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世界中的真实——俄语布克奖新书《图书管理员》初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语论文,新书论文,真实论文,布克论文,图书管理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09)06-0003-08
2008年12月3日,俄罗斯新生代作家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叶利扎罗夫凭借《图书管理员》一书获得该年度俄语小说布克奖。他1973年出生在乌克兰,毕业于哈里科夫大学语文系,后来又在音乐学校歌剧声乐系学习;2003-2007年间侨居柏林,现居莫斯科。2001年,他的处女作小说集《指甲》出版,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和评论家的好评,其中收录了作家早期创作的二十四个短篇小说和一部同名中篇小说。此后,长篇小说《帕斯捷尔纳克》、小说集《红色的胶片》、长篇小说《图书管理员》(《Библиoтекарь》,2007)以及小说集《方块拼图》相继问世,为这位年轻作家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叶利扎罗夫的作品大多具有魔幻色彩,其主人公都依靠魔法或超自然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种种奇遇,比如《指甲》的主人公能用指甲占卜未来,而帕斯捷尔纳克则化身为用作品毒害人的魔鬼。难怪评论家列夫·丹尼尔金在看过《指甲》后曾慨叹,“又一个果戈理”出现了!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的确是叶利扎罗夫的创作特点之一,但同时,其创作还真实书写了这位70后年轻作家对苏联时代的印象、对苏联解体及现代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思考。
如今的叶利扎罗夫成了俄罗斯文学界的时髦人物,他的作品一版再版,成为不折不扣的畅销书。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布克奖获奖作品《图书管理员》更是引起了众人广泛的兴趣。那么,这位年轻作家到底在表达什么?其作品的文化价值何在?他的写作风格又如何?这些都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初步介绍和评析《图书管理员》一书,以略窥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成就之一斑。
《图书管理员》依然延续叶利扎罗夫一贯的创作风格,用想象将虚构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前传,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位平庸且不知名的苏联作家德·亚·格罗莫夫(1910-1981)一生共创作了七部书,题材不外乎描写外省城市和乡村的日常生活,讴歌生产建设领域的英雄人物。他死后,人们偶然发现了这些书的神奇力量,成为他的忠实读者。七部书根据其魔力不同也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力量之书、权力之书、愉悦之书、愤怒之书、坚忍之书、回忆之书和意义之书。
瓦·米·拉古多夫就是格罗莫夫的众多读者之一。他因为做文学评论工作接触到格罗莫夫的两部书,即愉悦之书《纳尔瓦》和回忆之书《静静的青草》,发现了书的秘密:只要遵循连续阅读和专注阅读两个必要条件,书就会像施魔法一样作用于人;愉悦之书让人产生不可名状的愉悦感,而回忆之书能促使人回忆起甜蜜的往昔。他辞去了工作,离了婚,开办了图书馆,招募更多的读者来阅读格罗莫夫的作品,成为一位图书管理员。在这个虚构的格罗莫夫世界中,图书馆并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供读者借阅图书的公共机构,而是一个拥有共同信仰的秘密组织,他们信仰的便是格罗莫夫的书作。
尼·尤·舒利加也像拉古多夫一样,命运的安排让他阅读了愤怒之书《用劳动的方式》。书的神奇力量导致了一场惨剧:舒利加杀死了他的同伴,被判十五年监禁。在监狱图书馆里,他又读到格罗莫夫的权力之书《飞吧,幸福!》,之后他敏锐地发现了书的秘密,感觉到自己内心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他不再是受人嘲笑的小丑,而是变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拥有控制他人的能力。1986年出狱后,他也成立了一个图书馆,成为图书管理员。
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还有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那便是莫霍娃图书馆。莫霍娃曾是一家养老院的药剂师,她的病人中有一个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叫戈伦,因为无意中读了力量之书《无产阶级矿井》,不但恢复了语言能力,还恢复了神智和力量。莫霍娃震惊于老太太戈伦身上发生的神奇变化,终于迫使戈伦说出了秘密。莫霍娃为了试验力量之书的奇妙功效,将书读给养老院的所有老太太听。于是,原本卧床不起、病入膏肓的高龄妇人们都像被施了魔法般痊愈了,浑身充满力量。她们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拥戴莫霍娃和戈伦为领导,发动起义,夺取了养老院的政权。
