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篮球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男篮甲级联赛会议上,中国篮协推出了《中国篮球协会运动员转会转队暂行条例》和《俱乐部暂行管理条例》,拉开了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序幕。仅3年后,我国已有近30 个“职业篮球俱乐部”,然而在我国职业篮球的表面繁荣中,第一个新生儿——浙江中欣男篮俱乐部却夭折在襁褓之中。其“死亡”原因便是改革不彻底,俱乐部不具备真正的职业内涵。本文就当前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职业篮球的本质内涵
职业篮球是相对业余篮球来谈的,其基本特征是职业性、商业性、企业化经营的实体、文化性(即高度的技艺性和观赏性)与人才的集团化、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职业篮球的建制是以职业球员为主组成的“职业俱乐部”式建制。职业化篮球与业余体制下的篮球运动相比较,其根本区别在于商业性和职业性,职业篮球最突出的表象特征是商品化色彩的全面渗透,在职业篮球体制下,运动员极其表演被看做是商品,他可以在约定的范围内自由买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性、商业性、文化性和企业化经营是职业篮球最本质的特征。职业性、文化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商业性和企业化经营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据此,我们可以对职业篮球的概念做如下概括:职业篮球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与篮球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利用高水平竞技篮球比赛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及社会文化活动,并通过篮球市场,使运动员获取高额生活收入,使经营实体(俱乐部)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竞技篮球运动体制。职业篮球的实质,是篮球竞技能力潜在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实行商业服务和篮球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交换和价值转移。所谓“篮球运动职业化”,就是竞技篮球运动由其他体制向职业篮球体制逐步过度、转化,并最终得以完全实现的过程。
2 职业篮球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职业体育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特点是以门票收入作为其生活来源的职业运动员个人参加比赛,职业运动员数量少,比赛项目也仅限于拳击、板球、网球、划船等极少项目。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开展了有组织的职业体育。第三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职业体育开始向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初步形成了不断开发市场,利用市场机制获取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体系雏形。70年代以前,大多数职业体育项目与国际竞技体育运动互不相干,80年代以来,奥运会及其它国际体育组织对职业体育态度有所转变,职业体育国际化趋势已出见端倪。
职业篮球是在职业体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职业篮球的雏形,经历了初创、完善和产业化、国际化3 个阶段。初期主要是大学篮球俱乐部之间的比赛,运动员以获得奖学金为报酬,以参加比赛为主职。后来主要由企业参与资助或企业组建俱乐部,利用比赛扩大影响、推销产品,或直接获利。进一步发展便是建立起独立经营的职业篮球俱乐部,不断开发篮球市场,开展多种经营,出现了职业篮球产业化趋势。在国际篮联允许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1992年奥运会后,国际篮联开始关心职业篮球的发展,职业篮球的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它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多种社会因素所制约。职业体育、职业篮球必然要依存于一些社会条件。
2.1 市场经济充分发展
只有当经济体育作为体育劳务商品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与其他社会经济实体产生横向联系、有机融合时,职业体育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门票收入,并将比赛产生的社会效益,通过广告、电视转播等方式转化成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实现自主经营、自我生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2 生产社会化和体育社会化程度扩大 体育社会化最终决定于生产社会化。体育在工业化初期主要担负着劳动者“身体教育和训练的功能”,辅以业余娱乐功能,专职人员多是体育教师和指导人员,体育只能被视为社会公益事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体育运动日益普及和发展,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扩大,体育作为提供劳务服务产品的独立部门逐渐形成,竞技体育以及职业体育逐渐分化出来,体育运动参与商品交换的频率加大,在工业社会中、后期,竞技运动日益社会化,职业体育才兴旺发达起来。
2.3 篮球运动的潜在市场的扩大 影响篮球市场的因素,1)大众篮球运动的和业余篮球竞赛的广泛开展。没有众多的篮球运动爱好者,就没有众多的观众和球迷,也就没有篮球市场。2 )大众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只有在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可以将一部分钱用于观赏篮球比赛,满足其精神需求的条件下,篮球市场才有广泛开展开展的可能。3)大众的体育文化心态。强烈的竞争意识、 赶超意识、民族自尊心和对体育文化、篮球文化的领悟,是影响篮球市场的社会心理因素。
2.4 篮球竞技技术水平的提高 竞技水平越高, 职业篮球所提供的商品价值和文化价值才能越高。而保证这种特殊的劳务服务的“商品质量”,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队。
2.5 管理体制的企业化和现代化 作为职业篮球社会组织形式的经营实体——篮球俱乐部,其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企业化和现代化,是职业篮球适应市场调节,获得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可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篮球潜在市场的存在是职业篮球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而篮球运动的社会化、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篮球组织的企业化是职业篮球生存发展的内在条件。
