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观察论文_卢亚飞

江苏省如东县第四人民医院 226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同时服用相同同样的抗抑郁药黛力新片剂早中晚各1片并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精神分析、认知疗法、音乐疗法等。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抑郁症;临床疗效

抑郁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和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可伴有自杀观念、自杀行为或木僵状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照料的能力,甚至危及生命[1]。我们按护理程序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器质性疾病,无严重精神疾病及激素治疗史。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量表评分≥17分。将符合入选要求的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7-69岁。病程6个月~3年。HAMD均分(26.18±5.23)分。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病程6个月~3年。HAMD均分(26.29±5.37)分。上述基本资料经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元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抗抑郁药药黛力新片剂早中晚各1片口服,治疗组采用以上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上两组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等,失眠者可根据情况服用氯硝西泮1-2mg晚睡前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疗效。

1.3 护理心理干预

1.3.1 认知心理干预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与患者的第一次接触即是第一次护理的开始。护士与患者的每一次接触都具有心理护理的意义[2]。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健康宣教。提供心理支持针对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分别采取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交谈式教育、书面形式教育,给患者讲解抑郁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如何调节情绪等,强化处理应激的能力。减少自责悲观失望,保持适度的期望值。充满同情和耐心,当患者向护士倾诉,自己的病情、家庭或单位的烦恼时,护士要用语言、眼神、表情或姿态表示对患者充分理解和同情,使患者视护士如亲人,愿意向护士倾诉宣泄内心的痛苦。谨防自杀。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重视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护理,同时将患者安排在易观察的大房间,设施安全,光线明亮,以防自杀行为的发生,要求家属照管患者时特别警惕自杀的危险。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HAMD评分和四级疗效进行疗效评定,以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减分率50%~75%为显效,减分率25%~50%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对治疗前、治疗后的第2周、4周、8周分别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5服药依从性的评定服药依从性的标准为:(1)拒绝服药。指患者不愿意服药。(2)被动服药。患者和家属报告不能按时按量服药。(3)依从服药。患者和家属报告能按时按量服药。

1.6统计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表1)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1

由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 比较,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第4周末HAMD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第8周末治疗组HAMD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去了解和评估患者,全面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不适症状、生活的自理程度、患者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以了解有无抑郁症状的易发因素,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

3.2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由于抑郁症患者大多沉迷于自己的低落情绪中,因而不安心住院,并藏药、拒绝服药。评价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制定应对措施。治疗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复发率。

3.3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与社会的交往明显少于正常人,患者的社会功能部分缺失。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在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在干预过程中,注重家庭成员的参与,就家庭、角色和期望问题与患者及家属展开讨论,使患者与家庭成员充分交流彼此的思想与情感,增进相互的理解与支持,对和谐的家庭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症状缓解及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扬 丰,杨冰霞,徐蕊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4):437—438.

[2]高彩风,姬玉萍.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6):94.

[3]许丽霞,王秀芬,孙惠萍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6-18.

论文作者:卢亚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观察论文_卢亚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