莫霍娃图书馆拥有力量之书,而且总是捷足先登地找到格罗莫夫另外的作品,对其他图书馆的存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995年,拉古多夫和舒利加图书馆联合起来,与莫霍娃图书馆部队在荒无人烟的村庄涅韦尔比诺开战,最终取得胜利。战后,格罗莫夫世界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组成了新的管理和权力机构——图书馆委员会,拉古多夫和舒利加两人任主席,而莫霍娃图书馆则沦为地下组织。此后,各图书馆之间为争夺藏书频起争执,均以委员会干预之下的单人决斗或多人对决的方式解决。人们使用冷武器与自己的敌人作战,动辄几十人甚至更多人伤亡,血腥的争斗和无数的阴谋充斥着这个世界。
有了前传的铺垫,主人公阿列克谢·弗拉基莫维奇·维亚津采夫直到小说的第二部分才登场。他出生于70年代,从小就有很多梦想,最终却是不学无术,一事无成。接到叔叔的死讯,他前往外省小城继承叔叔的一处房产。他的叔叔马克西姆原是希罗宁阅览室①的图书管理员,死于敌对阅览室的暗杀。为了保卫自己的藏书和替自己的图书管理员报仇,希罗宁阅览室其他成员策划了复仇方案,阿列克谢卷入了这个复仇计划,亲眼目睹了血腥的谋杀。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他同意暂时接替叔叔担任图书管理员的职务。此后,靠叔叔的威望和自己的努力,他赢得了希罗宁成员的信任和友谊,与他们并肩作战,在与敌对阅览室的对决中成功地击毙对方的头目,拿到藏书,取得了胜利。胜利的喜悦还未尝到,他们又因疏离委员会领导、擅自行动而面临着被解散和吞并的命运。他们无力反抗委员会的独裁和极权,又不肯俯首就范,决定逃离,开始新的生活。这时,阿列克谢收到了一个匿名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的竟然是传说中的意义之书——《带斯大林像的瓷器之随想》。读过此书,他发现意义之书并不像其他六本书一样有神奇的魔力,但在其中展现了格罗莫夫所有创作的意图:伟大的作家已经预见到祖国和民族即将发生的灾难,每个人都将为此而痛苦,却又无力拯救自己的祖国。但是,这七部神秘的书将为祖国提供稳固的支撑,只要不间断地连续阅读它们,“美好的回忆、崇高的坚忍、真正的愉悦、巨大的力量、神圣的权力、善意的愤怒和一个伟大的创意”就会帮助人们渡过难关,并在祖国上空构建起一个牢固的圆形穹顶,庇护着祖国和人民。
获悉意义之书出现之后,希罗宁阅览室最重要的一位成员玛格丽特·吉洪诺夫娜带着书神秘地失踪了。阿列克谢决定按原计划带领手下逃离委员会的势力范围,他们来到人烟稀少的地区,却遭到了大规模的围捕,所有希罗宁成员全部战死,只有阿列克谢一人生还。原来,围捕他们的不是委员会,而是以戈伦为首的莫霍娃图书馆大军,吉洪诺夫娜就是她们的卧底。出于对组织的忠诚,她将意义之书交给了戈伦,却又因私人恩怨记恨戈伦而撕掉了书后的附页。由此,戈伦认为意义之书没有魔力就是因为少了附页的缘故,所以她大开杀戒,将阿列克谢捉到,希望读过全书的阿列克谢能给她找到或者背诵出附页的内容。忍辱偷生的念头占了上风,阿列克谢决定随戈伦一起返回养老院,而他生命的惟一筹码就是意义之书的秘密。
阿列克谢告诉戈伦意义之书并没有魔力,却被戈伦误解,后来被老太太们关进一个牢固的地下掩体。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出去的可能。有人给他提供食物和水,还有格罗莫夫的七部书。阿列克谢曾经歇斯底里地闹过,还曾经以自杀相威胁,但却无人理睬。此后,他安下心来,写了自传,记载了希罗宁阅览室的历史,不停地读书。他相信,书籍将给他生命,他将会永生,会成为祖国的保卫者和庇护者。
叶利扎罗夫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小说结构清晰,情节一环套一环。正如作家普里列平所说:“讲得出色的故事在叶利扎罗夫那里就会变成现实、文献、神话。”(Прилeпин)他指的就是叶利扎罗夫出色的叙事手法,包括叙事结构、语言等。《图书管理员》的结构并不复杂,第一部分是前传,介绍故事背景;第二、第三部分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第一部分的叙述主体是一位全知全能的讲述者,他将整个格罗莫夫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戏拟的语气给读者制造了一种轻松有趣的阅读空间,让读者遐想连篇,产生阅读期待。第二、三部分的叙述主体转换成主人公阿列克谢,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因此情节发展不再具有刻意安排的逻辑性,而是随着叙述主体的见闻展开。
从继承叔叔的房产、卷入谋杀案、接受图书管理员职责,再到参与对决、全体成员覆没,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没有给读者歇息的时间,你只能跟着主人公的叙述一起前行,无法分神。真是应了评论家希德洛夫在授奖时说的那句话,这部作品“写的既有幽默感,又真正动人”。(Родион)但是小说的结尾,阿列克谢被困地堡、得以永生、成为祖国的庇护者等等,仿佛让人觉得有点突兀,甚至迷惑不解,不得不再回头“温习”主人公的遭遇,思索作者的意图。至此才发现,所有读者都进入了叶利扎罗夫的圈套。他制造了一个五光十色的迷宫,让我们都钻进去;当我们绕得兴致盎然,思量该走哪条路的时候,出口却自动出现了,将我们带出了迷宫。于是我们不禁思量:为何作品让人觉得虎头蛇尾,还突兀地扣上了一顶爱国主义的大帽子?为何堂堂布克奖作品看起来像是一部充满魔幻和惊悚的通俗小说?这部小说到底要表达什么意义?作家笔下的虚幻世界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真实?
