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切实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环境论文,切实论文,移民论文,力度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作为一个贫水大国,水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已成共识。保护我国的淡水资源必须从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入手。我国西部是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地表水的主要补给线;中、东部地区(东北除外)大部份降雨云系也来自西部的青藏高原,人们把西部称作中国的大水库是当之无愧的。西部不仅是中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大水库,它还是中国清洁的再生能源——水能的最大基地。已探明的西部水能资源理论储量5.5万亿千瓦以上,可开采量3.5万亿千瓦以上,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柱。而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赖于其上游流域区良好的植被环境,只有建设和保护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保住这份珍贵的水能资源。
一、西部生态环境破坏,人害重于天灾
中国境内的自然灾害,如洪灾、旱灾、泥石流、沙尘暴等的发生均与生态环境遭破坏有关,尤其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关系最大。据专家测算,天然林树冠的持水能力比人工林大7-8倍,天然林地土壤的贮水能力比人工林高6-7倍。当大雨降落时,树冠和树叶可截留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败叶和杂草层能截留5-10%的水量,一亩林地比无林地每年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对洪水的最大削减量可达50%左右。由于近几十年来天然林的过量采伐,导致西部地区对降雨的贮水能力下降,增大了洪灾、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1998年的长江石首至湖口江段水位比1931年高出10多米。虽经中央全力抗洪救灾,但仍导致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在干旱的年份,林木根系将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份传送给枝叶,扩散到大气中,可增大空气湿度,增加降雨次数。
保护和营造西部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地表裸露,可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泥沙含量,减少泥石流发生,减少其对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减少河流、电站、库区淤积,延长电站使用年限,增强江、河行洪能力。在干旱刮风季节,良好的植被可有效保护地表土壤,减少沙化和石漠化,遏制沙尘暴天气的产生。
生态环境好坏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这一点,西部地区的先民们早有认识。以生活在青海东部河湟谷地的先民为例,他们依山傍水修建住宅,为保护村旁的山体不被洪水冲涮而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对村边的山坡建立“官坡”制度。确定为“官坡”的山坡为全村人共有,不仅不准人垦种,也不许放牧牛羊,更不许人们上山砍割灌木杂草,违者群起严惩。有些村子的“官坡”几百年来一直保护完好,例如青海省平安县三合乡政府东面的“官坡”,坡度超过60度,由于植被保护完好,当邻近的山坡被暴雨山洪冲涮得沟梁纵横、七零八落时,“官坡”上繁茂的草木就象一层厚棉被盖在表土上,年复一年,植被也一年比一年茂盛,蓄积降水的能力越来越强,与没有封山保护的山坡形成鲜明的对比。可惜的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牲畜饲养量的增加,这类受到保护的“官坡”已越来越少。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西部人口呈爆炸性增长。以新疆为例,1955年的人口为523.2万人,1993年达到1605.3万人,不到40年中,人口总增长了206.8%。1949至1994年,甘肃省人口增长了2.5倍,年均递增率20.2‰当全国人口增幅处于降低态势时,甘肃人口仍呈逐年增长态势。1998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比1982年的普查数总增长22.1%,而西部各省区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其中青海总增长28.9%,宁夏总增长45.2%,宁夏人口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一倍多。据陈百明等研究,青海省人口承载上限为494万人,而1999年底实有人口已达510万人;贵州省人口承载上限为3418万人,1999年底实有人口已达3710万人。由于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现有耕地不足以维持生存就开垦陡坡荒地,山坡开垦完了就开垦草原。虽然近50年来在保护和治理西部生态环境上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保护和治理力度远远小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力度。从各种渠道对西部生态环境监测的结果都表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呈加速恶化的态势。
人类活动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表现:
