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经济运行论文,当代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只就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市场失灵”需由国家进行纠正
西方经济学家所描述的纯粹市场经济,有下述几个基本特征:(1)在自由市场条件下,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怎样分配生产成果,均由市场机制来决定。(2)企业生产与私人消费活动不需外部进行干预,它们受到市场的自动调节。(3)自由市场上的“完全竞争”,或者“完全竞争市场”,系指买卖双方假设他们各自的买与卖政策对市场价格不产生任何影响。
然而,自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其市场经济的某些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已被不完全竞争市场所取代。这里,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所说:“当任何农民、工商业者或者劳动者生产的谷物、货物或劳动的数量大到足以对市场价格产生压低或抬高的影响时,使竞争不完全的某种程度的垄断便已经出现,从而,看不见的手的效能必然要相应地降低。”①就是说,在当代西方国家,由于垄断以及国家垄断的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机制的效能比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大大降低。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有不同的解释:美国财政管理专家理查德·穆斯格雷夫指出:“如果某些条件具备,市场经济可谋得私人货物供应中的资源有效利用。……自然,此一看法不过是对市场机制的一幅高度理想化的描述。事实上,市场机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市场竞争可能并不完善,消费者也可能缺乏足够的信息或为广告所误导,如此等等。由于这些原因,市场机制并不如应用的那样完善。”②瑞典经济学家埃克隆德对“市场失灵”作如下解释:“由于有些商品根本不能定价,市场机制因而也会陷入歧途。例如,国防产品这种商品不能给它定价,并在市场上出售。”③日本经济学教授小官隆太郎则指出:“狭义的产业政策的主要课题就是针对与资源分配相关的市场失败所应采取的对策。”④
上述经济学家虽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市场失灵”,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强调,所谓“市场失灵”,系指市场机制不可能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自动调节作用。为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所造成的“失灵”,政府干预业已提到议事日程。在当代西方经济制度下,国家干预之必要性在下述方面体现出来:1.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下述四个因素而受到影响,势必要求国家进行干预和调节。这四个因素是:(1)由于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来决定,因而企业难以把握住价格之动向;(2)市场机制不可能阻止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3)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所需商品,单靠市场机制很难引导消费倾向;(4)因企业生产和资本流动带有很大盲目性,必然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鉴于市场机制难以驾驭上述因素,国家干预经济势在必行。2.在混合经济中,有些商品,如国防产品——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集体商品”,不可能由市场定价,在此情况下,国家负责生产这类商品。像国防产品这样的“集体商品”,它的生产费用并非通过出售商品来获得,而是由国家通过征税方式“让公民共同支付的”。3.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受“利己心”驱动,私人企业的利益往往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常常无能为力,只有通过国家调控,方能使两者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4.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一个条件,是不能出现大规模生产,但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垄断企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市场机制很难使垄断企业获得足够的资源,需要借助国家干预与调节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5.市场机制容易造成社会分配关系不平等,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不合理状况。为了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国家出面对社会分配进行调控,尽量消除社会分配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6.市场价格信号往往难以使企业获得全面信息,企业主也很难单独承担获取有关技术变革和国内外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代价。势必需要政府给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来源与指导。7.当社会存在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等问题时,单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只有通过国家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才能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缓解。8.市场调节可能使有竞争活力的产业受到抑制,进而破坏合理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因此,由国家对产业内部的企业规模转移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9.当外国企业垄断某个国家的内外市场时,市场调节机制对此束手无策,这时就需要由国家制定保护性措施,提高本国的市场竞争力,以便打破外国企业对该国市场的垄断。10.当前地区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但单靠市场调节难以完成此项重任,只有国家实施双边或多边贸易政策,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总的说来,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市场失灵”,只有国家对市场进行有计划的干预与调节,方能使由市场机制导致种种弊端得到纠正,进而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二、“政府失误”导致市场运行机制的产生