这部小说虽然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以幻想为基础,但实质上却与俄罗斯的历史不断发生碰撞,处处体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正像出版该书的莫斯科Ad Marginem出版社社长所指出:“这是一部全面展现苏联现实的后苏联小说。”小说中描写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到世纪末年之间,主要叙事集中在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但叶利扎罗夫虚构的格罗莫夫世界却与苏联社会惊人地相似,我们甚至可以从中辨识出真实的苏联历史。
首先让我们看看莫霍娃图书馆如何夺取养老院的政权吧。八十位年老孤独、被自己的儿女遗忘、但心里依然燃烧着母爱的老太太们得到了力量之书的魔力,组成了起义军:莫霍娃的军队在各自居住的地方接受了战斗洗礼。四个护士、五个卫生员、三个厨娘、两个洗碗工兼配餐员、一个总务主任、一个看守兼电工和卫生设施技术员,还有所有男病房的病人都被镇压,总数达五十人。老太太们早就被分成若干个十人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队长带领,队长要执行莫霍娃或戈伦的命令。两队人马迅速前往院子——保卫大门和围墙……通往院长办公室和接待室的道路被封锁,以免有人打出电话……死亡军队分散到各层楼……最后,养老院在一个小时内被占领。(Елизаров:43—46)
这样的叙述与教科书里对十月革命的描述如出一辙。从莫霍娃军队的战斗号角里,我们似乎看到,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在列宁的领导下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邮政总局、火车站等各个战略要地;几个小时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教科书和百科全书里有关十月革命的叙述就像被嫁接到了这里,叶利扎罗夫用戏拟的方式将历史事实与虚幻世界联系在一起。
有趣的是莫霍娃图书馆的老太太们在起义成功之后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起义军首领戈伦原为马列主义教研室副教授,她深知,“没有总路线任何一个组织都不会长久”,于是和莫霍娃一起宣布:只要和组织在一起,就会得到永生,大家要为这一伟大梦想而努力。激情年代的苏联不是也有着这样类似的乌托邦梦想吗?!