1.过量采伐天然林,天然林锐减。(1)陕西陕南地区森林边缘普遍比解放初期后退了8-10公里,林缘高度升高了300-500米,森林面积比解放初期净减少约600万亩。(2)新疆塔里木河流域50年代初原有胡杨林53万公顷,40年来减少了84%;北疆荒漠灌木林面积减少了68.4%;50年代,天山森林下限一般在1200-1400米之间,现已萎缩到1700米以上。由于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严重破坏,其中下游流域年平均8级以上的大风从80年代的8次狂升至90年代的16次以上。(3)云南红河州每年消耗森林蓄积量280多万立方米,而生长量只有160多万立方米;1959年红河州有林地、灌木林地共2342万亩,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为47.9%,1974年下降到33.7%,到1986年又下降到27.9%;(4)广西凤山县在1972年“林粮大会战”中,一个县开荒8.2万亩,使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5)内蒙古巴林右旗原有天然山杏林11.9万公顷,由于樵采,现在只剩下约3万公顷,且长势大不如前;阿拉善盟50年代有梭梭林、胡杨林113万公顷,到70年代只剩67万公顷。(6)四川、云南两省在第三与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平均每年减少天然林蓄积量1437万立方米。据金鉴明(1985)对云南、四川、陕西、新疆、甘肃、青海6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测算,年损失值达253亿元。
2.毁草种粮,草原退化,牲畜超载。(1)甘肃省的干旱、荒漠草原占天然草地的65.4%,这些草场每公顷产青干草仅300-750公斤。(2)宁夏260万公顷草地有97%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沙化和退化。(3)青海省林科所统计,仅1959-1960年在青海湖周围开垦草原15000多公顷;根据青海湖流域草场的质量,只能供养193.75万个羊单位牲畜,而目前实有465.98万羊单位的牲畜,严重超载,加剧了草原退化。(4)新疆草山破坏更为严重,40多年中开垦草场330万公顷,严重退化的草场面积470万公顷。(5)内蒙古由于近100年来盲目开垦,风蚀沙化,使草原退化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1962年赤峰市天然草地平均亩产鲜草174公斤,而1985年测定时,平均亩产鲜草只有99.15公斤。(6)四川阿坝州草原产草量与50年代相比,下降30-50%,且下降趋势在继续;全州理论载畜量为753.97万个羊单位,而1988年已达到1045.81万个羊单位。
3.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1)陕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75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量9.2亿吨,占全国江河输沙总量的1/5。(2)宁夏全区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约1亿吨。(3)据1988年卫星遥感资料,云南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6万平方公里,流失土壤约5.2亿吨,有机质损失达261万多吨,流失的养分相当于1995年全省农民施用化肥所含氮、磷、钾有效成分的4倍。(4)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从50年代的2.5万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年代末的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5%。(5)内蒙古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866万公顷,仅黄河中游8旗县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1.8亿吨。(6)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12920万公顷增加到1997年的18266.4万公顷。这期间每年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7000万公顷,但净流失面积却增加了5643.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
4.沙尘暴频发,危害日盛。据中国首支“探索沙尘暴”科考队2001年3月考察,我国西部沙尘暴发生频率加快,强度增大,虽有自然方面的不可抗拒因素,但毁林毁草开荒,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植被的行为是沙尘暴频发的直接诱因。(1)新疆87个县市中,已有53个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和威胁,据新疆林业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最新普查资料,全疆荒漠化总面积达到79.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47.7%;北疆精河县,70年代较50-60年代,沙暴、扬沙、和浮尘日数每年分别增加3.8d、16.1d和7.2d;南疆尉犁县,70年代平均每年风沙日数108d,扬沙日数49d,浮尘日数44.7d,均为60年代平均值的2倍。(2)内蒙乌审旗测试数据表明,旱地上每年表土被风蚀掉5-7公分,每公顷损失有机质7770kg,物理粘粒39030kg、氮素390kg、磷肥540kg。沙漠化使各类草场草群变稀、变矮、草质变劣,每公顷产草量仅375公斤。乌兰察布盟阴山北麓后7旗,早期是典型的草原,畜肥草茂。近百年来先后开垦耕地90万公顷,破坏了原生草原植被,干旱加剧,至20世纪80年代已有60万公顷土地沙化,接近沙化的土地达40万公顷,导致了严重的气象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3)甘肃河西走廊沙漠化面积达307万公顷,风沙线1600公里。
5.生活和工业污染加剧。(1)兰州市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总量28286万吨,而排放达标率及处理率都不及一半。(2)新疆废气排放总量为1735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58亿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9亿吨,处理率极低。(3)重庆市酸雨发生频率高达80%,几乎全部生活污水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两江”,年接纳自产污水和上游工业废水31亿吨;固体废弃物累计堆存量近1亿吨,占地400万平方米。(4)广西百色市酸雨频率达89.4%,据1990年统计,全区被工业“三废”污染的稻田多达2万公顷。
西部各省区生态环境人为破坏的现象大同小异,以上所举仅是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但可以看出对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害重于天灾。