在当代西方国家,既然市场调节出现失灵,那么国家干预机制是否就尽善尽美,回答是否定的。原因在于,由于政府判断失误,它所制订的经济政策表现出的局限性,不一定比“市场失灵”小。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当代西方国家干预机制,其局限性在以下方面突出地反映出来:1.西方各国政府制订的经济政策大多受到“院外活动集团”的影响。这些集团为左右政府的经济政策,通常利用选出的议员,或者代理人,对政府决策施加种种压力,迫使政府服从于各个主要垄断资本集团的意志,这自然使政府的经济政策效力有所减弱。2.由于政府部门对整个经济情况缺乏了解,所作出的决策难免有失误的地方;再加上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受到种种内生与外生因素的干扰,使得政府的各项调节政策相互冲撞。3.政府干预过度,容易造成经济不稳定。鉴于经济政策具有一定时滞性,当一种政策措施还来不及发挥作用时,政府又采取了另外一种政策,以致于使经济摇摆不定。例如,70年代后期卡特政府先是采取扩展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还未生效,接着又推行了紧缩的经济政策。由于政府干预经济过度尤其是扩展与紧缩的经济政策配合不当,结果使美国经济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陷入困境。4.政府干预太多,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在干预经济过程中,它所提供的巨额财政补贴常常使用不当,人为地支持一些效率不高的产业,必然影响新兴产业发展,从而使产业结构出现失调。5.由于国家调节机构对行业定价和新企业进入行业握有一定控制权,因此它们“经常会成为卡特尔组织的理想工具。”造成政府调节机构被其管理的行业控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调节机构管理人员曾在某一行业工作过,他们自然替该行业说话;二是国家干预机构“在有关管理意见的听证会上,从行业中各企业得到的信息远远超过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的信息,因此企业会竭尽全力去影响管理机构的决策。”⑤6.每个国家调节机构的管理人员,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各地区选民选出来的;另一个则是由有关行政机构任命的。因此,他们在推行国家调节政策的过程中,只能代表社会的一个局部(某个州、市)或一个方面(某地区选民)的利益,从而使得国家干预政策实际效果打了折扣。7.庞大的政府调节机构造成干预效率的低下。西方国家每年的政府管理费用十分惊人。据美国财政专家塔布计算,只在1979年,联邦政府的管理费用便相当于当年GNP的3.8%。这些调节机构费用,“正好同消除市场失灵所取得的利益相等。”⑥国家调节机构的增多以及管理人员之剧增,使政府开支额外增加,同时,由于机构臃肿,也造成了官僚主义和干预效率的低下。
国家干预机制的缺陷表明,市场对企业活动的积极引导作用是政府无法取代的。
鉴于国家干预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都存在某种缺陷,两者相互结合,进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产生,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众所周知,在自由竞争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市场调节机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出现了自发的结合,但由于国家干预机制尚未确立,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还谈不上真正的结合。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情况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西方国家建立了经常性的调节制度,国家垄断调节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只有在此时,国家干预机制才得以建立。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原因不外是,企业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它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与市场竞争机制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两者缺一不可。在当代西方国家,国家干预是市场调节的必要补充,市场调节则弥补了国家干预的某些不足。而且,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是相互制约的。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度,使市场机制遭到破坏;反之,市场自发力量的急剧膨胀,也将使国家干预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正是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相互补充和互相制约,才使得当代西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最终建立。
三、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关键所在
在当代西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体系是集中的两个基本组织部分。从微观角度看,现代公司经营管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对每个致力于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是否建立有成效的现代公司制度,不仅关系到这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最终确立,同时它也是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从宏观方面看,政府建立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也关系到市场经济运行的成功与失败。
西方企业市场化的实践表明,现代公司制度有三大明显特征:一是与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相比,公司是独立法人,它可以脱离其资本所有者而独立存在,并受到国家“公司法”的有效保护。二是公司财产是入股人共有的财富,它已变成法人财产;法人财产与股东财产有所区别,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股东不能以个人名义直接占有他人投入公司的资本,而只能作为法人组织的一个成员,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参与公司财产的最终控制权。三是为加强对公司财产的有效管理,必须建立一个法人治理机构,该机构既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国家,而是由股东大会选出的董事会加以管理。在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中,逐步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西方国家,现代公司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一)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化。与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所不同的是,在组织形式上,公司是一种依照法律形式(公司法)从事某些经营活动的组织,它是独立法人。一般说来,西方各国政府对公司组建都作出下列法律规定:不管是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都必须由发起人进行组织,向有关部门进行登记,经登记机构发给证书后,方可使用“公司印章”。在不同国家,公司种类很不一样。综观各国实际情况,通常以债务清偿责任来划分公司,主要有:(1)有限公司,指股东对企业债务清偿承担有限责任;(2)无限公司,指股东对企业债务清偿负无限责任;(3)两合公司,指有限责任股东与无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前者对公司债务清偿负一定责任,后者则对公司债务清偿全部负责;(4)股份有限公司,通常按股东认股多少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5)股份两合公司,在形式上与两合公司大致相同,两者区别则是,股份两合公司的股东要对有限责任的那部分资本按相当金额的股份分别认购,而在两合公司中,各股东并不承担此项认购责任。