与莫霍娃图书馆对立的是以拉古多夫和舒利加为首的委员会(cовет),即苏维埃。此二者互相竞争,互相戒备,互相敌对,构成了虚构的格罗莫夫世界,不啻冷战时期的苏美两极格局。委员会下设图书馆和阅览室,均以所在地地名或图书管理员的名字命名。委员会拥有护卫队,并颁布了各项法令对其所有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委员会还规定藏书归委员会公有,要求对所有读者和藏书进行登记,每年下级组织都要为租借藏书而缴税。这一切又让人联想起苏联与其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及其公有制的经济体制。为了争夺藏书,戈伦还在其他图书馆、阅览室安插了众多内线,这又像极了苏联内务部的克格勃。为了得到书,了解书的意义,戈伦不惜大开杀戒,以巨大代价消灭了除阿列克谢之外所有的希罗宁阅览室的成员;而委员会严格要求下属机构的完全服从,对一意孤行的机构和个人进行严酷地剿杀。这又似乎像是斯大林体制及其排除异己的肃反运动。
此外,叶利扎罗夫在塑造苏联作家格罗莫夫的形象和虚构其创作风格的时候有意地模仿苏联文学话语。比如,他在小说开头对格罗莫夫的介绍明显就是在“模仿五十年代那些让人压抑的、模式化的文学传略”。(Mидянин)格罗莫夫是苏维埃祖国的同龄人,他和祖国几乎一起出生,一起成长,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他
毕业于七年制中学和师范学校,曾在厂报编辑部当过责任编辑……后来作为战地记者上了前线。43年冬天冻伤了双臂,左手保住了,右手却被截肢……战后格罗莫夫携全家从塔什干疏散区搬至顿巴斯,在市报编辑部工作直到退休。(Елизаров:7—8)
其作品的题材全部都是歌颂伟大祖国及其领袖,其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工厂、集体农庄、战场上的英雄。
再如,格罗莫夫的七部书会让人自然地联想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苏联独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化政策,强调艺术家要“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如此看来,格罗莫夫的作品就是对这一政策的实践。例如,力量之书《无产阶级矿井》讲述的是一个矿井里先进与保守势力的矛盾斗争。战争结束五年后,国家的经济建设要由战时模式转向和平模式,需要的不再是非人的紧张劳动,而是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但是,在名为“无产阶级”的矿井里,以巴修克为首的保守派依然沿用老式设备,按照战时计划组织生产,决然不采纳工程师索洛维约夫更新设备的建议,最终酿成事故。这部小说不仅情节与若干部苏联小说雷同,人物模式化,而且还带有浓厚的无冲突论的味道。此外,叶利扎罗夫讽刺的笔调也使我们确信,格罗莫夫的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不过是无用的废纸而已:“培育出格罗莫夫的国家能够出版成千上万个无人阅读的作家的作品”;“书被摆在商店里,价格减到几戈比,又被拿到仓库,送去当废品重新利用,再印成新的没人要的书”。(Елизаров:8—9)套用评论家加罗斯的话,这样的书完全是“无聊透顶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垃圾”。(Гаррос)
在这里,叶利扎罗夫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戏拟正好印证了“这一文学流派轻如鸿毛、无关痛痒的终结”。(Погорелая)这位年轻的布克奖得主独到而又精确地将最真实的、典型的“苏联元素”镶嵌到他所虚构的格罗莫夫世界当中,令人深思。此外,作品对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也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在这里,当代社会生活一般是作为人物的活动背景出现的。养老院的老妇人们都被自己的亲人遗弃,医务人员对她们的照顾并不周到,甚至任意打骂她们,克扣她们的食物。这些老人在年轻时代为国家、儿女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到暮年却得不到基本的人道关怀,这恰恰是当代俄罗斯的社会问题之一。主人公阿列克谢是当代的“多余人”,一事无成,妻子离他而去,朋友也不理他。除了他以外,希罗宁阅览室的所有成员和作品的大部分人物都是独居,没有亲人和朋友,过着孤独而闭塞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情感,冷漠的人际关系让他们陷入了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而依靠阅读格罗莫夫小说建立起来的阅览室将一群被现实生活抛弃的人变成了兄弟姐妹,让他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他们团结在一起,为正义而战,为生存而奋斗,战胜了黑社会组织“贼窝子”,成功躲避了委员会的处罚,但最终却因利益之争死于非命。这个虚构世界的利益就是格罗莫夫的书,每个人、每个组织都为了夺书而战,力量成为控制一切的法宝。这个世界充满竞争、暴力,但也不乏爱、友谊与责任,这难道不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写照吗?
