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操作方便、施工材料消耗少,且可显著降低成本投入等多个优点,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特征,分析了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施工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特征;施工要点
近些年我国不断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更好迎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技术。此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符合我国住宅产业化和节能环保需求,在实际利用中颠覆传统建筑,革新了建筑行业和建筑领域。因此在今后的生产当中可推广利用。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
1.1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保证预制构件彼此之间的连接强度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有助于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基于此,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环节中,为了对预制构件彼此之间的精密度进行加强,可建议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来实现此目的。与此同时,在安装预制构件时,应把插筋预留在下层板当中,以便内墙预制预留板螺栓孔可以有效的插入其中。另外,在施工阶段,可将配比合理的水泥砂浆灌浆料灌入至螺栓孔当中,以便将建筑工程各个结构与剪力墙通过螺栓进行良好的固定连接,从而有助提升整体的强度。此外,在实施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时,应注意螺栓在剪力墙中所处的位置应位于结构的中心,有主意提升剪力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后,注意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本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对周边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因为建筑施工而影响周边环境质量。
1.2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叠合板安装工作应在总体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予以充分的关注。其中,为了提升叠合板安装的精准性,可在叠合板接近作业层位置300mm位置时对其进行一定调整,以便避免误差在安装环节中出现。另外,注意加大对预制叠合板安装过程中的保护力度,避免其在此过程中出现磕碰,同时遵从挺稳慢放的原则来进行安装,有助于提升安装质量的同时,避免出现施工材料浪费的现象。在预制叠合板安装时,吊装方式可以通过模数化的方式来实现,有助于提升叠合板安装的紧密程度。此外,为了固定叠合板的安装,可在吊装前将临时支架安装于底部,并可在结束吊装作业后将临时支架拆除。如果存在双层结构安装,则临时支架也应设计为双层,并且结束上一层叠合板的安装后,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的5d左右,方可将下一层支架拆除,以便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1.3 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预制窗体施工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预制窗体施工环节中,需要对窗体中预留的螺母通过螺栓进行有效的连接。与此同时,在紧固件连接时,注意在距离作业面300mm左右的距离对窗体进行调整,确保螺栓可以合理的插入至墙板中的连接孔当中,以便窗体构件可以与紧固件进行可靠的连接,从而有助于在提升预制窗体安装施工质量的同时,全面的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表现出来。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构件的性能要求
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有必要对相应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加以关注。其中,在控制预制构件质量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在正常情况下,预制构件对于突发恶劣环境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在构件连接位置中,应避免出现较大程度的裂缝,并且应对于裂缝存在且超出施工要求的构件予以返工;为了避免在构件连接完成后出现渗漏现象,还应对构件的抗渗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2)预制构件的抗震性能应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以免地震所导致的灾害扩大化;此外,如果构件有着抗震方面的要求,则其必须存在一定弹性工作状态的要求,同时注意避免裂缝或者损伤问题在构件之间的浇筑部位有所存在。(3)构件本身应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以便在某种因素作用下而导致的开裂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加以修复;(4)为了避免火灾或者恶劣自然灾害等对构件产生连续性的破坏,预制构件必须具备抵抗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构件的运输环节
构件的运输环节也就是构件经过生产一直到使用,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相应的运输时,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运输设备,与此同时,还要对需要进行运输的构件进行相应的加工固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装卸过程; 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有着必要的缓冲材料,在运输中对构件进行相应的保护工作,按照事先计划的路线进行运输,在运输的环节中还需要尽量的避免紧急刹车的情况出现。
2.3 构件的存放环节
在构件存放过程中,应根据构件的实际特征来采用横向或者竖向的放置方式进行存放。其中,对于楼板、顶面、墙柱类的构件而言,普遍采用竖向放置的存放方法。然而,对于梁构件而言,普遍采用的安放方式多为横向放置。另外,在存放构件过程中,应注意对所存放环境中的地面情况进行检查,为了避免构件存放不出现形变问题,可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以便消除地面中所存在的洼陷情况,提升构件存放的可靠性。
2.4 预制构件的吊装操作
一般来说,对于预制构件的吊装一般主要分为两个系统: (1)湿式系统。湿式系统的吊装环节主要为: 进行放样→预制柱的吊装→预制大梁的吊装→预制小梁的吊装→楼板的吊装→相关外墙的吊装→阳台板的吊装→楼梯的吊装→现浇的环节以及对于机电的配置→最后一步就是楼板的灌浆工作。(2)干式系统。对于干式系统来说,它的吊装工序主要是: 选取放样→预制柱的吊装→预制大梁的吊装→预制小梁的吊装→楼板的吊装→ 阳台板的吊装→楼梯的吊装→现浇的环节以及对于机电的配置→楼板的灌浆→完成相应的结构体→最后进行外墙的吊装工作。
2.5 构件的连接
在构件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有许许多多,这里主要以下面两种为例:(1)机械式。对于机械式连接方式,其就是通过机械式的持续套筒器,来对对构件进行灌浆式连接,运用高强度的无收缩的水泥的特点,来对构件的有效连接进行稳定性的保障,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对于所使用的构件的钢筋有着一定的强度要求;(2)现浇式。对于那些需要构件进行连接但是在连接时出现连接部分过于狭窄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发生,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来进行相应的连接工作的。因此,对于混凝土所浇筑的铸模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相关的规定,如果达不到是不能进行脱模操作的。
2.6 构件的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工作开始前,应详尽的检查用于构件混凝土浇筑所用的模具质量情况,从而保证模具的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合。此外,对于构件内部所存在的钢筋而言,需要对此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详细的查验,以便相关涂刷隔离剂的工作可以有效开展。随后,便可开始浇筑混凝土的工作,并且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持浇筑流量的均匀性。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全过程的监测构件的浇筑情况,如存在形变问题,则应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待缓凝土浇筑完成后,注意积极做好平整与养护构件表面的工作,以便提升构件的浇筑质量。
传统的现浇施工主要采取手动施工的方式,管理模式也不够先进,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效果,不仅如此,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要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很好地满足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有效减轻环境污染,还可加快施工效率,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相信其将会成为日后建筑施工的主流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道骧.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J].江西建材,2019(05):27-28.
[2]皋语.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J].智库时代,2019(21):289+291.
论文作者:何惠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叠合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节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