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合作与生产力合理配置&中日两国生产力分布比较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加强专业合作与生产力合理配置&中日两国生产力分布比较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加强专业化协作 合理配置生产力——中日生产力布局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中日论文,生产力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中小企业结合与布局,实质上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及生产力的配置问题。根据我国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1995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有23007个,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数的0.3%;从业人员3891.3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6.4%;资产总计52205.3亿元,占59.1%;产品销售收入30847.1亿元,占39.9%;实现利润1291.3亿元,占乡及乡以上工业的79%。这种情况与日本工业存在的所谓“双重结构”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1991年度,日本全国资本在1亿日元以上的大企业共有25539家,却集中了企业总资产的57.8%,销售额的49.7%和经常利润的59.6%;另外,据统计,1986年日本全国有中小企业645万家,从业人员3951万人,占日本从业人员总数的78.6%。

可见,中日两国都呈现出少数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大企业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经营和技术上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因此,如何实现大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与合理布局,是中日两国现代化建设中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一批国有大型企业为骨干,以多种经济成份的中小型企业为群体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普遍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小而差”,即企业规模过小,技术装备落后,经营管理混乱,产品成本高、质量差,缺乏生命力;二是“小而全”,搞重复建设和生产,产品的批量过小,设备利用率很低;三是“小而散”,即在空间布局上不合理,布点多而散,远离原料、燃料产地或市场,形不成集聚效益,并与大企业争原料、燃料和动力;四是“小而脏”,环境污染严重,对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作用。

日本的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其多数一则“小而精”,产品虽然单一,但一般都能达到很高的质量标准;二则“小而专”,围绕大企业协作配套,合理布局,为其生产专门的零部件;三则“小而变”,发挥其固定资产少,包袱小,技术革新快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的方向,船小调头快;四则“小而洁”,重视“三废”净化,注意资源的综合利用,防治环境污染。

从日本的情况来看,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且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现代化,成为参与市场交换活动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在市场交换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做为社会生产的辅助力量,为市场提供大量商品和服务。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大企业的生产系列,为大企业的产品生产出质优、价廉的零部件,通过间接形式为市场提供商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谋求自身的发展;二是直接按照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大企业难以涉足的领域(如某些传统产品、日用小商品等),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在专业化分工十分发达的今天,如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存在,那么大企业恐怕连一种完整的产品都难以生产出来。

2、扮演了市场中介人的重要角色。1985年日本共有批发中小企业41万家,占批发企业总数的99.3%;同期零售业的中小企业为162.2万家,占零售业企业总数的99.6%。这些小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形成非常发达的商品流通网络,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的商品交换活动。

3、扩大了社会就业。中小企业的存在对于吸收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城镇闲散人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出现经济危机、大企业大量裁减职工时,中小企业还能够发挥缓和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1972年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日本就业人数的比例为59.8%,1981年上升为66.7%,这意味着日本的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中小企业解决的,从市场交换活动的角度看,它不仅为商品生产提供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而且也为商品交换得以实现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日本的中小企业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在进行中小企业改造过程中深入借鉴。

(二)、我国大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大型企业虽然其设备和技术比较先进,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较高,有的大型企业经济效益也较显著,但是,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角度看,仍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生产集中程度普遍偏低,布局分散,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以汽车工业为例,国际上汽车生产追求规模经济已成为当前的主流。研究表明,年产量由1000辆增加到5万辆时,成本可下降40%;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成本会下降15%;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成本可下降10%。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汽车(总成厂)生产最小有效规模是每年200万辆,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数字则至少应为40万辆。像日本、美国最大的前三家汽车生产公司,分别集中了本国汽车产量的80%和90%,而我国则为28%。据1996年统计,全国“产品目录”内汽车制造企业有116家,仅有两家达到年产20万辆的规模;全国年产万辆以上的企业有18家,占全国汽车生产企业数的15.5%。也就是说,全国有近85%的汽车生产企业年产达不到万辆,离年产40万辆的经济规模相距甚远。根本形不成批量生产,规模效益很差。

