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 3004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输液中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输液治疗患儿15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分别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输液不良事件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28%(1/78)、8.97%(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7.44%(76/78)、89.74%(70/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输液风险控制中,引入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模式,有助于输液不良事件问题的控制,且可帮助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输液;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应用效果
静脉输液作为小儿患者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原因在于大多患儿年龄较小,有好动行为,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之血管相比成人更加细小,出现静脉渗出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极高。这就要求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分级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将对小儿输液风险控制中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15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1-4岁,平均(2.0±1.0)岁,肺炎与腹泻患儿分别为40例、38例。观察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1-5岁,平均(2.5±1.2)岁,肺炎与腹泻患儿分别为41例、37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无静脉输液禁忌症;②患儿均有家属陪伴;③对于本次研究,患儿家属知情配合。在年龄、性别、病症表现上,两组患儿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做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入组患儿给予输液一般护理模式,即护理人员穿刺中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告知患儿与家属如何配合输液,简单讲解输液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方法,护理实施要点在于:①明确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标准,如皮肤颜色泛白,有3cm以下直径的包块出现于穿刺位置,如四肢或头部,视为Ⅰ级,若包块直径为3-10cm,为Ⅱ级,而包块肿胀明显,直径达10cm以上,且皮下渗出明显,为Ⅲ级,若临床症状表现为肿胀严重、四肢活动受限,为Ⅳ级[1];②输液风险防范护理措施,根据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标准,采取具体护理防范措施,如部分患儿年龄为2岁以下,应以头皮静脉穿刺为主,切忌选择四肢穿刺,再如健康教育的强化,由于患儿输液中有好动表现,易造成穿刺部位渗出、穿刺针脱出问题,要求护理人员通过鼓励、表扬方式,使患儿积极配合,且注意告知患儿家属避免在输液前喂奶、喂水,避免穿刺中患儿有哭闹表现引起窒息或呛咳。另外,输液期间应密切监测患儿表现,防止有虚脱、发绀以及窒息情况发生;③其他护理管理措施,如在相关护理管理制度上完善,包括静脉输液风险应急处理、药物使用制度以及输液操作规范等,同时注意在输液高峰时期,做好巡视人员分级调配工作,将输液风险控制到最低。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输液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情况观察,满意度评价选择一般、不满意、满意与非常满意为指标,取其中满意与非常满意例数做满意率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WPS xls表格构建数据库,统计学处理通过软件SPSS21.0实现,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等均利用数(n)或率(%)形式描述,组间数据结果对照经过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输液不良事件观察
输液不良事件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28%(1/78)、8.97%(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情况观察
护理满意情况观察,观察组问卷调查结果提示,满意与非常满意例数分别为32例、44例,对照组结果满意与非常满意例数分别为27例,43例,计算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7.44%(76/78)、89.74%(70/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治疗方法之一,静脉输液是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静脉输液涉及穿刺侵入操作,输液中可能有不良事件发生,特别在年龄较小患儿输液治疗中发生率更高,原因在院小儿血管细小、心理素质差、自控能力不强等,一旦输液中配合度较低,便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2]。对此要求引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模式[3]。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儿输液期间仅出现1例不良事件,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比护理满意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高,反映出该护理模式应用下能够获取患儿家属的认同,且对于输液期间不良事件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小儿输液风险控制中,引入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模式,有助于输液不良事件问题的控制,且可帮助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龚蕾,尤丽娅.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降低小儿输液风险方面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08):167-168.
[2]郑丽敏.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与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5):4339-4343.
[3]杨予,韩艳丽.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8):1411-1414.
论文作者:尚彬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小儿论文; 满意论文; 事件论文; 不良论文; 分别为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论文;