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优缺点;变电站;应用
1、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分析
1.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装配式建筑在西方也被称为“积木式建筑”,它包括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及运到工地组装两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好像搭积木一样,因此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第一,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建设工期。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构件是经由生产商的工厂流水线生产而来的,随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预制构件自身是按统一化的标准生产制造出来的,工厂流水线大批量化的生产,不仅保障了构件的生产速度,同时也保障了预制构件可以连续供应。在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只需要对其节点进行浇筑工作即可,在大幅度降低工作量的同时也将浇筑工作难度进行了下调。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受到季节以及天气的影响较小,可以很好的保障施工进度,与传统现浇式建筑相比可以极大缩短工期。
第二,建筑质量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因为使用的是流水线标准统一化生产的预制构件,不受天气变化的约束,不受工人技术水平高低的影响,并且建筑工程建设环节中的混凝土材料配比等多方面的施工因素得到了有效且精准的控制,在建筑质量方面得到更加可靠的保证。
第三,建筑能源的消耗降低。由于预制构架在工厂标准化大批量的生产,工地现场的建筑模板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的湿作业操作大幅减少,传统建筑施工环节中经常性出现的物料撒漏等无辜损耗问题也可以很好的避免,这样一来,不仅将水资源和砂浆资源的使用量大幅度降低,同时也更进一步维护了施工现场的清洁及卫生。并且,由于大多数装配式建筑使用的是预制外墙和叠合楼盖的结合建设方式,将脚手架的使用频率及数量大大降低,其中木材资源可以节约将近40%,在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建设成本。
1.2装配式建筑的缺点
装配式建筑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具体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相关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早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就出台了国内首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建筑设计标准体系,这个体系的出台,为我国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技术支撑。但是,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没有出台十分明确且详细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等等方面的质量检验标准,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同样也是处于一种空白状态,使得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统一的保障。
第二,建造成本相对较高。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不够普及,相关预制构件的生产依旧处于一个市场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市场规模化,导致预制构件的实际产量相对较低,因此和传统的现浇整体式建筑相比,成本较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装配式建筑每平米的造价要比传统的现浇整体式建筑高出方式700到800元之间,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预制构件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上的费用较高。生产预制构件的工厂一般在工厂的投资上较大,再加之规模化生产并没有实现,导致预制构件的摊销费用有所提升。与此同时,生产预制构件的企业也是以工业企业的身份进行纳税,并且这个增值税的高达17%,使得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有所提升,十分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第三,专业化人员紧缺。目前,我国实施的建筑管理体制及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完全不适合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际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在相关的院校专业中也没有预制构件或者是装配式建筑专业,也同样缺少相应的技术工人员培训方式及渠道。此外,行业内部的诸多企业也是一种敝帚自珍的状态,不愿意进行技术交流以及学习,使得装配式建筑的专业人员数量完全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际需求。
第四,对预制构件的精度要求高,对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严。由于构件工厂化生产,构件尺寸大小、预留孔洞的定位等要求非常精确,同时,现场控制安装就位的技术人员必须放线准确,标高也要测量无误,两者配合起来才能实现完美的效果。否则,容易出现构件拼接的地方有较大的缝,需要重新支模浇筑封堵等麻烦,或者尺寸过小构件安装不进的现象。
2、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
2.1维护系统的选择
维护系统结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类型。在这其中,GRC复合性质板材本质上是一种复合化的墙体结构,不但在安装操作上较为方便,同时也具备着十分良好的保温性能,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结构类型。ALC板材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也是较为优秀的,但其表面的硬度数值较小,换言之,结构自身的刚性较低,并且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装饰量相对较大,主要是被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的内墙部分施工中。而FC复合型板材,其重量较小,同样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在实际的建设环节中,所需的工程量较大,不仅影响到了施工效率,同时也无法真正达到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标准要求。因此,在正式施工中的使用频率较低。还有一种与之相似的名为ECP板材,和FC复合型板材的唯一区别就是其重量较大且具有较大的色差。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压型钢板的夹芯板,其具有较高的表面光洁度,在重量和抗震性能上都较为优秀。但其最为明显的缺陷就是防火以及耐腐蚀性较差,在工程使用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及保养。具体的维护系统结构选择,需要从具体的装配式建筑的使用需求出发选择。
2.2结构体系的选择
装配式建筑的具体装配结构体系可以分为如下的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柱和钢屋架的组合结构。在这种结构体系中的结构柱是预制的混凝土柱,而梁则是使用钢结构桁架梁,施工过程的重点就在于节点的处理上,并且在施工环节中需要进行湿作业操作,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难度,再加之受到了工艺布置等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中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为此,这一结构体系没有在变电站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二,门式的轻型刚架。这种结构组织形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斜梁、山墙骨架、刚架柱等,这种结构组织形式有着较为简单的受力形式,同时传力路径十分明确清晰,且施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再加之可以进行工厂化的预制构件加工,当前被广泛应用于户外性质变电站的单层建设工程中。第三,钢结构性质框架。这种框架体系中包括钢性框架和压型的组合楼盖结构体系以及空腹性质梁支撑钢框架体系。这两个子体系的唯一区别就是在盖楼系统上。在使用空腹性质梁支撑钢框架体系的时候,在施工过程中,在连接框架柱和桁架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是柱套方式,而在连接诸如斜撑、柱等部分的时候基本使用的都是螺栓连接方式,最终可以达到结构的分层施工目标。这种性质的结构在层数较多的综合楼以及配电装置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总结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于我国建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发展日趋成熟。我国电力系统的广泛分布,带来了很多的变电站建设工程,这些变电站的单体工程量相对较小,同时部分变电站位于偏远位置上。为此,装配式建筑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维护系统以及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只有在合理选择的前提下,才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士虎.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变电站设计应用研究及建议[J].机电信息,2019(06):54-55.
[2]盛立军.浅谈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变电站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140+55.
[3]曾锐碧,范绍有.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及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5,2(S1):239-243.
论文作者:黄超颖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变电站论文; 结构论文; 体系论文; 较高论文; 构件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