目前,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西方各大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二)公司融资方式的直接与间接化。公司组建后遇到的头一个问题,便是以何种方式进行融资,它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一般说来,西欧与北美国家的私人公司多以直接融资为主,日本则以间接融资为重点。由于欧美公司自有资本比率较高,这些国家的私人公司主要是通过在证券市场直接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获取资金。例如,当前美国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直接筹集到的资金,发行股票占的分额为30%,企业债券则占70%。相比之下,由于日本私人公司自有资本比率较低,它们主要通过银行媒介进行筹资,而由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占的比率远低于欧美公司。通过银行媒介进行的间接融资,突出表现为公司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和银行对企业持股的增加。例如,仅在80年代中期,日本公司近80%的资本都是通过银行“系列贷款”筹集的。欧美与日本公司融资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经营思想所决定。欧美公司经营强调自主意识,即“用自己的钱干事业”,日本公司经营一向有依赖思想,靠银行机构提供贷款。
(三)公司股权结构法人化。战后几十年来,西方各国在以股份制名义组成的公司中,其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在以个人或家族资本为主的公司中,个人股东在其股权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近些年来由于股票发行量的剧增以及公司间的相互持股,西方各大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法人股东地位上升,个人股权地位则相对下降,因而逐渐形成以法人持股为主的公司新股权结构,也称公司股权结构法人化。例如,1949-1982年,日本大垄断公司中个人股东持股率便由69.1%降到28%,法人股东持股率则由15.5%增到63.7%。当前,欧美与日本各股份公司中股权结构的法人化,主要集中于下述四种形式:国家持股、金融机构相互持股、非金融机构持股和企业间相互持股。其中,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国家持股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占的比率较大,日本以金融持股和企业相互持股为主,美国则以非金融机构持股占的分额最多。
(四)企业经营经理化。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所有权与经营权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由于企业主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实际经营者,在这里,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到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后期,出现了股份公司,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相互分离。在股份公司内部,股东只是单纯的货币所有者,而经营业务的责任便落到了经理人员头上。在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就是说,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股份公司的控制权才算完成了从资本所有者向职业管理人员(即经理)的过渡,即所谓的经理革命。其中,股权的广泛分散,则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的催化剂。也正是股权的日益分散,才使得经理人员控制了公司的经营大权。
(五)工人参与管理制度化。半个世纪以来,工人参与管理制度在西方各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原联邦德国,早在60年代初就建立了雇主与雇员联合决定企业经营方针的“联合决定制度”。70年代以后,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也陆续采用了“联合决定制度”,它对工人参加企业经营决策管理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美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制度也有了较快发展。私人大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咨询会议”,使工人对公司经营决策参与部分管理。日本大公司对工人参与管理一向十分重视,通过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并对一些重大经营方针采取集体讨论的办法,使每个职工密切关注本公司的经营活动。
由于工人参与管理形成了制度化,西方各大公司内部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利益群体:作为职工代表的工会负责维护职工集体利益;经理人员保障企业眼前利益;董事会对企业长远利益负有全部责任。
四、日趋完善的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市场经济要想实现正常运转,既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要求有一个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没有日益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市场经济运行便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而日益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又与国家垄断调节市场经济的经常化不无关系。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战后几十年来,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干预与调节市场经济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制度。国家调节经济经常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西方各国政府在财政货币政策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日益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⑦正是国家调节经济的经常化,才保障了西方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战后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趋于完善,大体包括下述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单纯强调货币政策到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时间为战后初期至50年代末期。