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_金秀奇

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_金秀奇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电子资源评价工作的意义,结合电子资源的评价指标,提出了电子资源评价的原则和电子资源评价的构建。本文为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研究项目《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A-09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建设成为衡量图书馆实力的重要指标。我院也和其他高校图书馆一样,从传统图书馆向虚拟图书馆过渡的阶段,采购了知网、万方等电子资源,电子资源经费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为高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充分的文献保障。但是,高校电子资源购置经费紧张,对电子资源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如何加强对电子资源的评估,挑选出高质量和有价值的信息源为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提供服务。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的意义,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评价体系。

1 高校图书馆开展电子资源评价工作的意义

1.1 图书馆是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之一,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子资源作为高校图书馆资源的补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更好的为电子资源采购提供参考,就要动态了解电子资源的内容,对种类繁多的电子资源进行评价,才能让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为图书馆节约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也为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2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评价中,对电子资源进行的评价是规划指导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评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提出电子资源评价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并展开实证研究,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工作提出参考。

3.对图书馆中电子资源的评价,逐步发展出了很多的指标和评价方法。例如从期刊角度对电子资源评价指标就有期刊的载文量、期刊总被引频次等。期刊的载文量是反映一份期刊信息含量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基于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期刊重要性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而出现的指标。期刊总被引频次,指以一定数量的统计源,也就是来源期刊为基础而统计出的特定对象被来源期刊所引用的总次数。但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评价方法在应用于电子资源的评价时会不适应,显露出局限性,因此评价电子资源的方法和指标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2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的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其本质联系为依据,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指标数据最好有现实的或能够计算的数值作为基础。定量指标注意绝对量和相对量结合使用。指标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

2.2经济性原则

在选择馆藏评价方法时,应选择能够实现评价目标的省力省时省经费的方法,在评价规模、评价人员的确定方面也应尽可能遵循该原则。

2.3动态性原则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 随着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电子资源建设的资金 技术 手段 内容也将不断变化 指标体系应能体现这种变化 并且不断更新更好地体现科学性。

2.4全面性原则

根据图书馆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对馆藏进行评价。例如可以从馆藏数量、馆藏质量、使用状况和使用成本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3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在网络环境下,确定电子信息资源评价标准时,应着眼于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的质量问题、信息的共享程度等。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3.1电子资源保障能力的评价

图书馆一般只有电子信息资源使用权,其保障能力的评价可以融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从链接或购买的数据库的数量和种类、网络环境需求、网络的收费标准、网络的宽带和速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3.2电子资源共享能力的评价

随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出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深度都有了提升。任何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只要经过数字化都能成为其他馆的共享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图书馆虚拟馆藏的共享性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有:数字化了的馆藏文献的数量、质量等;图书馆自行开发的特色或专题数据库的数量、规模、质量、实用性、共享性等;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更为便利,其支持力度也是图书馆信息共享服务的一大部分。

3.3电子资源质量的评价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质量方面的评价,首先就是电子资源的品质。品质可从电子资源收录出版物的权威性、文章在学科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等;还有就是电子资源的数量规模、电子资源的组织水平和加工能力等。收录文献的种、册、篇数的多寡,也决定了数字资源的内容丰富程度;信息组织加工也是一个信息增值的过程,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有用的知识。

3.4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益

电子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重点,包括期刊、会议论文、视频等,其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专业学习、科学研究之中。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益评价包括对其绩效和相应收益的评价。对电子资源使用效益的评价能够反映出师生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之后的变化情况,也能反映出电子资源对高校科研发展、人才培养的贡献程度。

4 结语

随着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数量激增,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课堂转变的关键所在。读者和用户查找和利用文献资源的途径和方式也发生变化,对图书馆图书的采购和读者服务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如何发挥有限的购书经费的作用,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特别关注的内容。图书人员不妨充分利用和借鉴国外先进和成功的经验,结合各馆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任传荣,李娟娟.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学术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3(1):160-163,76.

[2]向远媛,温国强.大学图书馆成效评估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11-16,21.

[3]章红. 从读者调研探析未来采访学科结构调整[J].情报杂志,2008 年年刊.

[4]任艳芳. 基于长尾理论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书刊利用率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作者简介:金秀奇 性别:女 职称:图书馆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论文作者:金秀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_金秀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