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代丽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代丽

代丽

四川益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610041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农业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其可以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等。所以,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各级政府及专家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也越来越关切。虽然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下面我们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法制薄弱

小农水管理法制建设问题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第一,有些地区在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漠视广大农民朋友的利益,往往采取直接粗暴的工作方法,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不利于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很多小农水管理部门对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深刻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运用不明白、不清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1.2规划设计不合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多为基层乡镇政府或村屯居民委,若工程责任人的水利工程建设知识相对贫乏,建设理念相对落后,很容易导致工程的规划设计缺乏前期论证,对工程地质和水文状况掌握不详细,工程的结构图和工程预算粗放,工程建设材料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不足。将导致建设完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偏低,质量难以保证,工程的水利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预设出现较大差距。

1.3工程施工不规范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小、工期短、投入资金少,所以工程的施工大部分由工程所在地的建设主体自行决定,很多工程项目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招投标制度。工程选择的施工队资质不够,甚至是由当地农民临时的人员组合。施工人员缺少必要的建设理论和技术,很多施工人员,甚至是施工负责人看不懂建设规划设计图,工程前期基础性准备不足,建设材料的标号、配比及建设后的设施养护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工程的质量监理不到位

1.4投入资金不足

虽然国家日益重视新农村建设,对于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大,尤其是在资金补助、项目安排、项目规划设计等方面均有较大支持,但是投入到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仍然不足,绝大多数地区开展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建设资金较为紧张,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都很难得到保障,这些严重制约了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由于资金紧张,有相当数量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处于停用状态,没有及时予以保养和维护。

1.5管护主体缺位

从目前来看,有相当数量的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产权归属不清的问题,导致管护责任不到位、管护主体不落实。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以来,乡镇、村集体的力量日益降低,这样一来,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日益下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

2.1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依靠行政手段来推进小农水管理工作,而少有依靠法律手段来强化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通过经济手段来保障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各地人民政府在制定小农水管理相关法律和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要对广大农民朋友的利益予以充分考虑,以广大农民朋友利益为出发点,将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工作重点,侧重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科学管理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建立健全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统计报告、维护、保护制度。

2.2科学合理规划设计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要通过全面排查掌握区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当务之急,严格执行设计资质证制度,制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计划和施工方案。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区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按照《水利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因地制宜地形成建设规划方案。对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都要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克服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主客观因素,以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规范和实用性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标准、高效益完成。

2.3落实工程质量保障制度

质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生命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要通过招投标选取有相关工程建设资质的施工队伍,全面落实工程项目经理制和项目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施工单位要将国家规定标准和施工区自然条件相结合,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在充分实验论证后择优选用钢筋、水泥、砂石等建设材料,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要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理和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工程建设和质量保障制度,并积极鼓励社会和媒体舆论的全方位监督。

2.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各级人民政府要清楚地意识到提高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提高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既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用水效率,又有利于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有利于节约用水,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是有较大帮助的。其次,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国家财政应该更多地向“农村”、“农业”、“农民”进行倾斜。再次,由于广大农民朋友的收入较低,经济负担较大,若要农民自筹资金来投入资金建设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那么无疑困难重重,这就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确保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2.5明确产权关系

为了保证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明确产权关系。第一,田间工程。灌溉泵站按照投资者和属地原则,除历史原因部分属于私人所有外,其余所有权均归村集体所有;灌排渠道(包括砼衬砌明渠、配套建筑物、喷灌、微灌设施及其输水管道等)按村域统计,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第二,农桥工程。农村桥梁按照属地原则,所有权均归村集体所有。第三,圩区工程。排涝闸站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国有闸站由专业部门负责管理,集体闸站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此外,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来参与到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建设,秉承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来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产权关系进行明确之后,要注意明确责任,对于那些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小农水工程难以发挥效益的要给予处罚。

结语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各地方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要做好工程建设的规划、施工和监督管理工作,建立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提高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水平,使水利工程早日发挥效益,促进国家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罗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基层建设,2016,(08).

[2]桑淑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2017,(14).

[3]蒲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8).

[4]张立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J].新商务周刊,2017(11)

论文作者:代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代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