鉴于战前传统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在此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因此,战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英美等国便推行了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混合经济政策。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的时期。在此期间,西方宏观调控政策有了新的发展:首先,财政货币政策由于在解决总供给问题上存在不少弊端,因此从60年代开始,美、英、德等国便实行了收入政策,与此同时,日本则实施了有着不同内容和目标的产业政策。其次,利用国有化这一宏观调控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间接调节。例如,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英国曾两次掀起国有化高潮。再次,实行计划化宏观调控。例如,六七十年代法国政府曾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综合利用经济政策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计划调节。最后,宏观经济政策法律化是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的重要标志。例如,美国和联邦德国都曾利用立法手段,使财政货币政策与结构性政策结合起来,增强联邦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法律权威性。第三阶段是八九十年代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8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在西方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则在下降,此其一。近10多年来,非国有化政策为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此其二。八九十年代,由于西方计划化政策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及下放权力给地方两方面作了调整,使经济计划更具操作性,此其三。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有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撤销,与此同时,又加进了某些新的内容。例如,六七十年代西方通行的收入政策,于80年代中期被某些国家取消,此其四。此外,行政、经济与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也是近年西方调控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的一个重要侧面。
与之相适应,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之中:1.从“自动稳定器”到财政货币政策的灵活配置。所谓“自动稳定器”,系指政府利用税收所具有的自动稳定性质来调节市场经济,它是财政政策的一个内容。但随着50年代中期后国家干预的加强,西方财政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已取代了战后初期实行的“自动稳定器”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的灵活组合是根据不同时期宏观政策目标的变化而进行的。战后至70年代中期前,为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高速增长两大宏观政策目标,西方国家实行了扩展的财政货币政策;进入80年代,由于稳定物价和适度经济增长成为主要宏观调控目标,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推行了紧缩财政与货币的双紧经济政策;整个90年代,鉴于宏观政策目标又发生了新变化,西方国家将在扩展财政与紧缩货币两方面下功夫。2.收入政策的实施,也是西方宏观调节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控制物价和工资上涨,六七十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曾对工资和物价实行指导政策,即由政府规定工资和物价的指导目标,指令工会与企业参照执行;80年代初法国密特朗政府曾根据实际情况,先是实施了冻结物价与工资的措施,尔后又开展了“稳定物价的运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财政货币政策解决总供给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政府采取收入政策,至少在抑制物价和工资上升过快方面起到一定作用。3.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与短期调节的财政货币政策相比,产业政策则明显具有中长期调节性质。然而两者又是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因为,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财政货币政策。在主要西方国家中,日本产业政策效果之所以比较显著,主要是政府对一些产业实行财政货币政策扶植。例如,日本政府制定的产业扶植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大多利用投资、补贴和贷款对特定产业和衰退产业予以支持。德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与财政货币政策实行较好的结合。4.经济计划化政策是西方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充实的重要标志。法国实行的计划化政策有如下几个特点:实行指导性计划,不采用指令性计划;国家经济计划与社会发展计划和中短期计划的结合;计划化内容随着形势与任务的变化有较大变更;政府调节机构对计划化起指导、监督作用。而且,财政货币政策也对法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化政策的实施起了重要保证作用。5.法律手段在西方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限制垄断、保护竞争,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创造必要条件;使私人企业沿着政府希望的方面发展;保障了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简言之,通过法律手段,不仅增强了政府推行宏观政策的权威性,也使西方市场经济具有法定性质。
注释:
①[美]萨谬尔森:《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2页。
②[美]理查德·A·穆斯格雷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版,第55-56页。
③[瑞典]克拉斯·埃克隆德:《瑞典经济》,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④[日]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东京大学出版会1986年版,第5页。
⑤[美]斯坦利·费希尔,鲁迪格·唐布什:《经济学》上册,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版,第415页。
⑥[美]威廉·塔布:《政府管理:两方面情况》,载[美]《挑战》杂志1982年10-12月。
⑦佟福全:《西方国家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启示》,载《管理世界》1993年第5期。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市场失灵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财政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