叶利扎罗夫就是如此这般地“分析了苏维埃魔法机器(文学),剖析了苏联宗教替换原有宗教成为新教的机制,深入到20世纪现代人的生活中……摧毁了现实的内在体制,并最终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宗教现实和日常生活的现实”。(Погорелая)叶利扎罗夫笔下的历史与现实,配上他那特有的轻松笔调、讽刺的口吻和迷宫般的情节,恰恰是小说最成功的地方。资深评论家拉蒂宁娜也认为,叶利扎罗夫的创作水平日臻成熟,可以看出他“能够艺术地刻画典型形象”,生动地讲述故事,而且小说让她“读得饶有趣味”。(Латынина)应该说,戏拟的苏联历史和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描绘构成了小说丰满的意义空间,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解读的可能。
如果说对苏联历史和俄罗斯现实的描绘构成了小说中虚构世界的表象的话,那么在表象之下还隐藏着另一层真实,即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这主要是通过主人公阿列克谢的形象表现出来的。
阿列克谢是叶利扎罗夫笔下的自传性人物。他是作者的同龄人,美好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苏联时代度过的。成年之后苏联解体了,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像是翻了个个儿,一切都改变了。在乌克兰出生长大的阿列克谢尝试到莫斯科学习导演专业,却发现自己已经“是另一个国家的公民了,学习是必须要交费的”。没有钱读书,他只好委曲求全,勉强考入当地艺术学校一个无人愿去的专业,却什么也没学到。苏联解体前后的两种生存状况让他无所适从,使得他变成了新时代的“多余人”。对解体后的新生活感到失望的阿列克谢越发觉得苏联时代更加美好,因此,在他当上图书管理员、首次阅读回忆之书的时候,这本带有魔力的书“似乎开启了一个自流井,被遗忘的词语、喧嚣、色彩、声音、已消逝的生活琐事、题词、商标、标签像止不住的水流一样从中喷泻出来”。(Елизаров:215)童年时代的一切印象都在他的心中复活了。七戈比的浆果冰激淋、少儿广播节目“少先队曙光”、少儿杂志《我想知道一切》和它那句著名的口号“知识的坚果很硬,但我们仍不习惯退缩”,还有节日庆典上和其他少先队员一起表演朗诵,新闻中经常听到的“到机场迎接的有契尔年科、扎伊科夫、斯柳尼科夫、沃罗特尼科夫”。(Елизаров:436—37)这一切都浮现在他脑海里,构成了他那幸福的童年世界。回忆之书引发了他对苏联生活的怀念甚至美化,所以他才会感叹道:“一切都很公平。虽然迟了些,但我还是得到了苏维埃俄罗斯承诺的那不可思议的幸福。即便它是假的,是回忆之书引起的。那又有什么区别呢……。”(Елизаров:438)
如果说回忆之书带来的幸福回忆还不够真实,那么主人公的独白则贴切地反映出其所思所想:
在我真实的童年时代,我笃信书籍、电影和歌曲中歌颂的国家就是我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尘世的苏联只是一个粗糙而未完成的物体,但在浪漫的老人和美满的城市家庭出身的孩子心中另外会存在一个美好的理想——天上的苏联。(Елизаров:438)
甚至当整个俄罗斯都在反思过去、否定过去的时候,阿列克谢还是避开像《古拉格群岛》、《阿尔巴特街的儿女》、《穿白衣的人们》那样的揭露性小说,无论什么都不能改变苏联在他心中的印象。长大以后,他更加觉得:“爱苏联不是因为它曾经的样子,而是因为它会成为的样子……苏联就像一个本性善良的人,由于生活的艰难没有展示出他所有的潜质,你不能因此而怪他,他又有多大错呢?”(Елизaров:438)
在一系列访谈中,叶利扎罗夫表达了和主人公阿列克谢类似的看法:
它(苏联时代的规划)沉入时代越久,我就越喜欢。我想这是观察点决定的。以前我的鼻子挨着墙,所以除了和鼻子一般高的几块砖头外什么都看不见。现在我们之间相距十七年,我能看见你称之为规划的那个整体的东西。它宏伟而美丽。(Прилепин)
可以看出,他们二人都有苏联情结,不同的是阿列克谢表现得直白而不加掩饰,而叶利扎罗夫却遮遮掩掩、前后矛盾。在许多访谈中,叶利扎罗夫有时模糊地表示“回首从前我发觉自己对往昔岁月有种莫名的遗憾”,有时又对“您是苏维埃宏伟蓝图的崇拜者吗?”之类的问题不置可否,有时则否定自己留恋苏联时代,说那不过是主人公阿列克谢的看法,以主人公与作者观点、立场不同相推脱。(Щаповал)
早在该作品发表之际,评论家加罗斯就指出,这部小说不过是众已熟知的“三十多岁一代人对苏联的怀旧”。(Гаррос)诚然,怀旧风近些年在俄罗斯经久不息,俄罗斯城市中林立的列宁像、斯大林时代的高楼、地铁站里幸福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的雕像以及充斥电视荧屏的苏联时期的激进影片,都不时地让人们回想起过去的岁月。苏联歌曲走红网络,可供免费下载。到处都可以听到苏联国家领导人讲话录音改成的手机铃声,甚至出现了专门的怀旧频道和怀旧网站。据俄罗斯某网络调查结果,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乐于“回到苏联”。(Андреева)当然,这种网络调查参与人数不多,问题设置也不够科学,但是其调查对象以30—40岁的年轻人为主,则正好反映出当代俄罗斯70后群体的思想趋势。由此看来,对苏联的怀旧情结的确是现代俄罗斯的社会现象之一。