我国轿车行业进入90年代以来发展比较迅速。但受制于市场需求,难以形成足够的规模,轿车普及要求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10000万美元,而我国目前只有500美元,轿车市场还比较小。根据乐观的估计,到2000年轿车需求也不会超过100万辆,而届时我国众多汽车生产厂家的产量却达140万辆以上,国内生产者的激烈竞争已不可避免。

对于国内生产者来说,因受阻于高技术及深度加工的匮乏,追求规模经济是我国发展轿车行业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政府承诺2000年平均关税下降到15%,2000年之前还要再降一次关税,轿车关税的下调幅度相应会比较大。近期中日、中韩达成的WTO双边协议中,日、韩均要求我国尽快降低汽车行业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国内市场狭小及进口压力增大的双重影响下,今后三至五年内,轿车行业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一是通过联合、兼并,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是接受外国公司控股,成为外国大型生产者跨国生产的一颗棋子。当然第二种选择要受到我国产业政策的约束。

我国汽车生产在空间布局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散倾向。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除西藏以外,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汽车工业。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建设十分严重。1994年,我国汽车基建投资总额中,中小企业就占54.1%。“二汽”是我国产量居第四位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但其车间分布在没有工业基础的鄂西北十堰市附近的22条山沟里,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81公里,占地150平方公里,给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全厂仅生活中心就建了8个。建厂初期铁路没有先行,笨重设备靠汽车运入,延缓了建设进程。而周围地区工业落后,缺乏协作条件,大大增加了基建、生产和经营费用。

我国汽车整车的小规模分散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更小规模和更分散的发展状态。全国各地在发展汽车生产过程中,都重视投资整车的生产,而对零部件生产的投资则严重不足。根据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零部件与整车的投资比例为1:1时,才能保证零部件生产对整车生产的支持作用。但我国1991至1994年零部件工业占整个汽车工业投资的比例仅为29%,比“六五”、“七五”期间还分别下降了6个和4个百分点,以致于直到目前,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

由此可见,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的小规模分散发展,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开发能力极为薄弱,市场竞争力很差。

2、“大而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很低

随着科技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日、美、欧各汽车厂家的零部件外购率最高可达95%,一般水平也达到60%-70%,公司本身只制造技术上要求高的零部件、精密件和大件,其余的都靠从协作厂家供应。

从生产合理布局的角度看,汽车工作的零部件生产可以适当地分散在外地,但最后的总装配厂则要求布局在市场较大的消费地。然而,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则背离了此项原则。如像“二汽”这样的大型现代化汽车生产企业,却布局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工业落后、科技不发达的鄂西北山区,仅其一辆东风版卡车就需要11000多个零部件,制造这些复杂的产品,一个企业根本不可能完成,需要一系列具有生产联系的协作企业共同完成。而且有许多新技术只有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使用并收到应有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的汽车与配件生产企业大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二汽”相距较远,因此,本来已经“大而散”的“二汽”只有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了。仅在十堰市就建有近30个专业厂,这些专业厂大到三、四千人,小到三、四百人,使“二汽”职工人数达五、六万人之多,大大增加了基建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的费用;同时,全国上百个为“二汽”配套的协作单位将零部件长途运来,总装完成后再将整车运出去。由于汽车的体积大且笨重,运输汽车产品对火车车皮的利用率一般只达到1/5,其产品的运费是原料运费的2至3倍,造成成本的大量增加,极大地消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我国机械工业总体情况来看,缺乏统一规划与合理分工、自成体系、重复布点和生产、专业化水平特别是工艺专业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仍很严重。据统计,我国机械工业中的“全能厂”约占80%,这些“全能厂”从毛坯到最终产品,各类工艺俱全,铸、锻、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等主要工艺的集中度却不及发达国家的1/2,这就必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下的状态。

目前,世界上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为了缩短汽车研制开发周期,十分重视革新经营体制。日本、美国汽车生产企业近年来开始实行将零部件的开发、设计承包给供应商的做法,由公司总部提出开发目标及要求,具体设计由供应商完成。实践表明,这种委托设计、开发的做法,既可以节省新产品开发费用三分之一左右,又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和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还能充分利用协作方的技术、装备优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这种厂商之间的合作开始突破行业界线,汽车业同电子业、通讯业、环保业等部门的合作正在不断扩大,这对汽车行业加快以新产品争得市场的主动权十分有利。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向海外投放的3大类12种新产品,其零部件委托设计和生产金额高达1.76万亿日元。

