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讨论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更为全面、综合、针对性更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障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护理干预
白血病是指造血功能出现异常的一种血液系统病症,不但具有遗传性,并且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死亡几率较高。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中已被高度重视,在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化疗属于常见治疗方式之一,虽然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长期下来也无法避免给病患带来的身心的痛苦,极大的影响了生活质量[1]。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文主要研究护理措施下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特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11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11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55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至72岁,平均年龄(43.16±2.58)岁;实验组患者为55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3至74岁,平均年龄(44.03±3.62)岁,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2]。②患者精神意识正常且无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年龄要求在75岁以下。④所有患者家属知情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3方法
对照组使用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用药指导、提醒注意事项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了更为全面、综合、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措施,详细操作如下:
1.3.1建立护理小组,将以往白血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护理文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优质的护理计划,将患者感受、需求列入考虑范围,对护理服务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服务标准进行优。
1.3.2心理护理,患者长期饱受疾病的痛苦,心理会对白血病以及化疗产生焦虑或恐惧感,加上并发症的困扰,精神上也是降到了最低迷的状态,也有很多患者从意识上就放弃了治疗,因此疏导患者消极心理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该熟知患者资料,实施针对性科学心理辅导,沟通时护理人员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柔,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重新恢复生活的信心[3]。
1.3.3健康宣教,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院区环境,区域功能,帮助患者进行入院检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治疗重点与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对疾病产生错误判定,提高治疗积极性与配合度,向患者讲解流程、优点以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
1.3.4环境护理,患者所处的环境需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且流通性好,温度湿度适宜,可以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适当让患者参加户外活动,感受新鲜空气,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充足的睡觉能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的反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降低相关不良因素的刺激,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1.3.5化疗不良反应护理,当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安慰患者,并帮助患者坐起,同时做好相应的生活护理,对患者的呕吐物及时清理,随后用温水漱口,并且要不断的鼓励患者。
1.3.6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杜绝不良饮食习惯,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指导患者多食用些新鲜蔬菜与水果,适当减少盐分、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吃些牛奶、鸡蛋、果汁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5判定标准[4]
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判定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满意、75~90分为一般、7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t 检验,P <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EORTC QLQ-C30生活质量评分,(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情况,(P<0.05)。见表2
2.3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为6例,发生率为10.91%,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为14例,发生率为25.45%,两组数据见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3讨论
白血病化疗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特别使恶心呕吐情况,该情况会导致患者拒绝继续治疗,导致其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对疾病产生新的认识,正确对待治疗,但是针对于呕吐情况不严重的患者不要太过于强调对待呕吐的态度,避免出现反作用。同时在化疗期间保障好患者的居住环境,使其的心情一直保持舒畅,降低相关不良因素的刺激,也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后其饮食方面属于较为重点的一方面,应予以其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5]。并且在化疗后,也应将环境、心理、饮食等护理措施想贯穿,力求将化疗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并且通过本文研究也可得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施更为全面、综合、针对性更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障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谷红东.优质护理概念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20):210-211.
[2]王妮.优质护理概念在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0):71-73.
[3]郭丽霞 . 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080-4080.
[4]杨平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542-543.
[5]赵曙光,王爱珍 . 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 J ]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21—22.
论文作者:胡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白血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