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魏正莲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本院选取60例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所有患者均收治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手段,n=30)以及观察组(术前给予品管圈护理,n=30),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发热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感染率明显减少,对照组肺部感染患者共有24例(80.00%),观察组肺部感染患者为11例(3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控制诶不感染,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肺部感染率,控制时间长短,护理质量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

前言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自发组成的组织活动,帮助维护工作现场,改善现场情况等等[1]。本文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对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为18~73岁,平均年龄(57.23±11.32)岁;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57.98±11.65)岁;术前给予品管圈活动。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差异较小(P>0.05),可进行对比。

1.2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入院均确诊为有明显外伤史,均为城鸟人,甚至昏迷,血氧饱和度无法维持正常,互相不畅;患者均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无轻、重度颅脑损伤,入院均确诊为肺部幡然,并且有严重肺部疾病、糖尿病、喉部肿瘤以及营养不良等病史;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已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每两小时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抽吸或者口腔护理等常规护理[2]。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首先应成立一支品管圈小组,组员共10名成员,均为自愿参加本次活动,投票选取圈长以及副圈长,辅导员为本院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圈名也为投票决定,圈员共同努力对“降低神经外科气切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探讨,集思广益,寻求有效方法让患者呼吸道保持清洁,肺部感染率也可以降低。定期开展活动,时间为每月2次左右,每次时长半个小时以上[3];对于每个步骤进行评估,然后进行活动规划,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将时间表落实,发挥圈员的想法将可能导致中毒颅脑损伤气切患者肺部感产生的原因:排痰无效、消毒未到位、营养不足、雾化方案单一、吸痰时间不恰等;针对各种原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手术后器官切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操作培训,提高操作能力。患者的垃圾要做好分类处理,标识要明显;与不同的患者解除之后均要进行消毒,所有患者都要专人专用,避免发生较差感染的现象;患者出院或转院必须加强最终的消毒工作;根据不同的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雾化液,主要依据为患者的痰液性状;利用灭菌注射用水湿化,湿化的频率应按照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吸痰要及时并且正确,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应每天给予颅脑损伤器官切开患者进行振动排痰,加强工作人员无菌意识;应定时对患者进行巡视,增强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并且比较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及发热持续时间作为依据,评价品管圈活动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品管圈活动1、3、5分级标准,评价活动小组圈能力。品管圈目标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目标值。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统计学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相关数据,用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测目标值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感染率明显减少,对照组肺部感染患者共有24例(80.00%),观察组肺部感染患者为11例(36.67%),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的评价情况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比较两组的评价情况 ( )

3.讨论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是一种高危疾病,会导致患者死亡以及残疾,临床主要病历特征为脑组织缺血性缺氧、脑水肿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加重[5]。患者常常处于昏迷状态,甚至咳嗽反射消失。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出现呼吸肌力薄弱的现象,因此容易出现肺部分泌物预计以及胃内容物吸入量增加等危险。临床对于该现象的治疗为早期气管切开、延长机械同期时间,帮助患者预防脑组织缺氧出现的各种伤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残疾率。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预防感染,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

综上所述,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几率,并且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丽, 詹艳, 赵丽,等. 品管圈活动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7):1253-1255.

[2]张淑艳, 闫雅丽, 田园,等. 运用品管圈降低五官科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意外拔管研究[J]. 当代护士, 2017(2):101-102.

[3]朱娟, 陈玉霞, 廖倩芳,等. 品管圈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导管痰痂堵塞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7):10-12.

[4]崔津津. 品质管理护理应用于特殊体位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J]. 海军医学杂志, 2016, 37(2):169-170.

[5]戴雪梅. 品管圈在预防和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湿疹发生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9):129-131.

论文作者:魏正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魏正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