根据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工业的集中有两种体现形式,一是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引起成本降低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是同类或相关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开发研制并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科研成果等而带来的企业相关投资的节约。集聚,使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更廉价地购入原材料并易于取得银行贷款,还可以共同使用许多辅助企业和基础设施,减少间接开支,节省运输、能源、通讯等方面的费用,从而可以按不同比例降低每个参加集聚的企业之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这种效益可以使众多的企业获得,因此,是一种较为宏观的、区域性的经济效益。我认为:我国的汽车工业要尽快腾飞,一方面应追求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努力取得合理集聚而造成的企业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既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集中建设、巩固、发展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意义的大型汽车骨干生产企业,还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汽车零部件工业相对集中、技术水平较高、具备较好发展基础的地区,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实行合理集聚而不是过度分散,专业化协作而不是“大而全”、“小而全”,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开放而不是自成体系,相互封闭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基地,以支持我国整个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日本大中小企业的分工与专业化协作

在日本工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做法就是一手抓企业的大型化;一手抓企业的专业化协作。这是日本在主要工业品产量和质量上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

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在钢铁、汽车、造船、石化等主要工业部门建设了一大批在规模上属于世界一流的现代企业。例如,到1970年为止,世界二十大汽车厂中日本占了5家,世界十大钢铁厂中日本也占5家,世界十大造船企业中日本占了6家。这批大型企业的建成投产,对日本在短期内从技术和经济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钢铁工业,从1950年到1965年,日本用15年的时间把钢产量从484万吨提高到4116万吨,平均每年递增242万吨。若以此速度发展,日本要到本世纪末才能赶止美国七十年代初的水平。但是,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陆续在沿海地带建成了八个年产1000万吨左右的大型现代化钢铁厂,钢产量从1965年的4100多万吨猛增到1973年的近1.2亿吨,年均递增1000万吨,仅用八年时间就赶上了美国的产量,日本钢铁工业靠大型化实现了大跃进。现代化的头型企业不仅产量高,而且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劳动生产率高。根据日本的计算,以年产250万吨钢的钢铁厂每吨钢的建设费和成本为100,500-800万吨厂的建设费为90-95,生产成本为75-80;1200-1300万吨厂的建设费为75-85,生产成本为65-75,分别下降二、三成。新日铁新建的君津厂,平均每个职工年产钢1733吨,而其老厂八幡厂只为426吨,前者为后者的4倍多。

日本企业大型化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的,其一是通过企业内部积累进行新建和扩建,典型的是丰田汽车公司,从一个厂扩建为八个厂;其二是通过企业合并,典型的是新日铁公司和三菱重工业公司,合并后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企业;其三是垄断财团各企业共同出资合建新企业,如日本石油化工公司,一开始就具有垄断的规模。日本的经验证明,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想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实现工业现代化,非在各主要工业部门中建设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不可。

但是,日本的大型企业,不是脱离中小企业而孤立发展的,乃是和大量中小企业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而逐步完善的。其改造和利用中小企业的办法,就是以专业化协作乃至“系列化”的形式,把中小企业纳入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轨道。

(四)、目前我国生产力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

1、在行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背离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的倾向仍然十分严重。

首先,在行业层次上,相互封闭,自成体系。不顾相关行业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原料行业问加工行业扩展,加工行业向原料行业延伸,严重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技术资源不能共享,重复引进屡禁不止。例如,我国的汽车行业受计划体制影响很深,各汽车生产基地都是自我配套,各整车生产企业在生产上自成体系,互不往来。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都依附于各地区的整车生产企业。而该体系以外的能生产、加工汽车零部件的地区和企业,则很难得到为整车厂提供零部件的机会。因此,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很低,长期形不成统一的全国竞争市场。

