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不必“谈德色变”论文_王志珍

语文课,不必“谈德色变”论文_王志珍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镇东园子小学 718699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近年来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平时我们强调的大多是语文的工具性,笔者认为,这是对语文的侠义理解,尤其在新课改下,应该有大的语文观,包括语文的人文性和情感体验,我们不必“谈德色变”。

关键词:语文课 语文观 人文性

上完《狐假虎威》一课,我让学生说一说学了这一课的感受,结果大家的回答令我耳目一新。“我觉得,狐狸用自己的智慧打败了老虎,让老虎没有吃上它,它很聪明。”班里最爱读书的康智映同学胸有成竹地说,这时,其他学生也兴奋地应和着“就是”、“就是了”。

下课后,回味这节课,我觉得学生们的想法好新颖,也问了平时较能回答问题的李雨馨,看她怎么看文中的狐狸。她笑嘻嘻地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她不但没有被老虎吃了,而且还帮助其它小动物逃跑了。”多么古灵精怪的孩子!

后来我又翻阅了备课资料,上面赫然写着:《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还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它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我居然用旧思路来思考本文的寓意,还准备把同学们的思路引导到相反的一面。幸好有同学们的精彩回答,才没有出现不切学情的引导。

后来在学完《狐狸分奶酪》一课后,我让学生对比前后两文中的狐狸,谈谈更喜欢哪篇文章中的?学生明显不喜欢后文中的狐狸,“它没安好心,它想吃奶酪,它故意骗两只小熊。”他们认为前文中的狐狸是不得已,为了不被老虎吃掉才骗的,不是有意要骗人的。我也顺势引导:骗是不对的,但面对坏人,我们也要机灵些,要学会保护自己。

毋容置疑,语文课一般要以情贯穿全文,以读体悟中心。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政治课,不能脱离了语文味,但文末的简单思想引导还是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又不太喜欢直接的说教,那我们就不妨让学生自说自悟,只需恰当引导,便可出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再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当品读到两个动物对“天有多大?”有不同的看法时,我问学生“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如此不同?”有的同学说它们站的位置不同,有的同学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时我顺势引导读出刚学过的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课件出示图片“登书梯的人”,引导学生背出高而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情引导:我们不做井底之蛙,让我们通过读书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当然这样的教学课例举不胜举。学过《寒号鸟》一课后,同学们悟到:现在懒惰,将来难过;也可悟到:要听信别人的劝说。只要是学生用心品悟出来的,就是真实的心声和感受,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论文作者:王志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语文课,不必“谈德色变”论文_王志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