二、实施生态移民,造福万代子孙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一个地区可以容纳的从事正常的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又不使该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大人口数,称作该地生态承载人口(如果用量化指标界定,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区的参考值为每个生态承载人口需有8分水田、或1亩保灌水浇地、或8亩平旱地即旱源地)。该地现有人口减去该地生态承载人口的正数便是该地的生态超载人口。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超载人口迁到生态人口承载能力高的农业区或城镇郊区从事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且应不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
(一)当前实施生态移民的有利条件。自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来,建设和保护好西部生态环境已被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全社会都认识到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态势,都在为保护和建设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已为实施生态移民战略扫除了许多思想阻力。同时,加大生态移民力度的人、财、物力条件也已具备。物力条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全国粮食基本自给,丰年有余,国家可以主要通过提高水田、水浇地和平旱地的单产而提高总产,不仅不必再用开荒扩大面积的方式增加总产(个别水源充足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新灌区如宁夏引黄扶贫工程除外),还可将农耕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这是生态移民最重要的物力保证;第二是生态移民建设生活、生产用房的建材货源充足;第三是生态移民所需交通运力充裕。财力条件表现在全国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大于贷款总额24000亿万多元,除留12000-14000亿万元的正常差额保证币值稳定外,尚有8000-10000亿元的存贷差是可以用发行债券方式借用到生态移民中来的。人力条件包括移民对象中的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建筑行业施工能力两部分,都是非常充裕的。
(二)生态移民迁入地条件分析。根据陈百明等对中国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表明:东北平原的黑龙江、吉林两省低限承载人口为12019.3万人,高限承载人口为14423.1万人,1999年底实有人口6450万人,2000年普查(含外来不含外出)实有人口为6417万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湘、鄂、皖、赣、苏5省低限承载人口为38013.5万人,高限承载人口为45637.8万人,1999年底实有人口为30151万人,2000年普查(含外来不含外出)实有人口为30032万人,这两平原区有很大的人口承载空间。近10年来,两平原区是中国主要的余粮区,仅黑龙江省每年余粮达800万吨,正好证实了陈百明等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生态移民的迁入地选在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至少有如下好处:1、有人口承载空间。以湘、鄂、赣、皖、苏5省为例,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六,按此计算,30年后5省人口为36077.8万人,仍在5省低限承载人口范围以内。2、有较充足的粮食和淡水,就近取食,节省退耕补粮运费和修水害等庞大费用。3、不会破坏迁入地生态环境。4、有利于加快两平原区城镇化步伐。
(三)生态移民的产业开发与脱贫前景。由于生态移民的迁入地选在中国重点余粮区,移民在迁入地主要从事余粮转化为主的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城郊服务业。尤其是奶牛养殖,一直是我国的薄弱产业,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和奶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户移民养3-5头奶牛可稳定解决温饱并逐步实现小康。养殖业是产业链比较长的产业,可以带动饲料工业、乳制品加工业和一些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化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四)移民新村、新镇建设规划。移民新村、新镇建设应按小康生活目标统一规划,水、电、路配套。以经济实用房的造价向房地产商招标,使房地产开发商从城市楼盘积压状态中抽出身来,投入到移民新村、新镇经济实用房建设的光彩事业中来。建成的移民新村新镇由国家通过发行生态移民债券募集的资金收购,发放给移民使用,设置代表政府的物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按实价的20%-50%(依移民户经济状况核定)一次性收取住房使用费,交清使用费的移民有房屋使用权和直系亲属继承使用权。如果移民因种种原因而不住,房屋交还政府管理部门,酌情退还部分原交的使用费;同时鼓励有经济条件的移民按成本价购买房屋全产权。通过上述优惠政策为生态移民营造一个乐不思归的居住环境。
(五)实施债券生态移民工程的理念基础。保护西部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广泛和久远的,受益者是全体国民及其后代,生态移民的成本理应由全体国民及其后代支付。国家发行实施生态移民债券是全体国民负担移民成本的最佳实现形式,当债券到期国家财力仍不宽裕时,可以发行新债券还旧债,即把一部分债务转移到我们的后代身上,我们的后代都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承担一部分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成本是合情合理的。当生态移民的生态效益充分形成时,会减轻自然灾害,延长水电站的使用寿命,调节农牧业生产的气候环境,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即转化成宏大的经济效益,这时国力进一步增强,逐步用正常财政收入还清债务,就不必继续发行债券了。近几年国家发行债券完成了交通、民航、电力、储备粮库等许多重大工程,刺激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已慢慢感到难找效益好的备选项目,用发行债券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举多益的重点项目,我们应该舍得花这笔钱。
