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梁寒梅

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梁寒梅

贵港市福源物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BIM于1975年被创建发展直至今天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发展阶段。目前已具备足以与需求匹配的技术,使得BIM技术可实现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BIM技术和电力工程造价的结合在未来将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三维数字可视化为工具手段,完成电力工程造价的分析、设计和交付。通过整合各环节的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的有效流通,最终解决电力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BIM技术;电力工程造价;造价管理;可行性研究;

1 BIM技术与电力工程造价

1.1 BIM技术

BIM技术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从BIM设计过程的资源、行为、交付三个基本维度,给出设计企业的实施标准的具体方法和实践内容。BIM(建筑信息模型)不是简单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

1.2 BIM的应用现状

作为BIM技术的发源地,美国的BIM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欧洲、亚洲多个国家被推广和应用,进而推动了BIM技术应用标准和相关产业的成熟与发展,例如,在工程建设中,通过运用BIM技术,快速收集数据信息并分类管理,实现各参与单位对工程信息的共享,实现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控。

在我国,BIM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得以真正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通过发布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促进BIM其他领域应用,试点城市逐步发展争取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推动。

1.3 电力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造价管理侧重于成本管理的结算审核部分,相应的,缺少对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的管控和对细节的处理,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成本超出项目预算,带来利润的缩减,这样的造价预算工作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解决问题,我国电力工程行业对部分问题予以纠正和改进,正在逐步实现工程建设的严格化、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渐渐步入正轨,使得整体水平得以提升。截止到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为两点: (1)信息共享受阻; (2)工程建设数据更新速度缓慢。

1.3.1 信息共享受阻

BIM技术的中心就是信息和数据,信息被收集、整理、共享,才能使BIM技术真正运作起来。信息共享受阻主要包括三点:

(1)工程建设信息存储位置不同,且不交互。我国现阶段电力工程建设的参与方众多且独立,各方的造价信息独立储存,主要以个体存储为主,将所有的电子信息或纸质版信息存放库中,导致查阅信息或交换信息困难效率低,后期对信息追溯难度加大。

(2)缺少对工程造价的精准管控。现阶段完整的造价信息一般都是在全部工程建设完成,结算工作完毕后才能被整理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有可能导致后期索赔、反索赔等加重成本的恶劣事件发生。

(3)信息共享不顺畅。由于还不存在一种平台,可以使工程建设参与的各方单位实现信息即时、交流顺畅,因而会导致参与的各方单位在信息共享上存在时间滞后、信息断层、共享失败的结果,影响工程造价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 工程建设数据更新速度缓慢

造价数据是造价人员对工程造价实施管控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造价数据是否准确、是否能够被及时更新、是否完整没有缺失是造价人员能否做出准确的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计算中,这三项决定性因素都存在各自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予以完善:

(1)精准:是否精准主要表现为造价信息是否属实。因为现下发展的整体现状是不具备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信息交流平台,给工程建设方提供准确的预算信息和报价,数据来源的曲折和不确定加重了成本风险,加大了造价预算精准化的难度,给工程建设方后续的工作带来阻碍。

(2)及时:施工中需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于市场的各方供应商,工程造价中需要的材料价格获取困难,也会加大造价预算工作的风险。

(3)完善: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数量庞大,原有的造价体系不能完整的储存这些数据,影响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性,也给后续的查阅、追溯工作带来各种困难。

综上,本文针对我国电力工程造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研究二者结合的实际可操作性,希望能够运用BIM技术解决现存问题,为行业的发展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2 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构想: (1)将BIM技术和软件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可以共享信息的平台,将工程建设中产生和需要的数据集中存放,采用云技术扩大储存空间,以便保留信息的完整性,为后续翻阅、查询和追溯痕迹作准备; (2)建立一个专业的BIM信息库,运用大数据打造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数据方案,加快信息的更新,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

2.1 建立可以共享信息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建设方、投资方和供应商可以交流以往的工程造价案例,提供各种方案经验,提供良性竞争的机会。平台可以融入和工程造价相关的软件功能,如设计、规划、报价等。通过云计算和BIM三位数字可视化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以解决电力工程网络化建设中关于各阶段信息共享受阻、数据应用率低等方面的问题。

2.2 建立专业的BIM信息库

BIM技术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因为它效率高且发展的状况已经能够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是一项已经得到认可的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运用BIM技术,将工程造价的全动态过程同BIM数据结合起来,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更新速度,解决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除了使用BIM技术实现各个阶段的连接,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整合。例如:将工程建设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储存到模型中,运用BIM技术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作一个交叉板块,实现各阶段各环节人员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又或者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将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信息加入进来,实时更新,提升造价人员在做工程造价预算的精准性。

3 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行业发展是大趋势,在不远的将来,电力行业必然会实现智能化,与之相关的电力工程造价也将必然会实现信息化。BIM技术较现在,将会发展的更加完善。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BIM技术和信息网络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孙蓉, 吴健.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 2017 (10):245.

[2]李浩.基于SPSS的电力工程造价BIM技术应用影响因素[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 (40):218+220.

论文作者:梁寒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梁寒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