可以说,叶利扎罗夫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但同时他又偷换了概念,即让人留恋的是天上的苏联,是投射在孩童眼中的一种对未来的假设,或曰苏联宣传中的未来图景、苏联的宏伟蓝图。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留恋,而是一种由怀旧滋生出来的对苏联未来的崇拜和信仰,难怪作家在访谈当中一再否认这是一种怀旧情绪呢!但我们不禁要问:如今时过境迁,叶利扎罗夫又旧调重弹,将朴素的怀旧情绪幻化为一种危险的社会意识,似乎要对苏联时代进行一种合法化的言说。
我们注意到,作者在描写主人公阿列克谢的思想发展历程时是以其儿时记忆为基础的,并最终将这种思考导向了他对苏联未来的信仰。但是要知道,儿时记忆本身十分幼稚,缺乏客观性。作者做这样的安排只能说明他和主人公一样不愿对历史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往事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当年的水平,怪不得他们都不喜欢读《古拉格群岛》之类反思苏联的作品。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变革中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中有的还未接受大学教育,有的则刚刚大学毕业。经过十年的奋斗,到世纪之交时他们的经济状况才得以改善。巨变的冲击和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暇回顾过去,思考历史,不可避免地患上了健忘症。而今他们拥有了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小康的生活,记忆开始复苏了,但这已经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的记忆。因此,“过去苏联时代的生活立刻被增添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很快变成了类黄金时代的美丽神话”,要知道,“现在的三十岁一代人是多么渴望童话,甚至准备要把自己的记忆剔除”。(Андреева)由此看来,记忆有时也会骗人。
此外,苏联解体后,社会动荡,经济不稳定,人们由于生活水平一度下滑想回到“停滞”时期,而“停滞”时期的最大特点恰恰是稳定,尽管是不进则退的稳定。因为这种稳定能带给人的是对明天的可预见性,而不是无助和困惑。于是,我们看到,主人公一生最美好幸福的时光是在苏联时代度过的,苏联的二三流作家的七部书成为拯救祖国的金钥匙。那么现在的俄罗斯呢?不过是倒退到蛮荒时代、靠面对面角斗才能生存的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上,人们都很孤独困惑,不知道生存的意义,只有格罗莫夫小说的神奇魔力才能拯救他们,拯救俄罗斯民族。
在小说略显牵强的结尾,一个人依靠阅读格罗莫夫的小说保护着祖国,庇护着自己的民族,在充满象征意义的2000年成为俄罗斯祖国的救星。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登上俄罗斯历史舞台的新总统普京,联想到普京的强国之梦和他的主权民主。为了建立强大的俄罗斯祖国,普京直面其他超级大国,靠出卖能源获利并借此影响需求国,扩大本国的军事影响力,依托修改历史教科书建立新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于是,斯大林重被奉为英雄,苏联时代不再是“历史的黑洞”,而是被合法化,成为俄罗斯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叶利扎罗夫对苏联过往的怀念和对苏联未来的信仰恰好迎合了普京的政策,这到底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媚俗?“难道是克里姆林宫对布克奖评委作了指示”,(Латынина)所以他们才“做了一个最差的选择”,让这样一部徒有美丽外表但却“津津有味地品尝苏联的破烂货并将其升华”的作品获得了此项殊荣?
俄罗斯的70后一代人,经历了苏联解体、梦想破灭的冲击,不得不从一无所有开始奋斗,不得不在新世界中重构自我。与前辈们相比,他们更乐于接纳流行事物和融入现代社会,同时又容易表现出精神上的贫乏。作为新一代作家,叶利扎罗夫身上就反映出了这种70后特有的精神特征:他接纳时尚元素,十分自然地将其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但又对历史和现实持一种十分自我的看法,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他的小说总是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不寻常的想象、离奇的情节、简洁明快又略带讽刺的语言;同时也体现出作者的弱点:思想不够成熟,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想,无论这部新作的思想主题还是艺术价值都还有待于时间去沉淀,有待于众多的学者和读者去评说。
注释:
①作品中的“阅览室”为小型的读者组织,无论是图书拥有量还是其成员的数量都要比图书馆小很多。
标签:图书管理员论文; 布克奖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俄罗斯历史论文; 文学论文; 俄语论文; 作家论文; 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