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与我国不同,他们母企业往往不是单从特定企业,而是从多家企业采购零部件,因而在交易对象企业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具体来说,母企业在更新产品时,被选定的零部件厂家,如能按照所要求的质量、价格进行生产,交易关系才能得以维持。这种做法迫使各零部件厂家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以满足母企业的要求。由于零部件价格一般都是事先商定的,因而在此期间,通过技术革新或其它方式降低生产成本,零部件生产厂家仍会有利可图。

其次,在地区层次上,区域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趋同倾向。像汽车、摩托车、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电视机、石化与化纤等产品,全国有20至30个省、市、自治区都在生产,现在又兴起了VCD机大战,其产品的技术档次几乎处于同一水平,这既削弱了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又造成了盲目的竞争。

从生产布局学的角度看: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地域分工之所以必要,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发展国民经济对工业品的需要以及发展工业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劳动力资源、历史发展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具体表现虽然是会不断变化的,但地区差异性总是客观存在的,一切条件都相同的地区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工业部门构成复杂,品种繁多,不同的部门、行业、产品品种在生产上各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种产品,只是由于所用原料和工艺过程不同,在发展上所要求的特殊条件也不一样,因而不是在任何地区都能用同样的经济效果生产出来的。这种企业在这类地区发展最有利,而在另一类地区发展就可能不利,即使在不同地区分布着同样的自然资源,但由于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条件、地理位置、运输条件等的不同,在投入等量劳动的情况下,各地区的基建投资、建设工期、劳动生产率、产品成本以及合理的开发规模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从经济效果讲,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也不应当平行地发展一切工业部门,生产一切当地需要的工业品,而必然是某些产品可以多生产一些,除了满足当地的需要之外,还大量供应外区;有些产品只能少生产一些,不足部分由外地抽补;还有些产品一时不能生产,需要全部由外地供应。

既然要有地域分工,也就需要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因为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化部门的建立与发展是地域分工的重要基础。地域分工正是通过各地区不同专业化部门产品的交换来实现的。而合理的地区专业化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由于专业化部门是建立在当地特殊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它的规模要受地区条件的制约,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因专业化而节约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二是因专业化而必须在运输上、流通上多支出的劳动。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这种专业化才有实际意义。一般来说,专业化的地区条件越好,前者大于后者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要很好地考虑地区条件。

(2)由于地区专业化部门是根据全国总体部署的要求来确定的,其产品要面向全国或其它许多地区,因而其发展规模要受全国和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多种因素制约。一般说来,全国适于发展某种产品的地区愈少,该产品的需要量或需要面愈大,则该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就要高些;相反,就要低一些。如果片面从地区条件出发,而不顾全国与外区的需要,不适当地提高或降低专业化程度,就会造成设备闲置、产品积压,或者是全国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该产品专业化地区的有利条件又得不到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发挥不出来,这都是不恰当的。在地区专业化部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还往往需要国家或其它地区调入另一些生产、生活资料,因此,地区专业化发展的规模还要同全国和外区供应所需物资的可能性相适应。专业化产品的调出,所需物资的调入,都要有方便的运输条件,否则,出不去,进不来,专业化地区的其它条件再好,这种专业化也难以发展起来。

总之,各区域自然条件与资源的不同,是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各区域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过程、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的不同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经济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各地的经济结构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与特点,实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社会分工与专业化是密切联系的两个侧面,社会分工产生了专业化,专业化又促进了社会分工,专业化部门在空间上的分布,就构成了地区专业化。而地区专业化与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如果不顾国家和地区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的可能性,不考虑全国一盘棋,不讲经济效益,到外各自为政,单干求全,重复布点,搞万事不求人。一些已有的企业,也追求综合经营,丢掉已经确定的产品专业方向,样样都想自己做,纷纷新建车间、卫星厂,增添设备,其结果既分散了全国的建设力量,也打乱了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原有的分工协作关系,协作困难又助长了单干求全的思想。如此恶性循环,会造成经济上的极大浪费。同时,在搞地区专业化时,如果忽视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的倾向,不恰当地突出某个部门或某几种产品,而排挤其它,则使地区内专业化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互脱节,导致某些地区经济的比例失调,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跨地区的远距离协作,同一产品在区际之间相互对流,也损害了地区专业化应有的经济效果。