三、生态移民与六大林业工程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关系
生态移民是众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中的一项。但与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相比,力度更大,既发挥着本措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独立功能,又支持着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到位,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记重拳。
1.生态移民与退耕还林还草的关系。在各地应该退耕还林还草的地方,退耕后其林、草恢复既漫长,也很难靠林、草补偿退耕的机会成本,即使加上退耕后的政府钱、粮补贴,农民收入仍然会很低。国发〔2000〕33号文件明确规定:“享受国家粮食补贴的退耕地种植的生态林不能砍伐”;虽实行“谁退耕、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的政策,但这一规定给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是没有多少经济收入的。如果退耕的农民继续住在原地,难免他们得了补助钱、粮后仍不富裕而继续还耕,不让其还耕是很难监督实施的。通过生态移民将退耕户跨省远迁到生态移民新村、移民新镇后,由于生活条件较好,能够安居乐业,可以切实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2.生态移民与其他各项林业工程的关系。生态移民减少了生态脆弱区的居住人口,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为活动对天然林、各类防护林、速生丰产林的破坏机率;减少对珍稀动植物物种的狩猎、采集活动;减少对草山植被的破坏,确保各项林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3.生态移民与小流域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人们把它比作是流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其危害已经为人们所认识。进入80年代以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小流域治理工程。表1是部分年份我国水土的流失面积和治理面积,其中西部地区占绝大部分。
表1 我国部分年份水土流失和治理面积表
年份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流失面积(万公顷)
12920 13600
16300 18266.4 18266.4
治理面积(万公顷)
4640
5300
6690 6932.1 7224.2
净流失面积(万公顷) 8280
8300
9610 11334.3 11042.4
从表中数据可知,全国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在4000-7000万公顷,完成的工程量可谓大矣!然而全国的水土流失总面积却呈增加趋势,说明我们的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通过生态移民可以减少生态脆弱区的人畜承载量,有效地减轻人畜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巩固小流域治理成果,提高小流域治理效益。
4.生态移民与扶贫和防止返贫的关系。生态移民每迁出1口人,就为继续留住原地的2口人每人增加了50%的生存资源,为留住原地的人口巩固温饱和迈向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迁出的生态移民得到移民优惠政策的照顾,也具备从温饱迈向小康的条件,即是说生态移民1口人,就可以稳定地提高3口人的温饱水平,如果从西部生态脆弱区向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移民1000万人(黄土高原区的超载人口,尤其是以吃窖水为生的人口移向东北平原,云贵高原区的超载人口移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迁入地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就可以使3000万贫困人口巩固温饱,防止返贫,并逐步实现小康,从根本上消除了中国的绝对贫困。可见,实施生态移民是兼顾西部开发、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四、深入研讨,形成共识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结合扶贫进行了生态移民的试点,将一部分生态脆弱区的农、牧民迁到城镇郊区,收到良好效果,虽说只是小打小闹,其经验具有普遍意义。但有不少省的扶贫移民由于受经费限制,移民空间狭小,引发新的生态环境恶化,是应当引以为戒的。债券筹资建设移民新村、新镇同时是拉动建材消费的原动力,本身构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对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必将注入新的活力。生态移民1000万人,约200万户,每户投资5万元,共需1000亿元,分5年完成,每年200亿元,这在国家农业投资史上是空前的,但与工业建设重复投资浪费掉的经费相比,也算不上是大数。舍不舍得花这笔钱,愿不愿花这笔钱,取决于国民对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紧迫性及其重大意义的认识。
标签:生态移民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破坏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移民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