引入了平时积累的冯友兰先生为蒲松龄所撰写的对联:
鬼灵精怪,书中人物;
嬉笑怒骂,笔底文章。
课堂内顿时动了起来。有的学生说,这两句话读起来还很顺口;有的说,很对称;有的学生说,他写的文章中有些什么鬼灵精怪?于是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因势利导,说:“同学们,想知道蒲松龄写的文章中有些什么鬼灵精怪吗?”“想知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课堂导入顺理成章完成。
四、穿插拓展,力求与课文相融
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课文第十六自然段提到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为了更好理解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引用相关对联故事来进行说明。关于鲁迅的对联故事很多。就笔者搜集的有:《鲁迅对徐迟》《鲁迅作“小偷”》《鲁迅佳句巧应无情对》《鲁迅续联巧炼〈尚书〉句》《元宵对课》《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对联故事。而我选择了与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有关的对联故事《鲁迅佳句巧应无情对》:
有一天,在“三味书屋”教书的寿先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让学生属对:独角兽。寿老出联后,有人对“两头蛇”,有的对“八角虫”,有的对“九头鸟”。寿老都摇头不满意。在座的鲁迅经过深思熟虑,从《尔雅》中拈来一辞,对出了下联:比目鱼。寿老一听,立即拍案叫绝。“独角兽”其形类似麒麟,乃传说中天上的吉祥之物。“比目鱼”是海中佳品,也是世上的稀罕之物。两物体相对,确为恰切。在字面上,“独”与“比”既不是数字,但又表示数字,分别表示“单”和“双”。鲁迅的下联,与上联构成颇具情趣的“无情对”。这种对子,要求出句与对句自身成章,在意义上靠各自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组合,没有相当的功底是不易对佳的。
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对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对联总结,力求景人合一
在课文中,往往有很多著名的景点,这些景点中也有许多对联,这些对联,有的纯粹写景,有的借景抒隋,景人合一。我们在总结时,就应该选择后者。如在总结岳阳楼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对联有很多。
夏中雄题岳阳楼:
巍巍屹屹岳阳楼,日骋游人千里目;
浩浩荡荡洞庭水,夜沉星斗一湖珠。
佚名题岳阳楼:
滕王阁,黄鹤楼,鼎足而三,名震东南风物美;
洞庭波,君山月,浑然合一,地临湘楚旅游佳。
这些对联纯粹写景。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岳阳楼、洞庭湖的美。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美,这样的课堂是不完整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美,还要让学生感受范仲淹的情。因此我们在选联的时候,应选择人景合一的对联。如李鉴吾撰写的:
吴越自连空,把酒临湖,四面风云齐击水;
江山犹有待,凭栏骋月,万家忧乐总关情。
上《醉翁亭记》一课的时候也是如此。滁州的景色固然很美,我们不但要感受滁州的美,也要领悟欧阳修的情。对联:
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
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
这副对联用疑问句的形式,引发人们的深思。既有写景,又有抒情。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借景抒情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师有效运用对联,让学生通过接触对联,触摸它的声音、形体、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情味等,从而领略汉语言独特的形音义综合美。
对联在过去曾被谑称为文字游戏,其中包含着诸多的游戏规则,这个特点符合青少年“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天性,引导学生接触对联,既可以打下学生用字、炼字、组词造句的扎实功底,又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状态下完成任务,达到在“乐学”中认知的目的。以对联为载体来感知自然、人文,这本身就是一个颇有趣味的视角,而对联的撰写者又以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视角感知自然、感知文化,因此,对联的欣赏过程就是不同视角的感知过程。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又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更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不过,这种形式并不是对每一位学生都是有效的,对联尽管有很多功能,但它毕竟是一种古老而又陌生的文学样式。因此,无法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完全相同的实践锻炼。从教育论角度来讲,活动必须注重过程,注重体验,不能以活动成果的完美与否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活动的有效性,个别学生由于语文水平稍差和兴趣不浓,表现不出积极的回应。如果从教学有效性的隐性效果上来说,这样的课堂至少让学生接触到了对联,了解了对联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诵读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文水平和自身素养。正如冰心在《我家的对联》中谈到:我这一辈子,在师友家里或在国内的风景区,到处都可看到很好的对联。文好,字也好,看了是个享受,我以为我们中国人应该把我们特有的美好传统继续下去,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给他们一个优美的艺术的气氛!她在《再谈我家的对联》中进一步谈到:这些挂在墙上的好对联,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他(她)们人格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其效果决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