3 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有利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为篮球职业化改革提供决定性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极好的机会。2 )我国体育事业的体制改革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一些体育项目已经开始或正在进行职业化改革,将为篮球职业化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3 )篮球运动的体制改革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从“管理中心”的成立(1995),到中国篮协《俱乐部暂行管理条例》和《篮协运动员转会转队暂行条理》的出台(1995年10月);从赛制改革(1995~1996年赛季开始的12支球队甲级联赛)采用主客场赛制到引进外援;从表面上看1996~1997赛季由香港精英公司提供赞助由此来8支球队成立职业篮球俱乐部, 并举办了首届男子职业篮球联赛(CNBA),到CUBA的举行,已及4节制的采用; 从一些企业表现出提供赞助的积极性,到社会公众的支持。这些进展都将为职业篮球改革不断积累经验。4)市场开发潜力大。(1)我国篮球运动较好的篮球基础,NBA 的电视转播使相当多篮球爱好者保持着对观赏篮球比赛的爱好和兴趣,有利于市场开发。(2)我国人口基数大,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国内市场潜力大。(3 )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境外和国际上众多企业关注中国大市场,广告费市场潜力也会日愈骤增。(4)我国篮球运动项目的自身优势。 篮球项目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艺术魅力,有利于开发市场,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职业化的。世界范围内至今职业化趋势为数不多也在于运动项目之间观赏性、娱乐性存在着差距。篮球运动是颇具优势的项目之一。
4 当前我国篮球进行职业化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4.1 社会条件问题 1)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确立,完备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发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对职业篮球的市场开发、俱乐部建设、职业篮球体系的形成以及市场机制运行,都会带来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总体来说,我国尚不具备完善的职业篮球体系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
4.2 体制转换的困难问题 对于市场经济下的新体制, 许多人还不够了解、不熟悉、不习惯,特别是要结合国情。西方国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业余篮球运动基础上自然分化出来,逐渐成长起来的,而我们则有一个由僵硬的计划体制向灵活的市场体制转换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反复进行的过程。从“执行计划”转为“面向市场”,从“运动队”转为“俱乐部”,从“事业化管理”转向“企业化管理”。从“公益事业”转向“产业”等等。在篮球的竞赛体制、训练体制、组织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探索创新,都会遇到传统体制带来的障碍和利益调整带来的冲击,以及理论和实践上的种种新的困难和问题。
4.3 篮球市场的困难和问题
篮球市场是职业篮球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处在从“温饱”向“小康”转化的过程中,能够出钱购买职业篮球比赛门票的人数和次数还不多,上座率不高。国营大中企业正处在改革最困难的时期,企业在总体上能给体育提供的资助不会很多,对篮球比赛文化价值利用的积极性还不高。加之在农村,在西部多数地区,一段时期内还难以形成篮球市场。
4.4 思想观念和心态问题
职业篮球的发展还有赖于人们竞争意识、赶超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有赖于对体育文化价值、篮球文化价值的认识。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抵御职业篮球商业化所带来的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应是我国职业篮球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职业篮球的重要区别之处。这是一个体现中国特色的问题,也是职业化改革中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5 对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1)整个改革进程采取“递级发展”、“梯度推进”、 “有限选队”、“由易到难”的发展战略。所谓“递级发展”就是在体制上逐步实现两次转换:从“专业队”或“业余队”向半职业队转换,再由半职业队向职业队转换。在当前的第一次转换中,可重点扶植培养几个队加快职业化步伐。“半职业化”将是我国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的现实选择。所谓“梯度推进”就是在市场培育和开发方面,优先把沿海和东部地区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推进到中、西部大中城市,再进一步推进到农村。所谓“有限选队”,即现阶段向职业化过渡的球队不可太多,在甲级联赛的层面上保持12~16支队为好,待各队水平提高并接近后,再考虑增加职业队。所谓“由易到难”就是改革从容易突破处先突破。目前以赛制改革为先导,继续完善主客场制、四节制、注册参赛制、外援引进制等。在改革推进中,不失时机地选择新的突破口,如从运动员合同制、教练员聘用制、引伸到选秀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2 )国家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吸纳社会资助,建立篮球基金会。3)发展大学、中学篮球运动,作为篮球人才培养的基地。把中学生球队和CUBA的球队同青年队和体校球队嫁接,作为选秀的源泉。4)同传媒很好的结合,加强宣传力度,开辟“销售”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开发篮球市场。5)加快现在所谓“俱乐部”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其走向“半职业俱乐部”,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为最终走向职业俱乐部创造条件。6 )部队球队保持自身体系,可利用自身传统和优势自成系统参与市场开发,形成与职篮体制的强强对峙(部队球队联赛同职业篮球队联赛对峙),如同NBA的东西部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