2、“大而全”、“小而全”及盲目重复建设倾向有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

从各地制定的“九五”计划看,很有可能形成新一轮规模更大、投资更多的重复建设。在各省、市、自治区“九五”计划中,将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有22个,几乎都是整车厂;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的有24个,发展的重点又都是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声像设备等;将化工列为支柱产业的有16个,大多以石化为重点。而我国炼油能力已达2.12亿吨,由于受原油和市场的制约,开工率仅为70.4%,按国际上的合理开工率85%计算,要放空15%的能力,即有近3100万吨的能力闲置。现在,要求新建炼油厂的项目还有6000多万吨,需要投资1000多亿元。

上述违背地域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原则的“大而全”、“小而全”及盲目重复建设问题,长期未能得以有效地解决,其根本原因是体制上的障碍。由于条块分割,全国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严重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还未健全的情况下,投资项目决策者不承担相关的经济与法律责任,因而盲目追求外延扩大和完整的生产体系。同时,建设项目缺乏认真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对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向了解不够,加之审批不严,据对“八五”计划期间投产的475个大中型项目调查,投产即亏损的有120个,其中严重亏损的有89个。分别占投资项目的25%和19%。

投资和布局的过度分散化趋势,使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带来的是大批企业和设备的闲置与浪费,往往给国家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五)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加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力度,正确处理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问题,借鉴前述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

1、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是认真治理“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对新开工项目的审批一定要严格把关。凡属全国生产能力过剩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一律不再批准建设;就认真清理“八五”已经建成和“九五”结转的在建项目,对由于生产不配套、市场发生变化、工艺落后等原因不能正常投产的项目,要逐个研究解决办法,分别做出新的处理。对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于分散、产品重复、技术落后的小厂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裁并改组和技术改造,使大中小型企业更好地结合,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这样就可能在不铺新摊子,不增加厂房和设备的条件下增加产量与品种,更好地适应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并使企业布局符合适当分散与适当集中相结合的要求。

2、要继续完善国家的产业政策,依据地域分工与专业化协作以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国家重点行业的生产布局政策,引导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加强产业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提高产业政策的权威性。

3、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国有资产存量进行结构性重组。围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通过跨地区、跨部门的投资、联合、兼并,改善存量分布。在老工业城市要利用级差地租收益,对市区内的老企业进行搬迁或转产改造,将其转变成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企业。在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以现有骨干为核心,以国家重点项目为基础,有选择地注入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兼并和淘汰落后企业。通过建立各类成套设备公司,把分散的生产企业按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组织起来,以提高我国成套设备的研制开发与制造能力。

4、要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和工程建设监理制以及招标投标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严格按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条件,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防止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倾向。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不求速度快,要求科学性、可行性和稳妥性,要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和竞争意识,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科学的市场预测分析,要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要站在国家大局的高度,从区域经济服务从全国整体协调发展出发,把握布局的合理性,严格防止重复建设;要坚决贯彻“保重点、保竣工、保投产”和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原则,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概算),经济周密的论证和上级的批准,方可决策。项目开工后,要讲速度,保质量,不可搞成“胡子工程”。否则,不但加大了成本投资,也影响了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单靠政府领导部门拍板容易出现失误,也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其缺点就在于缺少制约力量和必要的民主监督。因此,理顺投资管理体制,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的制约和民主监督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杜绝出现以往类似弊端的有效途径。

5、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投资管理。以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规模为标准,重新划分审批权限。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行业,在加强布局规划的前提下,合理界定地方的审批权限;对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建设项目,由中央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应结合合理经济规模标准的制定,重新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大中小型及限额划分标准,并对一些热点投资项目,通过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布点。

6、为使大中小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有机结合,使地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合理、高效,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投资信息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的工作,做好此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向社会发布的有关工作,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标签:;  ;  ;  ;  ;  ;  ;  ;  ;  

加强专业合作与生产力合理配置&中日两国生产力分布比较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